“方便”不方便 如厕难“如意”

    “上厕所”,听着好像就是一件“小事情”。但俗话说“人有三急”,解决“内急”还真是一件大事情。人们对厕所的需要,就像那句顺口溜说的一样:“城市公厕,生活必备;不在高档,有个就行;不需豪华,清洁就行;不为享受,方便就行……”
    而如今,我们的城市是———

    “城市如厕难”是个大问题
    如今,我们的街道变宽了,环境变好了,城市越来越美了。作为辽源人,我们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自豪感。然而,自豪之余,我们还常常感到有些不足。当你走到这个城市一些偏僻角落,甚至在闹市区,我们常会看到一些人随地便溺,这真的给我们这座城市的形象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当街便溺是部分市民素质不高、文明程度不够的表现,但是,更多的现实原因是“城市如厕难”。“如厕难”的问题是目前部分城市存在的通病,城市公厕的整体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节奏。“上街容易,如厕难”,已成为如今城市人的一大感慨。
    常会听人这样调侃:你知道上街走在路上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答:内急找不到厕所!你知道上街走在路上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答:找到了厕所,门却关着。这样的调侃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市民遭遇“如厕难”的尴尬之后的无奈。厕所之于城市,就如同器官之于人体,任何一个器官停止工作,都会让人感到难受。 
    城市民众出门后“如厕难”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这个“小事”如果能把它解决了,对广大民众来说就是一件大事。公厕同城市的其它公共设施一样,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内急”  上饭店 遭冷拒
    我想很多朋友应当都遇见过“内急”情况,当时找不到公厕,很多人一定会想到去饭店或是商场解决。然而,当你进入饭店门口的时候,迎宾会上来问你:“请问几位,有订桌么?”如果你回答说“想上个厕所”。人家就会和你说:“不在本店消费,不提供服务。”或是根本不理睬你,也不告诉你厕所在哪儿。当我们遇见这种尴尬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正在一实验小学门口接学生的家长张女士说:“我还真遇见过这种情况,人啊,吃五谷杂粮,总有闹肚子的时候。有一次我就内急想上厕所。从东吉市场西头一直到联贸大厦都没有找到厕所,当时已经17时多了,商场也关门了,我看到一家饭店,就钻了进去。谁知道,服务员知道我要借个厕所用用理都没理我。最后,我只好跑到肯德基去上厕所。这里即使不消费,也没人阻止你进去上厕所。所以在我们这儿,肯德基的卫生间几乎成了免费公厕。”
    咱们的一些营业性场所和单位应该人性化一些,借个厕所用用也不是什么大事,像这些守着道边的饭店、食杂店、洗车场、花店等公共场所,应该都可以提供别人方便。甚至应该建议这些公共场所,在门口贴上“提供厕所”等字样,让人们在遇见“内急”的情况下可以很坦然地进去“方便”,而不用遭遇别人的冷眼。

    “内急”  广场“方便”太难    
    如今的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重视。茶余饭后,出外走走,去广场遛遛弯、跳跳广场舞,成为人们所追求生活的一种新时尚。辽河半岛夏日音乐喷泉,佳音缭绕,对于来这里锻炼的人来说,真是一大享受。晚饭过后,在这里总能看到,嬉戏玩耍的孩童、自由轮滑的青少年、跳广场舞的大哥大姐、挥鞭抽嘎的大叔……如此好的环境、如此和谐的画面背后,唯有一点遗憾:想“方便”太难!
    一位在广场遛弯的王大娘告诉记者,她家住宇升花园,饭后经常与老伴儿一起来这边散步,因为她患有糖尿病,所以总口渴,每次来运动的时候,总是备上一壶水,运动间歇期间补充水分,可每次运动结束后,总想上厕所,但想找个地方“方便”实在是不容易。临街倒是有几家店铺,但是她不买东西,也不好意思去人家那里方便。记得有一次,她运动完之后,突然内急,在附近又找不到公共厕所,最后没办法去了一家店铺买了不少东西,才方便了一次。
    记者在辽河半岛广场看到,个别人在找不到厕所的情况下,随处便溺,还有一些大人把婴儿车里的孩子抱出就地排泄,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还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为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事、难事,在繁华区、人流量大的地方多建几个公共厕所,让大家在如此好的锻炼环境下,没有“后顾之忧”!

    “内急”  找不到厕所真痛苦
    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李先生说:“走在街上内急找不到厕所真的很痛苦”。李先生喜欢喝茶,但是,如果是事先得知要去街上溜达,他是万万不敢多喝水的。每次准备上街,他就尽量能不喝水就不喝水,怕喝水上厕所。可是,有次朋友的一次突然“袭击式”的邀约,成了李先生的痛苦回忆。
    那天周六,李先生心想休息日就在家休息吧,吃过早饭后喝了两大杯茶水。突然,朋友打来电话让李先生陪着上街买装修材料。热心的李先生二话没说穿好衣服就和朋友去街里会合了。买材料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搞定的事情,李先生和朋友转悠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感觉想上厕所。观察四周,李先生没有发现有卫生间。经询问路边商家,商家告知李先生这附近没啥卫生间,并劝说再忍忍。内急可不是说忍就能忍的,李先生开始变得烦躁起来,额头上汗珠一滴滴地滚落。那时候想的全是厕所,只要能“方便”一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忍无可忍的李先生催促朋友马上开车去找“方便”之地。朋友驾车跑了几条街道后终于找到一家医院。李先生下车后一路狂奔跑到卫生间……

    “内急”  商业街区没公厕
    作为消费者,我们平日去商业街区购物、去市场买菜一走一过,只关注是否有自己想买的东西、价格如何等。说起这些商家、商贩的如厕问题如何解决,恐怕没几个人会知道。
    位于东方广场南侧袜子城对面的老建材市场有几十家商铺,却没有看到公厕在哪儿。其中,一家建筑材料商铺的店长任女士说:“一提到如厕问题,就头疼。我们这些门市房都是多年的老楼了,哪家都没有室内卫生间,不是不想有,而是根本不能有,盖这楼时都没留下通水管,根本没法建卫生间。我们要上厕所,最近的只有袜子城有卫生间,而那里还不让“外来”人员用厕所,我们只能跑到几百米以外南环加油站对面的南康小区的水洗公厕上厕所,来回最快也得10分钟,自己要上厕所又没人看店,就只能锁门去。我家店的最里面有个小屋,在那里我备了一个小桶,有时实在着急或是忍不住了,就只能在小屋里的桶里解决,说这事真的脸红啊。”
    在东吉农贸市场外某熟食店打工的李师傅说:“现在我们这个新店有了自己的室内卫生间,可是解决了我们的方便问题。以前我们在老店,店里的人每天最闹心的就是如厕问题。正干着活呢,想上厕所,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到吉春路农贸市场里面的卫生间上厕所,赶上那里人多或是停用,我们就只能跑到华孚小区里的公厕上厕所,没有个10分钟8分钟是回不来的。
    记者还听说我市某棚户区因为没有公厕,小区内商贩有的就偷偷摸摸到居民楼里“方便”,居民们因为影响了楼道环境卫生叫苦连天。但是相关部门说规划棚户区的时候是将公厕规划在内的,可是居民们不让建,说是会影响小区的形象和环境。商贩们说,没有公厕,他们也不能憋着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孩子小,随地大小便——这样做对吗?




    一般我们身边的人对小孩儿随地大小便早习以为常。小区里,街道边,商场里……每每都可以看到大人抱着孩子随地把屎把尿,有的甚至直接把垃圾桶就当成孩子的厕所。
    前几天,记者在吉林银行办理业务,就遇见了这类现象。当记者正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就听见旁边的小孩说:“奶奶,尿尿。”之后就看到小孩的奶奶急忙给孩子脱下裤子,就地尿在了办理业务的窗口下。他小便的地方离门口只有三四米远,但这位老人根本没有让孩子出去“方便”的意思。经理看到后劝阻老奶奶几句,这位老人还和经理吵起来。老人说:“没看到孩子憋不住了吗?孩子这不是小嘛?大人谁能在这方便啊?”听着全是老人的理儿,经理也不能和一位老人较真儿,只能拿起拖布把地拖了。
    其实,人内急是无可奈何的,何况是根本不能控制便溺的小孩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孩子一尿为快无可指责。但能不能尽量避免?这是在公共场所,旁边还有办理业务的人们,就可以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方便”?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来看,孩子至少五六岁了,3岁以后的幼儿,已经有能力控制大小便了,就不能再让孩子当众解决。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羞耻心及爱护环境的意识。有的父母会给孩子找一些借口来支持孩子这种不良行为。例如,父母可能会说:“孩子小不要紧的”,或者说:“附近没有厕所”。甚至有的还鼓励说:“大小便是肥料,可以帮助花草生长”等等。父母的这些言行,往往被孩子记在心里。将来碰到内急的时候,就会采用父母教会的这种方法,并为自己找到适当的借口。
    如果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不但会影响公共卫生,为社会所不容许,也会形成孩子不遵守社会规范、不爱整洁、不能自律等性格特征。

    就地“解决”——这样做行吗?
    “只要不抬头,遍地是茅楼。”这句话讽刺了那些不讲文明随地大小便的现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我市高楼大厦的“墙根儿”下,弃管小区的楼道里……都是一些“牛人”常光顾的地方。
    我市大什街工商银行大楼东侧的墙根儿下,很多人已经把那里当成了露天“公厕”。久经尿液侵蚀了的墙体和地砖已经变色,只要从那里路过定会闻到一股股刺鼻的“味道”。有时还不乏能看到粪便,真的不知道是家养宠物路过留痕还是……大什街是我市最中心的地段,工商银行大楼也是我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可就是这么万众瞩目、人来人往的地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尿碱浸泡着,大便腐蚀着。
    我市的一些老楼和弃管小区,也是经常承担着被当成“公厕”的痛苦。由于这些老楼和弃管小区不封闭,没人看管,楼宇门更是敞开式,所以这些楼的楼道,就成了一些愿意就地“解决”的人的最佳选择。你图自己方便、一时之快,可有没有为这个楼内的居民想过?
    上班下班路过狭窄的楼道,进进出出还要躲闪着你的排泄物,这“容易”么?再说,如果你正在行方便,有人进来或是从楼上下来,就算你不害臊,看见你的人也得吓一大跳。
    有大排档街区附近的建筑就遭了殃,随时都可能被当做“露天公厕”。由于大排档基本都是露天的,多是傍晚时分才营业,所以去大排档消暑的人会很多,尤其是一些喜欢喝啤酒的男士。喝啤酒本来就会增加尿液的排泄次数,露天大排档又不像正常餐厅有卫生间,一些“牛人”不去附近公厕,而是会钻进小区面对大墙,还更有甚者站在路边就开始方便。你自己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什么都无所谓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同行亲友的颜面和路人的尴尬呢?




    别让不文明行为挡了“方便”之路
    如厕之事提起来似乎不雅,但人人还都离不开这事。出门了,若“内急”而找不到厕所,那可是十分尴尬的事儿。而能找到厕所却要排队等候,一样是十分难受。 
    以前多是一些小孩子在公共场所方便,如今发展到一些成年人也这么做。可能很多人先想到的就是“这人素质太低”。确实,大庭广众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令人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想,可能这些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城市中公厕那么少,他们找不到厕所,只能选择“就地解决”。
    “内急”出现,是自己本人也控制不了的。那些在公共场所解决“内急”的正常人,也是“逼不得已”。如果真是提供了方便的如厕地方,还要在大街上随意大小便的话,那真是个人素质问题了。话说回来,如果现在让你马上说出你生活的城市中,公共厕所的具体位置,你能说出几个?应该也没有几个吧?更何况有可能是不熟悉这座城市的外地人呢?
    如今,这些人面临的是在附近找不到厕所,当我们在谴责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不得不提醒城市的管理者在设计城市基础设施时该多考虑一下公众的需求,多建设几座公共厕所。如今都是水洗厕所,也不会对居民有太大影响。是不是该考虑千米之内有一公共厕所呢?或者在保证一座固定厕所的同时建一些临时公厕也是不错的办法。
    在保证人们解决如厕需求后,希望我们能够杜绝身边的不文明如厕行为。那么,我们的城市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好。所以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人做起,杜绝种种不文明如厕行为,别让“不文明”阻挡了“方便”之路!希望我们再遇到这类的“如厕难事”可以“如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咸凯慧  李  锋  王  超  季式学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