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绣球”为何抛向这里?

“金绣球”为何抛向这里?
本报记者 汪琳

 

    从新能源里挖掘脱贫“装备”,瞄准环保材料“淘”出经济发展“潜力股”,利用“有机”让农业向绿色转型,将居家养老、共享资源、儿童职业体验等创新理念植入百姓生活……今年年初,接到全省“三抓”会议精神指令的龙山区,将这些十分热门、抢手的高“含金量”项目一一收入囊中。而这些“金绣球”为何会抛向这里?日前,记者带着好奇走进龙山区——
    “三顾茅庐”请君来,精准扶贫“种太阳”
    在家坐着看电视、上网每月还能得补贴,单靠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就可以自发用电,节能省耗无污染,这种“躺着赚钱、好处多多”的事要是搁在几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人们想都不敢想。但现在,龙山区招来的这块“宝”却让一切变成真。
    江苏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艳新是土生土长的辽源人。18年前,他毅然决然地从辽源市第五中学辞掉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远赴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下海”闯荡,建筑行业、服务行业、服装行业、风投行业……刘艳新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涉足多个领域,“创”出一片天地。2006年,这个“创业跨界王”又将发展目光瞄向了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刘艳新说:“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朝阳产业,成本低、收益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他看来,东北在新能源应用、发展绿色农业上照比南方的步子慢了一大截。于是,2016年6月,他决定将项目带回东北,率先在延吉市成立了吉林新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好吃的米,鸟儿自然争着抢。”省内各城市都纷纷瞄上了这块“绿金子”,频频抛出“橄榄枝”,而喝着辽河水长大的刘艳新自然忘不了家乡人民,将项目“福利”辐射至辽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金绣球”抛向哪块土地才合适呢?2017年4月27日,江苏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龙山区政府签约合作,将项目落户龙山工业开发区,并注册成立了吉林省爱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相比其他区域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龙山区可耕种土地面积少、人口多、资源“家底”薄,而刘艳新为何偏偏选择这里?他解释道:“我是被龙山区政府领导的真诚和执著打动了。”的确,自从得知光伏发电这一项目后,龙山区便将其作为转变能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和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深圳、江苏、延吉等地都印满了由区长带队的项目考察小组的足迹,三番五次登门拜访、现场勘察、真诚洽谈。用刘艳新的一句玩笑话说,“他们简直是要把我的门槛踏破了。”而他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有何需求,龙山区也第一时间竭尽所能提供政策扶持和帮助。刘艳新说:“这次回到家乡,龙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笃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
    很快,该公司结合辽源实际,选择光伏上顶,在永合村、老营村、公平村、双福村等10多个贫困村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以“自发自用”“全额上网”两种方式给予农民相应的补贴。同时,龙山区还提倡农民光伏上棚,发展节能减排的绿色农业,将精准扶贫从“输血”变“造血”,坐等百姓的致富“腰包”鼓起来。
    计划于6月中旬施工建厂的刘艳新,打算在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内,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光伏设备和智能取暖设备,并应用在商业、家用、工业、农业的离网、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光伏发电站等前端领域。刘艳新说:“在龙山区委、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想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起‘种太阳’,让绿色能源在拉动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上发挥更多妙用。”
    培育“爱子”成“骄子”,“亲情”召唤“邻友”助力
    雾霾加剧,催生生态环保产业成为经济“新主角”。早就看好这一领域发展空间的邢天宝,2011年成立了华纺纤维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从意大利FARE公司引进一步法复合短程纺短纤维生产线的企业,专门生产无尘纸、毛毡、锦纶和高密度聚丙烯等高性能复合纤维制品。目前,其产品已形成五个系列品种,主营产品包括三大系列(涤纶、丙纶、复合型多功能短纤维)、六大类、三十余个品种的复合型多功能纤维,均属高分子新材料领域。
    遥想公司成立之初,邢天宝不禁感慨道:“当时经费不足,没有厂地,生产规模也上不去,好在龙山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没有嫌我刚起步,反而比较认可我的项目,批准公司进驻到龙山工业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器,并减免各种费用,帮助它一点点成长起来。”
    环保材料项目的研发如果没有人才和技术支撑,就如同没有了灵魂和心脏。为了支持“爱子”对用于PM2.5防护的电纺过滤材料项目的顺利开展,龙山区乐此不疲地当起了“媒人”,积极为其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通过互访,华纺纤维与天津工业大学留美博士刘延波和上海东华大学纺织专业教授靳向煜的科研团队成功“联姻”,研发生产空气过滤、液体过滤材料,解决雾霾对人体的侵害,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家装空气净化、医疗医药等领域。
    201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无油剂附有静电功能PP短纤维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2016年,该专利产品在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从38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个机构、近30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邢天宝凭此项专利技术生产的静电无纺布,在上海、苏州、厦门、丹东等地的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饮料、啤酒、牛奶、药液等液体过滤中,为食品安全工程增添一道‘防护屏障’。”邢天宝谈到自己的规划蓝图,侃侃而谈。
    历经数年沉淀,掌心的“爱子”成长为一代“骄子”,这个科技“小巨人”也到了该出“巢”闯荡的时候。2016年8月,邢天宝选择继续留在龙山区,并做出一个大胆而有魄力的决定:与吉林省普泰投资集团正式合作,通过稀释股权、引入战略投资伙伴的方式,成立并更名为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吸引投资4800万元,计划建设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的静电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成立国内第一家静电材料院士工作站,在进行专利技术产业化生产、触及更多高精尖领域的同时,吸纳优秀人才,提高销售产能。
    在邢天宝看来,今天事业上的成就还要得益于自己从龙山区经济局一位领导那里得到的一句“真传”: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政策留人。龙山区是这样扶持企业,也是这样招来项目的。在今年龙山区“两会”上,人大代表们针对康泰肥业产品质量好却苦于没有销路的解决议案进行讨论。工农乡代表团的人大代表于有明提出“亲情招商”,与辽宁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对接,利用其研发的菌剂生产有机化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借助其销售平台推广康泰肥业的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
    2017年4月10日,龙山区与辽宁翠京元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5月,注册成立了吉林翠京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邻友”助力,不单是发挥“打开市场”的一臂之力,还设立“马铃薯+”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实施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将辽源地产的有机菜、有机米等高端农产品通过翠京元公司的销售渠道打入沃尔玛、卓展等大型商超和专柜,塑造辽源高端农副产品品牌,做精做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打通创新创业“任督二脉”,为得服务资源“活水来”
    据了解,龙山区有57000名老年人,其中失能老人、高龄老人、失独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巨大。依佳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庆祥说:“中国老年人大多对养老机构有些排斥,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并不是单纯的呆在家里,而是需要有人陪伴和看护,尤其是身患重病无法自理的老人、孤寡老人等,这对于当今421结构的家庭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
    做养老服务行业近20年的陈庆祥,早就开始琢磨将互联网、物联网与居家养老、智能养老结合起来,针对失能老人、高龄老人、失忆老人,研发订制出智能护理床、智能陪伴交流型机器人、老人追踪报警器、远程监控交流摄像头等,并与中国医科大学签约合作,通过手机APP邀请专家对老年人进行远程医疗指导,开通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绿色通道”,让老人在家接受医护和出行安全有保障、有“人”陪伴交流不寂寞、就医看病免挂号。还可以根据需要,登录“依佳网”预约家庭医生、购买医护用品和药品等;针对身体健康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依佳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开始着手与社区联动,开设社区养老服务站,以日托的形式,照顾、服务老人。
    对于陈庆祥这个大胆创新又接地气的项目理念,龙山区举双手赞成,区民政局局长张又岱说:“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是一般人能尝试得来的,很容易赔本,但这个项目又符合当下国情、民情,是老百姓迫切需要的。通过考察,陈庆祥的思路清、敢创新、底子厚、资金足,项目可操作,我们便全力支持。” 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民政局对选址运营、牵头联系、调试项目细节等方面的帮助扶持下,今年5月初,依佳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将这一创新养老理念推向市场,收效向好。
    在龙山区政府“一把手”办公室里,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上标注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情况,分管明确、任务落实、跟踪问效……“挂图作战”下一股股压力迎面袭来,但凭着“将压力化为动力”的能力,他们盘活了服务资源这股“清泉”:已经在多个城市应用的“公共自行车”资源共享、节能减排项目,以及专注于儿童职业体验教育的“蓝天城”项目纷纷落户龙山区。
    刚刚从南方五省八市风尘仆仆考察归来的龙山区政府副区长钟亚辉说,不久的将来,龙山区还会继续用果敢、担当、真诚、热情去“拥抱”更多的好项目,在提供优质的软环境下,结出累累硕果,更好地造福于民、振兴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