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

热烈庆祝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

 

市委书记吴兰深入市禽蛋经济人协会调研。

    市长王立平,副市长汤艳、康忠贵为吉林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颁奖。


    市委副书记李兆宇出席市科协五届四次全委会议并讲话。

 

    致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
    你们好!
    值此2017年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市科协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你们积极推动辽源科技事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科技三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树立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这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盛大节日,也是在全社会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倡导科学精神和弘扬创新文化的广阔舞台。
    市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是我们当尽之责。近年来,市科协广泛开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为载体的“创新争先”行动,积极推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等工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科技的原始创新服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服务;着力推动人才工作,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为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服务。
    今年,市科协将与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一道,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创新履行“四服务”工作职能,继续做好为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切实把科协建成全市科技工作者之家,让全市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受到科协这个家的关爱与温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在此,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勇攀科学高峰,争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科技成果的转化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把科技创新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愉悦、阖家幸福、生活温馨!
    辽源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7年5月30日


    科普花开别样红
    ——全市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发挥优势、创新推进,积极开展丰富、生动、直观、有效的科学普及活动,促使全市公众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广大农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市科协带领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大力开展“科技之冬”“科普大集”“专家讲课”“科普惠农兴村”“科技精准扶贫”为主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广大农民烹制了一道道“科技盛宴”和“致富大餐”,进而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  
    近年来,市科协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6000余期,科普大集1800余场,引进新品种580余个,推广农村实用技术100多项,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100多万份,参训农民达60余万人次。在财政部、中国科协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中,共涌现出东辽县泉太生猪经济协会等6个全国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辽源市农科院科普示范基地等两个全国科普示范基地、东丰县小四平镇太阳村的杨丰实等11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共获得国家科普惠农专项奖励资金近300万元,取得历史性突破。
    社区科普工作丰富多彩,居民科学素质日益提升
    结合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实际,市科协以“全国科普日暨辽源市科普周”、“科普益民”工程、社区科普画廊、科普艺术团建设为重点,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扎实开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在全市12个社区建设科普画廊14个,共计300米,同时,在全市乡镇、社区、医院、学校建设了电子科普画廊60个。目前,全市各社区都建立了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大部分社区还建有远程网络科普学习室,促进全市社区科普网络不断健全,保障了社区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积极创建,我市的龙山区北寿社区、新兴社区、福阳社区和西安区泰安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全市共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普益民工程奖励资金80万元。
    科普绽放文明花,普惠公众吐芳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协精心浇灌科普之花,普惠广大公众,促使公众的科学素质和文明意识全面提升,为转型辽源、智慧辽源、幸福辽源建设描绘了一道道美丽风景。


    禽蛋开辟致富路
    ——记市禽蛋经纪人协会会长 王明乾

    王明乾是一位普通农民,早年在广州批发鸡蛋市场打工,看到东北的鸡蛋品质好,在南方市场很受亲睐,供不应求,就决定回乡创业,并于2006年成立了辽源市禽蛋经纪人协会。
    协会成立伊始,王明乾就将协会定位于科技富农、科普惠农,壮大蛋鸡养殖规模。协会通过示范基地积累养殖经验,再把成熟的饲养技术规程和经验教给农民,把效益好的品种推广给农民。协会发展至今,辐射带动辽源地区及周边4市、6县、300余户农民参与蛋鸡养殖,解决近千人就业问题。
    近年来,市禽蛋经纪人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疏通产销两端,引领农民致富,先后成立了辽源市明乾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明乾蛋鸡科普示范基地,依靠科技提高蛋品品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够够购”鸡蛋品牌已成为吉林省著名商标,产品覆盖吉林省主要地市,并打入到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市场,形成了“协会+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品牌+市场+社区”的蛋鸡产业链。


    经济能人惠乡邻
    ——记东辽县泉太镇生猪经济协会会长 李辉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养猪致富道路,李辉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了东辽县泉太镇生猪经济协会,建设了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生猪养猪示范场,年出栏育肥猪2000头。目前,生猪经济协会会员达400多户,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
    李辉每年都在市、县科协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举办大型培训班两次,请专家讲课,培训人数在500人以上。他还利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帮助养猪户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难题。作为吉林省“12582”平台辽源地区猪价格的报价员,他每天都把辽源地区猪的价格报到“12582”平台,再把其他地区的价格反馈回来,指导当地养猪户的生猪交易。
    近几年,李辉累计投资50多万元引进了杜洛克、大白、长白等种公猪和种母猪,实现了生猪地方品种改良,提高了瘦肉率。该协会于2006年被吉林省民政厅授予“全省先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荣誉称号,2013年被吉林省专业技术协会评为吉林省“百强”基础农技协,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职教海洋舞龙舟
    ——记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纪霖

    近年来,纪霖带领下的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持“内涵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科学谋划学院发展,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提升办学水平,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纪霖带领全院教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元培育试点”工作,推行“工学结合”和“项目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建成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优秀课18门,开设12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类58个专业,其中,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学院已成为省内专业门类最多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在纪霖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先后与国内外教育机构、企业合作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德标牙科技术学院等8个学院。2016年,学院作为牵头及承办单位与德国黑森州中国合作促进中心联合成立了“辽源中德创新中心”,与魏德米勒(中国)公司联合共建实验培训室;引进康洁义齿牙厂进校园;与东北袜业园区协商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建立东北袜业双创淘宝孵化基地。


    传承国粹仁者心
    ——记辽源骨伤研究所所长 方树源

    方树源是方氏正骨世代传人,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高超、声名远播。他依托祖传秘方及传统手法,研究出颇有特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和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用于治疗风湿骨病、脊椎病。
    方树源刻苦钻研业务,求创新、谋发展。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全国高等教育骨伤学会授予他“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中华骨科名医”“世纪骨伤功勋专家”称号;全国中医药发展论坛大会主委会授予他“‘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奖”;2012年,他被吉林省商务厅命名为“方氏正骨·吉林老字号”,这是辽源地区医药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方树源还热衷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科普宣传、捐资助学、爱老扶幼、抗洪救灾、抗击非典、义务诊治等等,都有他的足迹和身影。


    雏鹰喜圆科学梦
    ——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成果显著

    市科协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通过多维推进、多重激励、科普宣传、观摩学习,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近年来,市科协联合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财政局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辽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和两届辽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今年的吉林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青少年再创佳绩。三年来,我市累计有900多件科技创新作品在省级创新大赛中获表彰。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评选活动中,我市推送的作品“一滴牛奶的自述”是我省唯一入围2015年第六届全国影像节决赛的作品,并获得科学万花筒提名奖;2016年,我市有22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沙河小学李雨轩同学的《电动车充电时间控制器》获得全国二等奖,也是吉林省最高奖项。在科幻画评选活动中,我市科幻画作品“移动房子”获得全国一等奖,是吉林省近年来这项活动中唯一最高奖项。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活动,更多的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辽源这片沃土上孕育希望,孵化梦想,用青少年的科学梦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术交流风正浓
    ——记辽源市医学会 

    五年来,市医学会共投资5000余万元向国家高端医院和学府选派进修人员4585人,其中,国家级403人、省级2245人、市级1937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引领全市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向高、精、尖发展。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29项,填补市内空白275项。全体医技护工作者获得国家专利成果两项;获得市科技成果40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卫生厅科研立项课题7项;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878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市中医院院长王龙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市医学会吕占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市妇婴医院副院长王霞等10余人先后获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及国家级科技奖励。
    市医学会紧紧围绕我市医改中心任务和全市卫生工作要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立足点,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全面实施“人才拉动,技术提升工程”,推动全市卫生科教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健康发展。
    始终将科技工作和科学普及作为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市医学会定期聘请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者举办科研课题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市卫生系统科研课题的征集和评审工作,将优秀课题推荐上报省卫生厅和市科技局;组织举办省医学会烧伤分会学术年会、市各分会学术年会等60余个培训班、100余个专业的学术会议;举办周末大讲堂,覆盖全地区11家二级以上医院、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88家村卫生室。


    技术创新集大成
    ——记大唐辽源发电厂

    大唐辽源发电厂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战略,坚持以“紧贴生产实际”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以科技创新、技术支撑为宗旨,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升,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厂科技工作者结合3号机组检修开展科技攻关活动,陆续完成了3号机组RB(自动快速减负荷)动态试验、锅炉管道防磨处理、附属控制系统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尤其是RB(自动快速减负荷)动态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机组RB功能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行业的领先技术。
    2015年度,集团公司评选示范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其中郑琳创新工作室的《非线性、多补偿喷氨自动调节》项目荣获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操作法;郑琳、周旭哲荣获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优秀负责人;李拓荣获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金牌职工。


    为民服务献真情
    ——记东丰县科协主席 陆宣延

    陆宣延在东丰县科协主席任上已度过了7载的拼搏岁月,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科协、情系科普,使东丰县的科协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真正开创了科普工作社会上有影、媒体上有声、公众场所有画廊、常年有活动、各方面有典型的良好局面。
    陆宣延一直把科普工作记在心中、抓在手上,努力在 “三个提高”上作文章,推动全县公众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积极组织开展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发展;积极组织开展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了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工作,推动实施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在东丰县新建的西城小学建设了校园科技馆,并成功承办了省和国家流动科技馆进校园项目,组织接待学生及市民近9万人参观。   
    2016年,陆宣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017年被国家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标兵”,3次被省科协评为“先进科协工作者”。


    科技兴农排头兵
    ——记东辽县有机水稻种植协会会长 韩丽

    韩丽,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有机水稻种植协会会长。她以科技兴农为重点,立足本村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种植业、精品养殖业,先后成立了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养鸡专业合作社,建立了4个牧业小区。
    努力谋求发展,创新思路。通过走出去学习,韩丽将乌鸡、小龙虾、螃蟹绿色养殖项目引入村中,并利用龙虾、螃蟹去除稻田杂草、害虫,减少了农药对人体的损害。乌鸡养殖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填补了辽源乌鸡产品市场的空白,还占领了通化、延吉、长白山、辉南等市场,并辐射到长白山、磐石等地。
    积极推动科技兴农增强实力。韩丽带领广大村民以科学发展为中心,广泛学习农业知识与科学技术,全村科技示范户达到100户。在她的积极带领和推动下,全村农民科技素质、卫生教育、生活环境、社会风尚全面提升。目前,全村产业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经济收入可观,打造出了自己的著名品牌,村民人均收入由她刚上任时的3500元剧增到30096元,她也成为农民口中赞不绝口的科技兴农排头兵和发家致富带头人。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宋建立 采写
    市科技技术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