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需要一抹橘黄色

“城市精神”需要一抹橘黄色
本报记者 汪琳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说,我们向往一座城市,不仅是被高楼大厦、繁华街道、高端设施等外在形象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在于城市的精、气、神,也就是独特的精神品格。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影响力和蓬勃生命力的综合体现。
    我们的城市需要精神,就如同大地需要阳光一样,而这缕阳光中少不了一种色彩——橘黄色。这种橘黄色源自何处?白昼黑夜间,在马路街道上拿着扫帚“刷刷”清扫的寂寞背影;冬季清雪、连续几个日夜奋战过后,在边石上歇息、发出轻鼾声的疲倦模样;清掏粪便时,奋不顾身跳下坑池的习惯动作……有人称他们是“马路天使”,也有人称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但他们却说,自己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
    可就是这群普通的“小角色”却屡屡捧得荣誉奖状:2014年,市环卫处被评为“辽源市模范单位”;2015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2016年,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向阳保洁班班长于洪霞荣获“吉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一股橘黄色的精神力量,熔铸着“辽源环卫”的精神品格,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风向标”。
    有一种风向叫敬业——“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
    走近环卫工人,记者发现,无论他们身居什么岗位,工作状况都差不多——“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当人们享受冬日被窝里暖暖的温度时,他们早已在凌晨出动,默默地清除路面的积雪、厚冰,为路人和车辆扫清了出行障碍;暴风雨袭城,没有扰乱他们工作的步伐,冒雨清扫低洼道路上的积水、淤泥;炎炎夏日里,他们不顾刺鼻难闻的异味和令人作呕的画面,钻进旱厕下道蹲位进行清掏,必要时还会直接“上手”,清走数十吨粪便和垃圾……困了累了,就在马路牙子上打个盹儿;渴了饿了,就在道边吃点面包香肠、喝点矿泉水。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环卫工人,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也没有什么气吞山河的壮举,仅凭着手里的清扫工具穿梭于风雨、沙尘、严寒和酷暑中,却足以触及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1997年参加环卫工作的赵宇,今年不过40岁。从一线清扫保洁到清洁车辆维修、监察、城厕管理等多个工种,他都历练个遍。二十载里,他记不清有多少个“在岗过节”的日子,父子之间互道“早安”“晚安”曾一度成为他最奢侈的愿望;对全市新旧水洗公厕和180所旱厕了如指掌的郭德凯,现任市环卫处城厕管理站站长。同样是从工作一线一步步走上来的他,比谁都了解城厕清洗和旱厕清掏的脏、累、苦,“每件衣服回来至少得洗三遍才能闻不到臭味、才能看不见粪渍。”
    从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做起,从内心生长出对职业、对责任的一丝虔诚做起,可爱可敬的环卫工人就是这样抱着一份阳光的心态,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并充满热爱;用无言的行动诠释“敬业”二字,补给社会亟须的精神力量。
    有一种风向叫匠心——“不留一片纸屑,用‘手艺’创造整洁”
    一座干净又漂亮的城市,少不了“黄马褂”英雄的用心付出。春风里,他们的身影坚韧不拔;烈日下,他们的汗水浸透了衣衫;秋风中,他们用毅力扫尽潇潇落叶;寒风里,他们用热情融化皑皑白雪。有人说,他们也是“工匠”,在平凡岗位里精耕细作、一丝不苟,用自己的“手艺”为百姓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成为人们眼中的最美劳动者。
    50岁的于洪霞,带领向阳保洁班负责7个广场、6座桥梁、4个信号区主干路及辖区街道社区的清扫工作。地上有难除的积冰,她带领同班组的保洁员用工具一点点、一块块地铲、扫、清;没人管的老旧小区清扫工作,她接手负责,一层层、一栋栋地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脏乱差”变成了“洁净亮”。从最开始接管、经常干得手脚水肿到现在游刃有余、任务量最大却完成得最快,于洪霞觉得,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拿出对工作任务的耐心、专注和执著,再难干的活儿也能“搞得定”。凭着这门“手艺”,于洪霞当选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城市环境的整洁程度离不开一二线环卫工人的共同努力、配合,对每一处清扫清运环节的精益求精。“春季爱国卫生月”,市环卫处提早一个月采取行动,16台机械化清洗车辆全部上路作业,环卫工人分片负责清扫保洁工作,让“纸屑待不下、灰尘立不住”;“春季风沙常作怪”,市环卫处早已备好防风预案,40多名干部和二线工作人员在各个路口、小区清扫捡拾垃圾,更换、擦洗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并实行“三级网络检查体制”,不留死角;缩短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清运周期,设立中转站,出动流动垃圾压缩车,抽调80多名环卫工人,花费5个小时全面清理边沟垃圾……
    其实,环卫工人并不是靠技术吃饭的“工匠”,但他们却有一颗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专心专注、敢于攻坚的匠心,在日常之中默默践行着艰苦奋斗的传统时代精神。
    有一种风向叫向善——“不求升官发财,只为当个好人”
    一位质朴的环卫女工,患病前,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患病后,尽管生活步履维艰,却依然渴望尽己所能、用爱心去温暖这个世界。直到离世的前两天,她还嘱咐家人代替她为一名贫困学生捐助了一个季度的爱心早餐……“我不指望你能升官发财,但一定要做一个好人。”这是胡秀华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6年10月的一天夜里,环卫工人杨喜峰像往常一样到指定路段进行清扫,无意中拾到了一个钱包,发现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相当于他和妻子一个月的工资。“选择等待失主、将钱包完璧归赵”是他毫不犹豫做的决定,“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要。”当失主赶到领回钱包时,阳光早已普照大地,而杨喜峰比平时晚了两个多小时才下班……
    这是一个弘扬向善、彰显大爱的时代。他们的事迹很快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注。胡秀华甘于奉献的爱心之举感动无数人并推选其成为“辽源好人”,杨喜峰的拾金不昧也掀起了不少同行向这位“全国优秀环卫工人”学习的热潮。
    一名环卫处的党员干部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虽然我们的制服比不上警服、军装那样光鲜、庄重,但它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环卫形象。尽管收入微薄,有时候还会遭人白眼,但依旧不能丢失做人的良知与德行。
    这样的环卫工人值得被人敬仰,因为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生命中闪烁着真善美的亮度——
    这股道德力量,这种精神品格,来自家风,来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精神传承,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来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尽管今天的社会纷繁复杂,人们依然崇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环卫工人身上不断闪现的品质:爱、忠诚、敬业、认真、乐观、诚信、奉献……无疑是当下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和整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标注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
    追寻那抹橘黄色的光芒,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精神旗帜必定会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