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凌晨三点的辽源是什么样子吗?他们知道!

   献给所有工作在一线的劳动者

你知道凌晨三点的辽源是什么样子吗?他们知道!

 

 

    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希望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那么,在每天凌晨叫醒你的又是什么呢?是梦想?亦或是一份坚守?
    其实,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但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份守望。
    今天故事里的主角,是在每天辽源的凌晨3点,即开始辛苦工作着的人们。他们来自各阶层,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身份不同。他们是劳动者,是璀璨星空下最美的辽源人。他们是这座城市里的“亮灯者”。


    凌晨3时许,凌云乡文官村3组村民郑光远、张远英夫妇的蔬菜大棚里。借着帽灯划出的一道道光线,郑光远夫妇精准地将饱满、挺拔、鲜嫩的黄瓜采摘下来……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此时,安静的棚室变得热闹起来,在郑光远夫妇二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刚刚50岁的郑光远,却是有着30年种植大棚蔬菜丰富经验的老菜农。当初扣大棚没有现在这气势,完全是小打小闹,因为刚结婚,外边拉着饥荒,一边要还债,一边还要过日子。穷则思变,如今30年的大棚种植,让郑光远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棚高手”。他种的蔬菜30年如一日,坚持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确保蔬菜的口感和营养成分。说话间,五六百斤的黄瓜已装满郑光远进城卖菜的三轮车。已在四合院早市固定摊点卖了10年菜的郑光远告诉记者,他在早市有很高的知名度,老主顾都知道,他的菜从大棚采摘再到进市场卖不超过两个小时,虽然价格总是比外进的同类蔬菜高出一倍,却不影响卖菜,一般情况下,7点钟左右,郑光远的菜就卖完了。
    同郑光远一起走出大棚已是4点半了,天有些蒙蒙亮,指着路边的二层小楼,郑光远说:“早些年盖的二百平方米的小楼,现在仍然是全乡数一数二的‘豪宅’。”他现在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令他更欣慰的是,本村还有周边村子里有很多村民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建起大棚,搞蔬菜种植,现在生活过得都很富裕。
    为了让城里的百姓能吃上口感好,有机绿色的蔬菜,郑光远5点前就要赶到市场。望着他骑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沿着平坦的乡路向城里驶去,此时天色愈加明朗。脑海里反复品味着他对记者说的话。虽然他们夫妇二人管理5栋大棚,却丝毫不觉得累,因为劳动早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大棚里干活是一种劳动者才会体会到的享受。劳动早已成了夫妇二人最快乐的事。


    凌晨3点:他们开始营业,更多的是为了服务这座城市和那些有需要的人们

    本报记者  张莹莹

    过了夜间12点,辽源这座城市大部分的商店早已关门。但在凌晨3点,你依然还是会发现在某一条街巷的路口或转弯处会有一盏灯亮着,也许这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药店、粥铺、洗车店……不论多晚,都有人为你服务。
    “和面、包馅、烙饼,熬上几锅热腾腾的香粥……”凌晨3点,扑鼻的香气一直在等候城市里下夜班的人群。盛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杂粮面的饺子填满空虚的胃,紧张忙碌的工作后,这样的温暖无可比拟,也抚慰了无数人早已疲惫的身心。凌晨三点的辽源,市中心有很多家小区门口的粥铺、小餐馆开始挂牌营业。“我们两点就开始做前期工作了,熬粥是个大工程,有许多下夜班的工人、出租车司机、刚下火车的人们来这吃粥,他们挺辛苦。”一家粥铺的烙饼工小丽对记者说。
    “哗啦哗啦……”凌晨3点半,位于延寿街的某洗车店内灯火通明,水泵声源源不断,很多夜班出租车在这里排队“洗澡”。今年46岁的大姐王洪霞在这里打工有三年了,干活利落、勤快。“我家在东丰县农村,前几年和爱人一同来辽源打工,他干瓦匠我洗车,每份收入都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心里很舒坦,明年我俩还准备在辽源买房呢!”
    记者走访了解到,凌晨3点的这个时间段,市内有很多类似药店、便利店、豆浆铺、浴池、蔬菜批发等都在对有需要的市民和群体开放营业,在沿街路段记者还发现一些送奶工和投递员的身影,有了他们的加入,让廖静的辽源突然显得热闹起来。他们中间很多是小商贩、薄利经营的小店,但他们也是劳动者,每天起早贪黑,辛苦作业,劳动付出所得,同样值得叫好。


    凌晨3点: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室里的灯还亮着,指挥平台各系统在有序运转

    本报记者  于 蕾

    凌晨3点,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室里,两名调度员正静静地守在电话旁。就在这时,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响,打破了夜的沉寂……“你好,这里是120指挥中心。”在大多数人眼中,急救调度就是接个电话、派辆救护车的事儿。其实,调度工作没有那么简单!调度员霍安娜向记者介绍:“打这个电话多半是为了救命,我们这些调度员要做到巧问病情和事发地,快速派出救护车,为病人争取最宝贵的救援时间。”
    “120”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热线,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接听求救电话,迅速调度急救资源。在这项工作的背后,调度员们的付出,值得每个人尊敬。
    市120指挥中心有4组倒夜班的调度员,从16时20分到次日7时50分,这段时间里,每组值班人员要始终保持工作状态,不能休息。一旦有报警电话打进,要及时接听,在准确记录报警地点和初步了解病情的同时,以就近、就急、就专科、就家属意愿的原则,分配到各分站进行救援。
    “作为调度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调度系统和通讯工作的操作,对假警电话要细心甄别,特别是对一些骚扰电话在感到无奈和气愤的同时,依旧要耐心劝导,心中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调度员马铭桧对记者说。
    夜色茫茫,各分站急救车辆却还时不时地进进出出,每一次接到120指挥中心的调度电话后,急救人员便整装待发投入新的战斗中。
    这个夜晚,为抢救病人,每个医护人员都在默默坚守工作岗位,他们用辛苦和努力铺就了一条畅通的生命通道……


    凌晨3点:火车站里信号灯在闪烁,这里是服务于每一位出行、归乡旅客的指路明灯

    本报记者  陈博琳

    暂别白昼的喧嚣,夜晚让整个城市养精蓄锐。对大多数人而言,夜晚意味着慢生活、休息的开始,意味着让劳累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下来。但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不得不披星戴月地忙碌在城市的午夜,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过着有“倒时差”的生活。
    凌晨3点12分,记者在火车站见到客运值班员王喜涛时,他早已换上整齐的工服,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中。“火车几点来啊?”“我们几点能进站台啊?”当有旅客不断地询问他时,王喜涛总是很有耐心地回答。凌晨3点25分,王喜涛告诉记者,“这趟K7394次列车是从白山市到吉林的,辽源是转乘站。”话音刚落,王喜涛就熟练地拿起信号灯走出了候车大厅,开始他的工作。
    凌晨3点27分,伴随着十秒钟的急促铃声,火车已经缓缓地驶入站台了,王喜涛拿起对讲机说道:“K7394次列车已经进站,可以检票。”虽然每天都是单调重复的工作,但是王喜涛却没觉得,对于他来说,每位旅客都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就是他工作的动力。直到站内所有的旅客上车、列车开动后,王喜涛才离开了站台,结束了他这个时段的工作。每到假期,王喜涛的嗓子总是哑的,而他办公桌上的水杯,却一直是空着的。“少喝水好,省得没时间上厕所。”憨厚的王喜涛对记者说。辽源火车站采取机关干部下一线、职工加班加点等措施迎接“五·一”客运小高峰,火车站的每位站务人员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候车室当做贵宾室,用热情、真诚的服务对待每一位旅客,为旅客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用自己的节日坚守确保你的安全出行。
    那些夜色里的归人,是一盏盏照亮这座城市的灯火,而支撑这闪烁灯火的,是王喜涛和同事们的一路坚守,也正是有了他们,辽源的夜晚才变得更加温柔……


    凌晨3点:一线记者一行15人,奔赴各基层一线,这就是别人眼中的“无冕之王”……

    本报记者  付晓娇

    “嗡嗡……”凌晨2点45分,记者陈博琳的手机响起,铃声就像集结号,让她立马精神了。匆忙奔下楼,向着自己的采访目标地——市火车站赶去。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在午夜之后下基层采访了,女生们早已忘记胆小这个概念,别人眼中的“无冕之王”,就记者本身看来,实则就是一群铁打的“汉子”。
    “采访要沉下身才能写出泥土味。我们就是要去感受不同职业的酸甜苦辣,让全社会去理解每个岗位上的劳动者。”陈博琳说完,便走进了火车站的转乘站台。从特警执勤一线采访回来的记者于芯带着一身疲惫:“类似‘新春走基层’‘午夜零点行动’‘抓捕老赖’等一系列的新闻,都是我们在午夜或凌晨完成的。”记者宋建立刚从采访对象的出租车里走下里,一群“女汉子”碰到一起。记者汪琳也颇有感触:“用心花费精力,才能写出好稿件,全市大项目、农村供给侧等报道,有时要跟踪个把月的时间去采写。”这个时间里,记者赵强等还在加油站进行采访,摄影记者的抓拍任务也在继续,从图片挑选、修整到剪辑,这回可能又要熬个通宵。想起在一次市法院抓捕老赖的行动中,随行记者的采访从白天到凌晨3点工作十几个小时,赶完稿子早已天亮,眼睛都睁不开了。可每次为了能准确适时地报道新闻,他们从未松懈。
    编辑部的灯还在亮着,他们要对稿件进行编辑、排版、校对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加急和重要稿件的刊发,加班加点已成常态,无数个夜晚他们熬红了双眼,凌晨下班也已习惯。但他们工作始终严谨“苛刻”,字字不漏,层层把关,兢兢业业。当报纸清晨印发出来的那一刻,大家都会仔细认真地查看昨夜熬出的“成果”,脸上会展露微笑。
    所以,当一份报纸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可知晓这背后的付出。


    凌晨3点,加油站里的灯依旧都亮着,只为等候需要加油车辆的到来

    本报记者  赵强

    “您好,请问您加几号油?”“那请您把车往这边开!”4月22日凌晨3点06分,位于我市人民大街和辽河大路交汇处的南门加油站内灯火通明,加油员曲任刚在这个时间段值班。只要加油车辆一进站,他便立刻提起油枪加油、放枪,加完油后再为车辆盖上油箱盖,动作娴熟而利落,并对前来加油的司机做到笑脸相迎。“晚班难熬,容易打瞌睡,好在一整夜都有车辆进来加油,耳边除了车进车出的引擎轰鸣声就是车辆驶过后的‘哗哗’声,一旦忙起来也就不困了。”曲任刚说,晚饭过后是非高峰时间,加油车辆较少,但也不能闲着,要忙着核查清单、清扫加油站,并对加油站安全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当班安全检查记录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市区内24小时营业的南门加油站的员工,面对前来加油的车辆,加油员要时刻坚守在岗位上,偶尔在没有加油车辆时才拉拉衣领、拽拽衣袖,或站在加油机的另一侧避避风。但凡看到有车进站,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加油、迎送丝毫都不能马虎。
    “大半夜能找个营业的加油站不容易。尤其在夜路上行驶油箱见底的司机们,那种急迫的心情可想而知。”中国石油吉林辽源销售分公司南门加油站经理张莹说,节假日不休假早已习以为常了,有时为了做好节假日保供服务,加油站哪儿缺人,就往哪儿补,加班加点是常事,忽略家人也是常事。有时忙得没有时间喝水,但只要看到司机加满油后开着爱车返程,我们心里就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加油员们始终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帮助疏导现场车辆、维持现场加油秩序,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广大司机朋友出行顺畅,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劳动之歌。


    凌晨3点的辽源, 静谧而安详。位于龙首山脚下的河滨水厂内却机器轰鸣, 水流声不断,一个身影时不时地穿梭在生产车间的每个角落

    本报记者  田蓓蕾

    跟随范洪有的脚步,我们再一次走进生产车间,这已经是今天第n次夜查了,记者下意识地抬起手看了看手表,走针显示凌晨3点一刻。“我们厂规定每隔一小时就要巡查一次,每个车间都得检查到,就怕生产时出现问题,特别是我们厂最近新上了变频器,就更需要多留心勤观察了”,范洪有边说边在手里的安全生产日检巡查记录簿上写起来……
    作为市自来水公司河滨水厂主抓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等工作的副厂长范洪有,自始至终都坚持奋战在维修生产的第一线。25年间,他从一线维修工人步入领导管理岗位,每时每刻都不曾放下手中的管钳。为了做好维修工作,他积极主动参与水厂多项供水工艺及设备改造革新,经常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与原始资料进行对照,全面掌握全厂的管网分布及走向,为后期维修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2011年至今,面对设备老化,水质较差、水质净化达标困难等现象,范洪有经常带领维修人员昼夜奋战在净化车间的地下室,而维修设备作业的深度均在2至4米水池下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范洪有抢在前、干在前,带头站在水中进行抢修,夏天时还好忍受,但在入冬和早春时节冰水刺骨,一天下来手脚都被冻僵了。“设备出现故障不会选择时间、地点,为了水厂的供水生产设备能够持续正常运行,我根本顾不上那么多,就想着快点把问题解决了”,范洪有笑着说,“时间久了,我对每个生产车间都很熟悉,也比较有经验,所以出现故障了,我必须到现场,维修工作不能耽误一分一秒。”专线故障停电,设备需要重启;加氯机氯气跑漏,无法正常消毒;蓄水池池体出现故障;设备安装使用等等,哪有问题,范洪有就在哪。
    “我们厂承担着全市70%饮水量的供应,做好饮用水水源,净化工艺和出厂水水质等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从取水、投药加氯、净化检测,到消毒、送水,每个净水工艺环节,一路检查下来,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这期间,记者深深感受到了范洪有忠于职守、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今夜对于记者来说,只是一次体验,而对于范洪有而言,却是一成不变的工作常态……


    凌晨3点:警灯闪烁……为了城市的安宁,特警在路上

    本报记者  于 芯

    4月25日凌晨3时许,与往日一样,宽敞、洁净的街路在暖金色的路灯照耀下,寂静安详。宁静的街路上,除了偶见环卫工人外,闪烁的红蓝色警灯成了街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3时20分,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特勤突击大队大队长王春雨带领1名民警和2名辅警,开着闪烁的警车在微凉的夜色中进行巡逻工作。凌晨的城市如同凝固了一样,王春雨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车辆正前方的景物。他告诉记者:“凌晨3时是案件的多发时段,犯罪分子利用人们一天中精神最放松时段选择作案。鉴于人体生物钟特征来说,这时人睡得最香,防御意识最为薄弱,同时,也是注意力最难长时间集中的一个节点,尤其容易发生盗窃和交通事故。”
    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生,特警支队开展24小时巡控行动。王春雨说,特警巡逻工作中,夜巡最为辛苦,每日晚10点至次日早8点分两班值勤巡逻,除正常巡视、治安防控、为群众提供帮助、解除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外,还会根据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进行处理。在与特警巡逻中,记者不禁问道:“这么长的夜,你们能不能休息一会儿?”民警张巍舰笑着说:“当然不行,我们每天都有备勤记录。”“那困了怎么办!”记者又问道。辅警蒋双喜接过话茬说:“都已经习惯了。如果实在有人犯困了,我们就要下车进行步巡,一是改变一下巡逻频率,二是通过改变巡逻方式驱赶困意。”看着他们疲惫却透着精神的身影,记者心里感动且敬佩。
    3时40分,记者跟随王春雨和他的队员在市区主干线巡视。刚转入市委广场东侧路,路旁几人围着一名醉酒男子,车内的氛围立刻严肃起来,王春雨与队友立即停下车查看情况,得知几人是男子家人才放心离开。“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儿,每次都要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王春雨说。1分钟、3分钟、5分钟……漫漫长夜,闪烁的特警巡车,在巡逻路线上巡视着一圈又一圈。
    4时30分,东方的天空露出了一抹鱼肚白,街路上的行人、车辆再次将沉默的城市慢慢唤醒,而王春雨和他的队友张巍舰、蒋双喜、刘岩依然行驶在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路上……


    凌晨3点的辽源,东北袜业园区阿迪大厦的制造车间灯火通明,班长时宏光在一排排袜机旁核对着产品花色、品种、数量

    本报记者  王 茵

    凌晨3点,东北袜业园区,白日里的喧嚣纷扰此刻早已落幕,偌大的园区内异常安静,一栋栋排列有序的楼房与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行道树在浓郁的夜色中彼此应和着。
    园区七号门西侧,高高耸立的阿迪大厦正睁着一双灵动的眼睛俯视着整个园区。这里是专门为世界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加工生产棉袜的织造车间,这里的设备常年运转,工人三班倒。
    五楼织造一班零点班接班已有一段时间,班长时宏光核对完当日的花色、品种、数量,揉了揉瞪得发胀的双眼,站起身,走出工作室。
    这是一位来自东辽县泉太镇的小伙子,2013年进入园区织袜公司,从挡车工做起,一干就是四年多,他熟悉每道织造程序如同熟悉自己的每根手指、每缕发丝。时宏光说,最初进入袜业园是听说园区有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可来了才知道,人家要的是大学毕业生,自己被这道门槛挡在了外面,不过他并不灰心,“大创”这条路没走通,咱走别的路。于是,他从最基层做起,用7天学会了挡车工基本要领,半年后做挡车班班长,两年后做织造班班长。
    穿梭在一排排袜机间,看着无数密集的丝线有条不紊的盘旋穿梭,时宏光的里眼满是欣慰和喜悦,凌晨的困倦与疲惫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痕迹。
    时宏光说,从进厂到现在,他一直在生产一线,常年三班倒,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并不觉得辛苦。妻子在袜业园区淘宝大厦开了家淘宝店,生意还不错。去年两个人在白泉晨风华府买了房子,把在农村的父母接了过来。
    对于创业当老板的梦想,时宏光始终没有放弃,他觉得从最底层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也许更适合自己。这几年,工作之余,他还在农村老家包了七晌农田。他说,园区现在有“一元钱租袜机”的创业优惠政策,自己想多积累些资金,等条件成熟了,再去创业,做老板。他相信梦想就在不远处,自己看得见。


    凌晨3点的辽源,幽暗的小区胡同里闪进一束灯光,一辆黄色的国网供电抢修车停在居民报修的配电箱前,车上下来几个人像往常一样迅速而娴熟地忙碌起来……

    本报记者  汪 琳

    半夜凌晨,还在睡梦中的白俊,听到熟悉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条件反射般地立刻接起电话:水产浴池胡同的居民楼集体断电了。接到指令的白俊,立即联系“配电运检抢修小分队”的另两名成员唐英策和张磊,一同火速赶赴现场进行勘察。原来是小区内的0.4kV低压配电箱中的塑壳式断路器发生小型爆炸而导致的断电。
    “事故问题不宜久留。”白俊等人立即填写事故应急抢修单、迅速布置安全警示栏,并明确分工,派人前往七一器材仓库调取新设备。为了确保供电安全,白俊爬到维修梯子上反复检测低压回路、保障变压器正常运行,确认无误后,开始进行电缆接引,安装新的配电箱,并再次确认回路正常后,进行逐级送电。3个小时后,一切恢复正常,天也蒙蒙亮了,有些住户开始起床用电做饭,却没有看到3个满头大汗、手上沾满污渍的小伙子,也殊不知这3个小时背后的故事……
    对于主要负责我市城区的配电检修工作的白俊、唐英策、张磊而言,夜半三更的辽源是他们最熟悉的风景。“在辽源城区,只有你想不到的地方,没有我们没去过的地方。”三张“活地图”自信满满地说。
    对于这份“苦差”,他们也早就习以为常。2010年第一次触“电”的白俊,开启了从退伍军人到配电检修人员的角色转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向前辈们“取经”,现在俨然成为配电运检班组中的一把好手。其中的五味杂陈,白俊一语中的,也道出了所有供电检修人的心声:“干好这项工作跟当兵一样,要耐得住枯燥寂寞,要习惯紧急调令、随时派遣,我们的手机都是全天24小时开机,经常屁股在凳子上还没坐热、刚吃两口饭,接到紧急任务,便立马赶赴现场,胃病、腰肌劳损也成了我们的职业病。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维修过后家家灯火通明,我们的心里也跟着亮堂,很有成就感。”


    凌晨3点:街上格外寂静,只听见手上扫把划过地面垃圾发出的声音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每天凌晨一点到早八点的这7个小时里,是环卫工人李凤春、史庆生及19名工友夜班保洁的时间。凌晨3点,人民大街与西宁大路交汇,钟声刚刚敲过,往日繁华的街路此时显得有些萧条,和路灯做伴的,只有灯下闪烁的橙色身影。
    清冷的凌晨,人们还沉浸于香甜的睡梦,街上少有车辆驶过,伴随“唰唰”的扫地声,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他们一直在忙。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十分熟悉,因为要赶在清运车来之前将垃圾清扫完成,确保市民早上出门时候道路是干净的。
    班长韦良容告诉记者,和深冬相比,这个季节的保洁工作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困难。这句“似乎”在说明,一年四季的严寒酷暑里,这里的保洁工作从来没有断条过。看到记者采访,今年54岁的李凤春显得有些拘谨,这些年,手中的扫把是她完成保洁工作的“神器”,西宁大街、人民大街至四百货路段,都是她和工友们负责的保洁范围,一个岗位坚守11年,李凤春对工作有着一份执著。“早已习惯了,脏点儿累点儿算啥呀!早晨下夜班时,俺们就爱听老百姓说‘今天的大街收拾的真干净’,我听着心里就跟着乐。”李凤春对记者说。
    由于沿街商铺营业时间的限定,这个时间段“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是没办法开放的,因此,附近银行的ATM机就成了环卫工人临时歇脚儿的地方。韦良容介绍,工人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为的就是保证大家早上出门的时候,看到的是整洁的街道和干净的路面。工人史庆生嘿嘿一笑:“下夜班回家再补个觉,干不完活儿心里不踏实。”一句“不踏实”,道出了环卫工人的心里话。
    凌晨4点半,天空泛起鱼肚白,越发整洁干净的路面,即将伴随太阳的升起而呈现。


    凌晨3点,城市褪去了喧嚣,微风拂柳,清冷的街头裹挟着一丝寒意,出租车巡逻般地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搭载着夜归人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暖意融融……

    本报记者  宋建立

    张殿星,47岁,从事出租车驾驶工作已经23年了。出租车夜班司机下午三四点钟接班,给自己开个差也得半夜才能回家,张殿星的大女儿上小学6年级,小儿子才6岁,不能时常陪伴孩子让张殿星感到很遗憾。“我去上班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放学呢,等我下班的时候他们又都上学了,即使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我基本也是在睡觉。”说这话时,原本微笑着的张殿星脸上闪过了一丝落寞。
    安全,是张殿星家人时常叮咛的嘱咐,也是张殿星坚守的原则。“为了保证安全,困了我就找个地方在车里眯一觉,钱挣得再多也没有安全重要,为己为人坚决不能疲劳驾驶。”张殿星的妻子也做过出租车司机,所以她特别理解丈夫的工作性质,家里的大事小情她都一肩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张殿星说:“对着乘客我能笑出来,可是下班回到家,累得只想倒头就睡,对妻子连句体贴的话都没有,对她真的很歉疚。”
    夜里,室外温度低到接近零度,为了不犯困,张殿星把车内暖风调到低档,有乘客上车再调高温度。即使身体疲惫,张殿星仍以笑脸面对乘客,用张殿星的话说:“深夜,路上人少车也少,咱不能拉着脸,得让乘客信任我、认可我,保证安全送到目的地。”
    霓虹灯五光十色,美到会有人留影拍照,出租车司机却无暇欣赏,在他们眼里那可能只是照亮的灯,而对夜归人来说,出租车司机也是一盏灯,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温暖了他们回家的路。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  鹰  李及肃 王彦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