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注意您孩子的安全

家长,请注意您孩子的安全

 

    平凡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安全隐患。据统计:80%的儿童及青少年的被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对此,记者不得不说,今天的安全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要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与成长环境,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尤其要跟上他们的成长节奏,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要对他们进行与时俱进的安全教育。那么,如何正确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孩子们容易受到伤害,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这其中包括:家长应承担对孩子的保护问题,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并不安全。对于家长来说,要学会正视儿童的安全威胁,当然更需要了解防范与化解那些针对孩子的威胁,从牛奶里的三聚氰胺、幼儿坠楼、拐卖儿童到校园暴力等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每个孩子成长的阶段,家长对孩子的保护都是不同的,从细心的陪伴照顾到培养教育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为人父母不同时期责任的转变。
    所以,要针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对每个阶段的孩子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总的来说都要进行实际演练,他们才能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激发其潜在的能力,一旦遇到坏人,心里就有了底儿,不再无助、慌张,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知道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使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也成为一种素质教育。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一生就如同驾驶着一叶轻舟向目标航行的过程,两岸风景如画,水面惊涛骇浪,不懂得欣赏风景,人生就会缺少颜色,但不懂得规避风险,也许就会导致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坎坷与危险……

    婴幼儿安全关键词——守护

    现代的父母普遍缺乏护理孩子的经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人为和非人为因素就会对孩子造成意外伤害。而一到三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最脆弱、最需要父母保护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小,所以孩子的健康安全是为人父母的重中之重。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危险多来自于爸爸妈妈的疏忽,防撞伤、防烫伤、防吞食异物、防脱臼、防跌伤、防触电、防溺水、防动物咬伤等等都是家长必学的功课。特别是当宝宝8个月时,会开始爬行了,床边侧是宝宝的危险地带,当会爬以后很快就开始扶着东西站起来,这意味着台面以及其他高的表面不再是他够不到的地方了,父母要准备看好这个眨眼间就能开始活动的宝宝。除此之外,三岁以下的孩子总是不停地运动——跑、踢、爬、跳,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运动健将,而父母的担心也应该从以往的跌落增加很多其他的可能。因为家里的一切物品都是宝宝研究的目标,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而户外体育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等,因此,培养他们安全自护意识是家长最重要的事儿,安全自护教育贯穿于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的能力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但是由于幼儿的自控和判断力比他的运动功能发育晚得多,所以首先必须做到安全第一,一直保持警惕、保证安全并避免孩子受伤。
    其次,还有婴幼儿的消费安全,其中食品、玩具、日用品是父母需要严格把关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后,接踵而来的是吃穿玩乐的问题,但面对多如牛毛的品牌,要挑选出父母放心,又适合宝宝的产品却十分有难度。以买奶粉为例,不少家长对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奶粉安全事件仍心有余悸,那么,家长在考虑买什么牌子的奶粉时,就要多番比较,看准日期和成分。而对于婴儿玩具和洗漱用品,则更要注意其材质中是否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
    最后,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出门时应将孩子抱在胸前,最保险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婴儿背带,将带子牢牢系在身上。如果孩子已经可以自行走路,家长在带着他们外出时,一定要始终握着孩子的手,不能任由孩子到处乱走、乱跑,特别是在人群拥挤的地方,一定要确保孩子在自己身边,虽然说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但是在孩子能够完全保护自我之前,家长要寸步不离,不能让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

    学龄前儿童安全关键词——培养

    对于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弱势的学前儿童来说,生命成长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挑战。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当面临可能的伤害与危险时,往往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其生活范围扩大,独立意识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什么都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去探索,这是他们成长中的进步表现,但在这一阶段各种危险事件也极易发生。
    常有让人揪心的事情发生,即使本应是孩子乐园的幼儿园也不能幸免,而爸爸妈妈们都想给自己宝宝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那么,面对学龄前的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要给宝宝挑选相对安全的幼儿园,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应该费点儿心思,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给宝宝挑选一个相对安全的幼儿园或学校,最好是小区里的或家附近的,安全系数高一点儿,接送孩子也方便。父母也要多教育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孩子随时可能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不测,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保护他们。其次,对于小宝宝来说,防范意识还是很差的,很容易相信别人,谁也不知道在上学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家长要使宝宝更安全,就得花一些时间把宝宝送到学校。并且用实战游戏教孩子自我保护,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哪些地方可以藏身,带孩子们实地去演习几次,让他们学会逃跑,跑到能藏身的地方。
    即使我们平时小心地呵护着我们的孩子,也无法保证孩子永远躲在我们的怀里,要想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不受到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对自身安全作出的反应和控制,并通过思维、情感、习惯、信念等表现出来,而幼儿安全意识就是儿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及其心理体验的总和。健康的身体和安全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有利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安全关键词——教育

    面对一系列发生在社会及小学校园里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我们不由得深思: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何避免可爱的孩子受到无辜的伤害?
    由于小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识普遍薄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因为社会经验的欠缺、自理能力的偏弱、生活知识的缺少等,导致对自身的伤害。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阅历浅,容易冲动情绪起伏不定,问题不论大小对他们来说,可能解答应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处,一旦解决不好,就很可能对他们形成伤害。所以,首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不仅要保护,更要告诫孩子与人接触中不安全的因素,并鼓励孩子讲出使他们感觉不安的人和事儿。教育孩子学会识别诱惑,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宠物之类的事情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的策略,父母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们带走。其次,要勇敢地说“不”,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破常规,比如有人威逼孩子做危险的事情,要勇于地说“不”。并明确不可触摸的地方,孩子到了四、五岁,家长就应向孩子说明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即使是医生做检查,也应要求监护人在场监督,这是儿童的正当权利。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当遇到危害时,及时正确地报警是首要环节,一旦报警出现失误,不仅会使公安机关失去有利时机,而且还会给受害人带来更大地损失,因此,作为家长不但应该熟练掌握常用的报警、急救方法,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和掌握注意事项。
    从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这样才能使他们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这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高中生安全关键词——沟通

    高中相比较初中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延伸。不管是在学科数量上、难度上,还是在学习的要求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个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所遇到的青春期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明显已经从心理上更加成熟、处事上也更加理智,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再发挥以前的“一言堂”,而是应该放平姿态,与孩子平等交往,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基本有了自立能力及是非判断能力,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和孩子勤沟通以便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避免其莽撞错误的决定影响其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也许这个时候的家长还有些不适应,觉得孩子还是不成熟,还是不肯放手,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吃喝拉撒都看顾着,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丧自己的自理能力并引起逆反。一个有责任感的高中生在高考面前往往都会承担着过重的压力,所以家长能够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而不是增加压力。但有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大都把自己的焦虑变成更大的压力转嫁给自己的孩子,好多孩子因为难以承受过重压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就一些高中生逃课上网的行为来说,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多,而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不能自拔的上瘾行为,这无疑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归根究底还是父母老师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并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状态,所以面对网络成瘾不能消极抵抗,也不能视之为世界末日,家长和教师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不要让孩子的一般心理问题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高中生安全问题,那就是校园暴力。几乎每年都有校园暴力的出现,如孩子被同学殴打,或被校外围堵,一桩桩、一件件事件不仅被害者父母跟着心碎,整个社会也为之揪心。而一些受害的孩子还会由于受到欺辱,心理压力增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因而一时冲动闯下了大祸。小则找上更多的人打击对手,大则致人伤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暴力避免孩子受伤?首先,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并针对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偏激、冲动、争强好胜、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家长应当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与孩子多保持沟通与交流,以主流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言传身教感化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这是一个心理多变时期,犯了错误并不可拍,可怕的是不能得到平等的沟通和引导,以后可能还会犯更大的错误。孩子犯了错以后,要进行人格教育,切忌使用家庭暴力,更不能溺爱、护短、一味的容其犯错。而学校方面更要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坚决预防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一旦发现校园暴力事件要及时制止,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对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人员,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严厉处分。
    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让我们多给广大高中生们一点儿沟通和关爱,哪怕走在路上给他们一个微笑,他们心中也会多一份阳光,多一份驱走心灵黑暗的力量。

    初中生安全关键词——引导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一般意义上讲都是属于中学阶段,但在这里分开来说,是因为初高中的孩子在年龄上、心理上实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不仅是他们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长身体的最佳年龄阶段。
    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很多学生都要有很长的一段适应期。因为小学的时候,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习的科目相对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升入初中后就不同了。所以,在面对初中阶段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要在青春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理想前途教育,并尊重和关心孩子正面疏导。
    首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成长发育之中,随着生理的发育,性意识的萌发,对异性容易产生一种朦胧的好感,并渴望与之接近交往。而性的逐渐发育成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孩子对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感到紧张、困惑。而初中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这种行为心理就有可能发展为“早恋”。众所周知,如果“早恋”的孩子没有及时得到家长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而对于性教育而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对于性这个问题,中国的很多家长觉得难以启齿,即便想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从下手,并且不少家长本身对于性教育也有许多困惑,想通过家长完成性教育有难度。所以,学校里具有正确引导性的性教育课,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讲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更要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性观念、做好自我保护、防止性伤害、性骚扰。这对中学生的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以一颗平常心来理解性,以成熟健康的性意识克制青春期的生理躁动,为他们健康的人生奠好基石。
    其次,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各方面的能力较弱,但也是有人格、有权利的,是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虽在家有家长的保护、在学校有老师的保护、在社会上有国家法律的保护,但不能一直保持依赖的思想,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作为社会的小主人,不断提高自我识别、自我约束的能力,学校和家长应更多地加强孩子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使其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当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正确处理,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