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

弘扬志愿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
——辽源市第二届“最美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

 

    我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和团结广大青年在扶贫济困、社区服务、普法维权、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赛会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青春旗帜和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总结经验、激励先进、彰显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关注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青年志愿者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在第54个“三五”学雷锋志愿服务日到来之际,共青团辽源市委、辽源市文明办联合开展了第二届“最美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现将候选人简要事迹公示如下:

 


    张顺喜,出生于1982年,是辽源联通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为人憨厚朴实、积极乐观、乐于助人,一直致力于各类公益活动,敬老扶贫、助残解困,做传递爱心的使者。
    西安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王贵珍身患脑血栓、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家人照顾。得知这一情况,张顺喜主动联系老人,主动承担起老人的日常照料和生活起居,并积极协调社区、民政等相关部门对老人进行帮扶。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从2011年起,两年内从未间断过,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2013年老人去世。
    10年间,张顺喜先后组织开展公益活动200余次,各类捐助款项合计1万余元,参与帮扶贫困学生、孤儿、农民工子女数十名,帮助残困家庭近百户,参与走访慰问10余所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环保志愿服务、义务植树等公益性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还积极带动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参与到活动中,让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业。

 


    薛聪,出生于1985年。他在工作之余组建了“天天向上”俱乐部,凝聚广大青年群体,围绕提升自我、关注公益、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正能量活动。
    薛聪多次组织贫困募捐,每次活动他都会与被资助方沟通,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被资助方的实际需求去筹备募捐,做到真正的帮扶困难群众。另外,他多次组织开展“美丽辽源,青年先行”主题活动,带领青年志愿者沿途清理道路垃圾、小广告等,并宣传“爱护辽源,从我做起”。
    同时,薛聪还组织青年与青海地区偏远贫困的学校取得联系,号召青年为其捐赠物资,在他的感染下,每次活动都会吸纳更多青年志愿者加入到志愿团队中。
    薛聪说:“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公益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公益的核心思想是唤醒良知,唤醒善良。参与就充实,它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变化,世界才会变化,内心有爱了,世界就有爱了。”

 


    陈莹莹,出生于1982年。2008年参加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她多次深入乡村、农户、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贫困人群送医送药、免费诊疗共计20次,义诊人数达200人次,无偿献血2次,经常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 
    2015年3月,陈莹莹不幸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坚持着奉献爱心。2015年夏天,为了给福利院老人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利用每天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节目排练。安排节目、组织演出人员、协调车辆、借服装、找设备等等都亲力亲为,有人劝她,不用那么拼命,但是她觉得,必须要给孤寡老人们表演一场精彩的演出,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在平凡的岗位上,陈莹莹用志愿者的承诺实现了作为一名优秀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也始终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感染了身边人。生命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奉献。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忠实地履行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职责,岁月如歌,真情如织。

 


    刘海娇,出生于1986年。大学毕业后,志愿参军,在部队里,她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在训练之余,经常组织战友走访当地贫困的家庭,为孤寡老人做家务。
    复员以后回到辽源,得知邻居老人的儿女常年在外务工,无人照料,刘海娇便经常到老人家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收拾家务,也经常为她送去生活用品,日子久了,老人把她当成亲孙女一样。
    刘海娇发动身边的朋友组织开展以“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先后沿东辽河捡垃圾20余次。还开展“节水进社区”活动10余次,总计发放节水宣传单8000余份。组织青年开展“献爱心”活动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在敬老院举办晚会,给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组织青年为贫困家庭捐献衣物活动10余次,受到帮扶的家庭30余户。她经常和朋友们说,“用有限的青春,奉献无限的爱心!”

 


    乔彦,出生于1984年。自2009年投身志愿者队伍以来,她一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义务服务活动。
    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教育工作者,乔彦不仅自己坚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也一直积极地发展更多有心公益的志愿者们。在单位,她先后组织并参与无偿献血、为困难职工和特困学生筹款捐物等活动,并利用双休日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动员亲朋好友以及学生们到社区、福利院为老人们义诊并进行健康知识咨询和宣传等内容,带领青年志愿者和学生代表到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慰问孤残儿童,开展联欢活动。
    从劝募爱心包裹、关爱留守儿童到走进敬老院关怀孤寡老人,从为困难学生募捐到共创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都能看见乔彦服务的身影。乔彦已经把做好一名志愿者纳入到她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她觉得做一名志愿者的日子是充实和快乐的,因为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幸福感。

 


    袁晨菲,出生于1987年。2006年9月,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她加入学生会组织的大学生志愿团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慰问社会福利院和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袁晨菲通过全省统一考试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之余她又再次投身到了志愿者队伍中,经常组织身边的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社会上的爱心青年捐赠衣物、书籍等其他生活用品,带领其他青年志愿者进行整理分类、分装打包,并积极协调社区、民政等部门,和贫困家庭对接,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以走访慰问的方式开展调查,确保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物尽其用。另外,她还与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中心校、四川阿坝州阿坝县藏文中学等偏远贫困山区的学校取得联系,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其捐赠衣服、书籍等其他生活用品。
    多年来,袁晨菲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热忱地投身青年自愿者的各项活动中,服务群众、回报社会。

 


    林森,出生于1989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14年9月5日中秋佳节,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林森接到一条微信信息:急需B型血小板,如果在中秋节之前输不上血小板,患者将无法度过危险期。林森根据信息上所留的电话号码,联系了患者家属。据家属介绍,病人李玉秀64岁,患有多种疾病。2013年起病情加重,不断恶化,经检查,老人身体血小板严重偏低,急需输注B型血小板才能继续其他治疗。老人的亲属与社会爱心人士超过了二百人次的检查,但都没有符合捐献条件的,放下电话,林森随即决定当天前往白山献血。
    一路颠簸到达白山后,经过血站工作人员一系列严格的检查,林森幸不辱命,完全符合捐献B型血小板需要的条件。经过白山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加急处理,当晚,患者李玉秀成功输注了血小板,病情及时缓解。医院撤销了患者的病危通知。
    像林森一样的人有很多,他们为那些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以公益为信仰,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

 


    邹家华,出生于1992年,是一名早教中心的老师,她的母亲是辽源市爱心传递志愿者协会的一名资深志愿者,也正是在母亲的引领下,邹家华成为了一名“志二代”,并从小跟着母亲参加公益活动。
    邹家华经常和其他青年志愿者到黎明福利院为老人们提供帮助。马大娘是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与一位有精神障碍的女儿生活在农村的土房里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凄苦。她与协会帮扶马大娘8年,一年四季她和其他志愿者们为马大娘送去生活用品及食物。和马大娘一起过春节,给老人买年货、包饺子,跟老人一起吃年饭。去年过年的时候,老人激动地握着她的双手,眼眶红红地说:“你们比我的儿女对我都要好,多亏了你们,每年帮助我,要不然呐,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现在。”听了马大娘的话,她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酸楚。
    多年来,邹家华从未停歇奉献的脚步,她用她那纤细的双手托起了许多孤寡老人的希望。她也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比别人更多的责任,积极努力地参加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从中体会到“奉献”的力量。

 


    李婷,出生于1985年,是市工商局的一名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立足本职服务企业、推介辽源,传塑工商干部躬身为民的新形象。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志愿者队伍,用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
    位于华孚小区的周大娘70多岁了,自己经营着一家小食杂店,儿女不常在身边,进货搬运总是亲力亲为。在一次大走访活动中,李婷得知这一情况后,便自发组织人员经常轮流过去帮忙整理货物。考虑到老人识字不多的实际情况,还定期帮忙填写进销货台账等内容,周大娘不无感激地说:“咱们的工商干部比自己的子女还要贴心呀!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她积极加入“红盾”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工商法规宣传、文明创建服务、志愿服务“五进”“红盾”帮扶救助等活动。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先后走进敬老院4次,发放工商法规宣传手册500余份,组织参与义务活动8次,捐助各类善款达3000余元。她说,要想做好志愿者工作就一个“土办法”,群众心里惦记啥你就帮他琢磨啥!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虽然李婷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忠实履行着一名工商干部的神圣职责和一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应尽的义务。

 


    靳铭皓,出生于1987年。2009年大学毕业,考入了吉林银行,她牵头组建了吉林银行辽源分行青年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她积极筹划、参与各类志愿及帮扶活动。“情暖童心、相伴‘童’行”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活动;“邻里守望,阳光助残”大型户外登山、踏青活动;“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志愿活动等等。特别是与辽源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情暖童心、相伴‘童’行”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患有“孤独症”儿童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及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同时,为了让环卫工人们累了有休息的地方、渴了有喝水的地方,靳铭皓组织支行的青年志愿者小队在各行网点的厅堂一角设立“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活动开展三年多来,志愿者们始终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得到了环卫工人和广大市民的好评。
    靳铭皓始终用自身的力量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播给身边的人们,她将永远怀着对志愿活动的热情,带领青年志愿者,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吕佳颔,出生于1986年,是一名“白衣天使”。由于服务对象多是学龄以下儿童,这就需要护士们具有更高的责任心和孩子家长一样的爱心,这对于未做母亲的吕佳颔来说,看似有些难度,但她做到了。2012年,她自愿加入辽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奉献爱心的“白衣天使”自愿者。
    由于是县级医院,所以看病的基本上都是农村患者,大多条件不太富裕,有的父母为给孩子看病卖掉了家里的牲畜,有的需从亲戚那里借钱给孩子看病,每当遇到这样的小患者,她的内心总有个声音在呼唤她去帮助这些孩子。吕佳颔经常把自己值夜班的餐券送给有需要的患者,给她的小患者过生日买蛋糕、赠送衣物、书本等。她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患儿和家长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而她所付出的一切也被患儿的家长和医院的同事看在眼里。2016年,她被东辽县医院评选为“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她经常跟大家说,每一次参加自愿者服务活动,收获都很大。她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那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胡月,出生于1988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得知自己的学生陈娜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家里已无法承担她读书的费用,准备放弃学业时,胡月联系到陈娜,对她说:“只要你回来念书,学费和生活费我来替你想办法,你一定要回来念书!”看到陈娜并没有反应,她知道,懂事的陈娜是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但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这样放弃学业。她思考再三,决定向陈娜撒一个善意的谎。第二天,她对陈娜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帮你向学校申请了生活补助,每个月500元,足够你的生活费了。”陈娜如愿回到了学校。殊不知,这500元,是她从自己并不多的工资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这个“谎”,一撒就是三年。这件事情在同事和朋友间慢慢散开;这份善举,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一个人的前程,也温暖了周围人的心灵。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熟悉胡月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一直被她挂在嘴边。三尺讲台上,她是一种声音,传授着知识,传递着力量;志愿工作中,她是一道光,温暖着他人,照耀着生活。

 


    赵文龙,出生于1987年。2013年,他加入了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经常组织参与爱心公益活动。从2013年至今,他每月都会捐出50元钱到工作室,作为爱心基金,三年来从未间断过。他还经常发动身边的亲人、朋友、社会爱心人士捐衣捐物和学习用品等。在2015年得知学子吕艾伦家庭十分贫困后,立即发动亲人、身边朋友为吕艾伦捐款,至今仍持续对吕艾伦一家给予帮助。
    爱心工作室只要有活动,赵文龙都是积极参加,而且总是抢重担挑,在青年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赵文龙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学生,想尽办法,决定在自己开设的眼镜店增设阳光驿站,免费为贫困学生检查视力、验光、配眼镜,而且还经常用微信进行跟踪服务,一旦贫困学生的视力发生变化,赵文龙便主动为其免费更换眼镜。
    他自豪地说:“我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感到很幸福。”

 

 

    马春宇,出生于1990年。2013年参加工作以后,多次组织青年开展为孤寡老人和失独家庭献爱心的捐助活动,以及对贫困家庭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献爱心的捐助活动,为他们送去了衣物、米面粮油、文具用品等物资。
    从孤寡老人到失独家庭,从贫困学生到特教学校,他用爱心帮助他人。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者公益活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爱心公益团队。
    在他看来,每一次的小小帮助,也许会让受助者得到莫大的温暖,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呢!他更懂得: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个伟大而高尚的事业,这项事业的成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后来者。他经常自比为青年志愿者事业这座大厦里的一块砖,他深信青年志愿者能为我们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增瓦,他也为自己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而感到自豪。

 


    李珈熠,出生于1987年。2006年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她,得知灯塔乡金河村二组有一个家庭十分困难,家中男孩正在上初一,她主动和这个家庭取得了联系,并把男孩当作亲弟弟看待,10年间她从未间断过对男孩的帮助。在此期间,她为男孩辅导功课、捐款捐物,陪伴男孩走出失去母亲的痛苦。如今,男孩已经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步入工作岗位。
    工作以后,她得知一名高中同学患重病正在接受治疗,她用三天时间组织校友募集捐款1万余元,并面向社会发布“同窗同乡·咱们一起帮!”微信专栏,尽最大努力帮同学战胜病魔。
    她还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开展志愿宣传20余次;“爱心妈妈”“爱心周末行”等帮扶慰问活动10余次;为全国特困地区新疆阿艾格孜村募集“爱吾疆·行无界”爱心基金4700元。
    她是土生土长的辽源人,向上向善、自立自强,有着对家乡最质朴的感情,她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直走在奉献家乡的志愿服务道路上。

 

 

    雷蕙铭,出生于1986年。自参加工作以来,雷蕙铭不仅工作积极肯干,同时也热衷公益事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爱心志愿者。她第一次参与助学活动时,就选择了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作为帮助对象,给孩子购买了文具和课外读物。接过“礼物”的孩子们一边抱着书包和文具、一边爱不释手地翻着那些课外读物,眼里充满着欢喜,看着孩子们高兴,她也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她一直帮助这两个家庭,让两个孩子感受到了温暖;每当她得知有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需要帮助时,她都会亲自为他们挑选精致的米、面、油和生活必备用品,第一时间和爱心人士送到他们的住处,还帮助他们换洗衣物、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只求为那些孤寡老人们带去欢乐。
    从助学儿童到孤困老人,再到老年群体,只要哪里有人需要帮助,哪里就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看见被帮助的人露出微笑,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这是雷蕙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郭垠佳,出生于1990年,是一名优秀的青年电视新闻工作者。大学时期,她就加入了多个爱心社团组织。大学四年中,她勤工俭学奉献爱心,利用学生会这个平台,经常组织大学同学为贫困家庭捐赠物资。
    大学毕业后,虽然身份有所变化,但是那颗善良的心却从未改变。2013年,她考入东辽县广播电视台。在工作中“讲奉献,敬业乐业”是她的准则,从黎明到深夜,从县城到乡(镇)村屯,总是少不了她在路上身影。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爱心和帮扶的理念一直充盈着她的内心。她经常为孤儿院的孩子送去文具、衣服、米面油等物资,只要她能做到的,她定当竭尽所能。爱心无大小,点滴汇成海。她不图回报地奉献着,这种爱心来自于内心最深处,来自于人生之初心。
    她相信:有爱就有希望,一起携手共筑和谐、友爱的社会新生活,让爱无限传递,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一个青年人,一个血液里充满光和热的青年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她身边的人。

 


    卢学良,出生于1986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卢学良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和勉励,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懂得了帮助他人会获得快乐和幸福。
    工作上卢学良努力、认真、专研,荣获2015年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生活中,他积极、向上、热心帮助他人。在2016年的一次劳模会上,他结识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从此,开始了他的爱心公益旅程。
    灯塔镇一名受帮扶对象身患癫痫,妻子离家出走,家里留下3岁大的三胞胎女孩没人照料。卢学良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他取得了联系,到家中看望,给家里送去生活用品,并发动身边青年一起对这个家庭给予帮扶。
    他用一颗淳朴的向善之心,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关爱的人一个微笑、一份鼓励、一份关怀,让每个人感受到冬天里还有暖阳,让大家的爱相互温暖、相互促进,让大家的一滴滴爱的泉水汇成爱的海洋。

 


    李湘群,出生于1983年。她凝聚身边青年,成立了志愿服务活动小组,设置志愿服务基金。
    在工作和生活中,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对老营村、三合村等贫困家庭实施了精准帮扶。2016年,李湘群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发动捐款累计筹集3万余元爱心基金,带领青年“一对一”帮扶10户困难家庭。
    在李湘群的感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他们一起传递志愿精神,共同打造“和你在一起”志愿者服务品牌。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句话,已经成为指导她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座右铭。

 


    冯长鑫,出生于1987年。他曾是被志愿者帮助过的贫困学子,通过社会的帮助,他顺利地完成学业,参加工作。他感恩社会,工作以后,他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中来,竭尽所能回报社会,用爱心帮助贫困学子。
    在生活中,他发动身边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家庭募捐,为贫困学子筹集学费,曾经被帮助过的学子很多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也加入到爱心团队中。
    他说:“我会再接再厉,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让更多的人加入爱心团队,让爱心传递到每个人的身边!”


    如对候选人事迹有异议,可拨打监督电话:1884376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