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报道务必要“接地气”

企业新闻报道务必要“接地气”
刘 洵

 

    企业新闻报道是企业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具有对内能鼓干劲、强信心,对外可展形象、树品牌的功效。自2011年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提出各级新闻媒体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对全国各条战线上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科学、更深入、更客观的工作指导和要求。那么,时至今日,历经五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作为企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采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才是对“走转改”的最好践行。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时下,“网红”不仅是一个热词,还是一个热门的职业。其之所以能成为或称为“红”,不外乎需要有一些“粉丝”的关注和支持,而得到的关注度和支持率越高,其也就越“红”。
    毋庸置疑,衡量新闻报道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标准之一,也就是要看其受众对象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对受众对象不待见的新闻报道,就算理论水平再高、辞藻堆砌再华丽、字句斟酌再精炼,都算不上是优秀、甚至算不上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尤其是作为企业的新闻报道,除了重大新闻需要对外宣传,日常新闻往往会以企业内部资料、简讯、刊物和员工家属集中居住区闭路电视等方式方法,在企业各级组织、干部、员工及家属当中进行广泛的传播和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需要更加地贴近生产一线、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员工群众。否则,就会因广大员工群众的不认可而显得苍白无力,失去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力量,也失去了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
    企业新闻报道,通常是源于基层大众、服务基层大众。这也要求我们身为企业的新闻工作者,务必要明白新闻采写依托、依靠和依据,切实把为员工服务、为企业服务作为企业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采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才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亲切性,才能被广大员工群众所接受,才能真正地吸引眼球、聚拢人气。
    “接地气”才能“吐真气”。“无冕之王”,这一提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的英国,现代人大多也都知道是泛指新闻的采编人员。其冠名的真谛,不仅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恰恰是要求其不避艰险、不畏困难、不贪奢华的去挖掘事实、发现真相、维护正义。
    现今,我们生活在民主和法治的社会里,新闻自由主要就是通过新闻人客观公正的报道来体现。而客观公正的报道,就必然要源于实际,要源于真真正正、踏踏实实的“接地气”。而作为企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对上“接天线”,坚持把握好讲政治、讲政策、讲大局的宣传原则;还一定要对下“接地气”,要深入到一线、广泛接触员工群众,与最广大的一线员工打成一片,从而能了解、掌握、反映出来最基层员工大众的思想和言论、愿望和需求。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么,我们“接地气”之后,就会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就需要“吐真气”,行使我们的“发言权”。要尽自己所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笔杆子”,客观、公正、真实地把来自一线的“声音”,来自一线那些广泛的、共性的“民意”,归纳起来、表达出来,反映上去、反馈回去,一方面增强自身在广大员工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信任度,另一方面为企业科学管理、深化改革、战略谋划提供科学的、原始的、重要的参考和参照。
    “接地气”才能“鼓士气”。诗仙李白在《君道曲》中有一名句,“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意思就是泥土积累多了可以筑成城墙,美德积累多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深厚了。而我们企业的新闻,更多的“接地气”,“地气”就能积累的更多,就能更好地被员工们认同和接受,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 ,从而能真正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接地气”的新闻,活水源头在基层、在一线,企业新闻工作者“接地气”时应带着感情、用真情实感接地气,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到员工群众的生活之中,直接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而在撰稿时,仍要心系员工群众,思员工所想、讲员工之言、传递员工心声。这样,就能更好地和一线员工打成一片,融入其中,也更能用自己的真感情博取员工群众的信任。同时,在报道上级有关政策精神、企业建章立制、改革创新发展等贯彻传达性、教育引导性、宣传发动性的新闻时,也要注重语言的“接地气”,把新闻报道的视角对准普通员工,用朴实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明白那些“大道理”,让广大员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理解透、记得住。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目的,进一步引导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发展,坚定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信心。
    “高、大、上”不等于“假、大、空”。企业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提高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满足员工受众对于获取各类信息的需求。因此,“接地气”的新闻,才更加感人、动人,更加能说服人、取信于人。用真情实感打动员工,把新闻坐标定在一线员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正是当下,作为一名企业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