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祥和过元宵

欢乐祥和过元宵

 

    一碗元宵意团圆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习俗,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吃元宵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元宵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无论是比较常见的“北元宵、南汤圆”还是一些地方特色诸如酒酿小圆子之类的食品,都以圆滚滚的形状来代表着团圆和美的寓意。
    北方的元宵,口感劲儿道,味道香浓,吃法更是可蒸、可煮、可油炸,是元宵节的餐桌必备。在北方冬日的寒冷街头,摆放在外的元宵雪白整洁,看着就让人心喜。在物流便捷的如今,南方市场的汤圆也开始占领北方的大部分餐桌,馅料丰富、皮滑软糯的汤圆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其实无论南北,在元宵节里,寓意团圆的元宵、汤圆都会是中国百姓餐桌上永恒的主题。


    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如期而至。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除了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这个节日和表达美好祝愿之外,还应当穿越历史隧道探寻这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品味这节日绵延悠长的韵味。时光不老,历史滚滚前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往日风采,但是,诸如元宵节之类的传统节日依然在人们心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在元宵节时间节点,本报特策划此专刊以期和广大读者在回味传统和庆祝节日的同时,感受这节日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温情和慰籍。在此,我们真诚祝愿广大读者欢乐祥和过元宵,也希望所有人都对传统节日的感情日益浓烈。

 

    迎佳节 品民俗

    古人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事实上,在古代被称为上元节的元宵节是比春节更为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很多和元宵节有关的习俗被人们代代相传。

    冰灯璀璨映星空

    正月十五看花灯。放花灯、看花灯是元宵节独有的风景。正月悬灯的说法有很多,从古人祭祀神明到帝王礼佛,再到百姓为庆贺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活动,最后终于演变成如今元宵佳节里热闹的灯会。
    谈到花灯和灯会,在咱们辽源,基本上是从除夕夜里开始悬挂红灯笼,一直点亮到正月十五。过去,在除夕和正月十五的夜晚,大人会给孩子准备好可以手提的小灯笼,走在夜晚的路上,就能看到一盏盏各种彩色的灯笼在孩子手中闪烁。
    在北方还有一种更美的风景——冰灯。采冰制灯离不开北方特有的寒冷气候。将水库中的冰采下后切割成冰砖,运到城市里堆砌成各种冰雕,再内置灯光,最后浇筑冷水让其自然凝结成冰。等到天黑,点亮的冰灯晶莹剔透,与星空一同璀璨,供人欣赏。


    走百病 百病消

    “走百病”这种说法是明清以来北方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正月十五,但多在正月十六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去病,摸钉求子,直到夜半方归。
    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晚上一家老小出门走百病,其中一些“小说道”也很有意思。比如,走百病的时候不能到姓“刘”的人家坐,因为怕病被“留住”;也有说不能到姓宋和姓王的人家里,因为怕“送病”,和避讳“亡”;还有的到冰层上滚一滚,寓意是“咕噜冰,嘟噜病”,把病滚走。


新婚夫妻元宵节的“温情计划”

 

于丹丹和张雷为幸福干杯

 

    于丹丹和老公张雷都是“80后”,住在辽源跌路小区,夫妻俩是今年年初步入婚姻殿堂的。于丹丹的父母住在向阳的星河湾源小区,而张雷的父母则在外地定居。于丹丹虽然和父母住得不远,但她表示,婚后夫妻俩就开始自己创业,而双方事业也都是刚刚起步,所以平时工作繁忙,闲暇的时候很少,能陪伴老人的时间也没有多少,所以今年的元宵节不仅仅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更是夫妻俩一直很期待的大团圆。为此,夫妻俩儿还特意制定一个元宵节的“温情计划”,只为兼顾双方老人,让岳父岳母、公公婆婆都能过上和谐欢喜的团圆年。
    前几天,张雷就给父母订了车票,准备在元宵节把双方的老人都聚在一起。为了过一个团圆的元宵节,小两口心中有一个浪漫而又温情的计划:晚上七八点钟时华灯初上,一家人听着鞭炮声一起去赏烟火看冰灯,并用相机记录下这大团圆的温情时刻!然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煮元宵、唠家常。说到这个计划,小夫妻俩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满足,他们希望这样的“温情计划”可以一直持续到今后的每一年。于丹丹说:“哪怕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能缺少了家的温情和全家大团圆的喜悦。我们俩最大的愿望就是双方的父母都健康快乐,他们高兴我们才能高兴。希望今后的每一个元宵节都能成为我们一家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团圆时刻!”


元宵节记忆:那一年 这一天

 

1989年元宵节,王超和妈妈在大什街合影


1993年元宵节,王超和父母及大伯一家在大什街合影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身为“85后”的我,打小儿就对这句戏曲台词有着明确的理解——从大年初一开始是正月,而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每年元宵节当天都会吃甜甜糯糯的元宵、汤圆,之后家人都会带我到大什街冰灯一条街拍一张合影,然后给我买串大冰糖葫芦,一路溜溜达达看灯、看烟花、猜灯谜……
    翻看家中老照片,把曾经每年元宵节当天与家人的合影集中在一起,我看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变迁……
    1989年元宵节,这一天,刚满3周岁的我头戴“巫婆帽”,身披红斗篷,幸福地依偎在妈妈怀里。那时的饭店还带“幌子”。听妈妈说,“幌子”的个数代表着饭店的档次,幌子越多,饭店档次越高,一般四个幌子的饭店就算高档饭店。1990年元宵节,这一天,爸爸、妈妈和我在我市的某老牌照相馆拍了一张三个人的全家福。照片背景虽然只是一张布画面的假景,但当时的爸爸身姿挺拔,妈妈年轻漂亮。
    1992年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全家在街里逛完之后,在大伯家和奶奶拍了一张四个人的全家福。当时大伯家的电视机只有17寸。1993年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和大伯一家共同拍了六个人的全家福。当时我和堂姐一人手拿一串冰糖葫芦,既是我们的节日礼物,也是拍照的“道具”。1997年元宵节,这一天,我没有和家人拍合影,而是和要好的同学小姐妹合影留念。那一年我们同是12岁,同是属牛本命年,这一天,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我们笑的依然很灿烂。1999年元宵节,这一天,14岁的我独自带着两个五六岁大的表妹到大什街拍冰灯照。带着两个小妞妞又吃又玩儿,顺利往返而且她们也很开心,这让当时读初中的我有些小骄傲。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迎来了新的世纪。2000年元宵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亲戚家串门回来途中,在大什街顺便拍了一张合影。那一年,爸爸已经略显苍老,而我也进入了青春成长期,短短的头发,肥肥的背带裤,现在看来,那一年的我好丑。2001年元宵节,这一天,我和妈妈在大什街拍了一张合影。我的头发虽然已经留长了一点儿,但看上去依然很“傻”。那一年,我读高三,参加了高考,上了大学,那一年,是我人生的新起点,之后,我也基本没在元宵节当天拍过冰灯照。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二个“大日子”,它是一个拥有千年的历史、象征喜庆祥和且代表万家团圆的节日。又到了一年的元宵节,我不禁想问:“亲,你心中最难忘的元宵节是哪一年?今年的这个元宵节你想怎么过?”


三代同堂一家人的“趣味”元宵节

 

韩文滨一家人在一起欢乐度元宵

 

    丈夫韩文滨和妻子吴伟平是这个家庭里的“中间力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一家老小都住在开发区的九州新城。夫妻俩挣得不多,家里算是普通家庭,虽然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们觉得这两老一小是甜蜜的负担,有了他们才给这个家带来了乐趣和温暖。每年的元宵佳节是他们家最为热闹欢乐的时刻,这两老一小的组合每次聚在一起都是趣味多多。
    今年韩文滨父母都60多岁了,宝贝女儿今年刚满5岁,既可爱又活泼,不仅夫妻俩把她捧在手心里,老两口儿更是把这个小孙女看成了“心头肉”。一家人住得近,关系亲密。元宵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自然他们是全家出动,这个祖孙三代同堂的家庭,每到元宵佳节,都会有很多活动,其中,最让小朋友期待的就是爷爷做的小灯笼。据韩文滨讲,在女儿两岁多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就会提前自己做灯笼给孩子,元宵节的时候小家伙拿着小灯笼开心的到处跑。在元宵节的下午,他们全家聚在一起包汤圆,这是他们家的习惯,老人总说,外面买不但贵还不如家里做得好。每到这时小朋友就成了全家的焦点,孙女站在椅子上才刚好够着桌子,在爷爷、奶奶的指点下,她也学着捏元宵,虽然形状千奇百怪,但动起手来的样子却是可爱极了。全家人每次看到小朋友做元宵总是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吃起来心里也都是热乎乎的。元宵节三代同堂玩灯笼、做元宵既幸福又充满了欢乐。


    元宵节放灯求平安

    放灯,也叫放花灯,是元宵节的一种汉族传统节日风俗。而放花灯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现在也有变成祭奠先人和祈福家人平安两种说法。
    元宵节晚上出门时,备上蜡烛,走一步放一灯,放得越远越平安,被风吹息得越早越健康。这是正月十五放灯祈求平安康泰的一种说法。
    而流传比较久远的放灯另一种说法,就是祭奠先人。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将这些灯放在门前路口、井台、先人坟前。这种灯一般是用蜡烛做成的灯,也有更加廉价的萝卜灯,把萝卜削一半,将中间的一部分挖空装入少量的豆油,用棉花捻成灯芯后点燃,有的灯能一直燃到天亮。
    现如今,这种小灯已经被简单方便的电池小红灯代替,在正月十五晚上的路边,经常能看到那些安置在楼角、楼下的一盏盏小灯,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

    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继承并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时光流逝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发扬光大就是在保存和传承一份无价的精神财富,就是在保存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骨髓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因此,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理应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肩上应有的责任,理应是我们内心深处不断强烈的共识。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交汇的今天,许多传统节日也逐渐被我们忽略,许多人反而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很多人虽然也在过传统节日,但是,从心底已经不再那么认真对待了,只求形式上的模仿,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传统节日背后的内涵。
    不管是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洋节,还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真过传统节日了,亦或是有些人对传统节日的抱怨,这都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不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且说明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不断发扬光大,重回在人们心目中那神圣而特别的地位的紧迫性。
    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不断发扬光大要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传统节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民俗事象,是民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物,是民众观念、民间文化传统的集合。节日是广大民众的自主选择,人民群众才是节日的主体。因此,要改变传统节日的困境,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离不开民众的自觉认同和参与。提高民众的自觉认同和参与意识,除了需要民众自身的努力外,更加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引导和宣传教育,为民众搭建欢庆传统节日的平台,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人才保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可感知的节日气氛,培养民众的社会集体意识。
    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不断发扬光大就要坚持传承创新并举。传承传统节日并不是要故步自封、一成不变地追求形式上的统一,也不是不必要的仪式感,而是要做到不但让传统文化节日充满仪式感,而且要超越仪式概念,充分挖掘和不断丰富其中的文化内涵,让人们记住传统节日的精华和灵魂。与此同时,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中,让传统节日在历史前行中充满活力除了传承外,更应当在创新上下工夫,重塑、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使传统节日与时俱进,使之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不断保持发展活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刘红娇 王  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王  超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