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路 那城 那人家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节永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冬去春来,辞旧迎新,这是春节的记忆,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这记忆温暖而绵长,承载着历史脚步,记录着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春节记忆之
那路 那城 那人家
本报记者 王茵
大年初三,在城西一处加油站,开私家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天他要带着老爸老妈和姐姐回趟白泉,看看他们一家当年住过的地方。
给车加油期间,媳妇儿陪老太太去卫生间,王先生和记者聊了起来:现在一说去白泉,也就是一脚油的工夫,可当年从辽源到白泉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路况不好不说,车也少得可怜。
王先生说:“30年前的那个春节,是我们家搬去白泉后过的第一个年。那时的白泉,进去出来只有一条街道,街两侧最高的楼房才五层。春节的时候街里冷冷清清的,我和姐姐实在没意思,想去市里姥姥家,可大客车下午就没有了,我俩背着个小录音机走了3个多小时,到了姥姥家,累得连炕都上不去了。”
说起当年的故事,王先生一肚子感慨:这些年,每逢春节,总会想起和姐姐一起走了3个小时的那次远行。1994年,我家搬回了辽源,那时的白泉已经建设得挺好了,街道多了,楼房高了,车也多了。2000年,辽源到白泉通了“面的”,随叫随停,方便得很。2011年,辽源开发区修了条直通白泉的路,我特意带着我姐开车走了一趟。2012年,辽源到白泉通了公交车,老爸老妈听说后,一直想坐一次,可毕竟年纪大了,我们也不放心。这不,今年春节,我和姐姐抽出一天时间,拉着他们走上一遍。其实,我们当年住过的那栋房子早就拆掉了,可爸妈还是想去看一看。说实话,我们也惦记回去看看,看看那修过的路、那长大了的城、那住过的地方……
王先生的话饱含深情,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远远的乡路上,一对姐弟携手同行的背影。在他的心中,春节的记忆浓缩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轨迹,那也是我们这座城市成长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