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调研学习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探索转型路径 助力东北振兴
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调研学习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12月28日,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调研学习交流会在市宾馆举行。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茵)12月28日上午,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调研学习交流会在市宾馆举行。会议旨在学习交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经验、做法,探索转型路径,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东北振兴。
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成全,以及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23个资源枯竭城市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市领导吴兰、王立平、蔡宏伟、胡永为,市政府秘书长康忠贵参加会议。
市委书记吴兰在会上致辞。她说,辽源是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东北小上海”的美誉。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衰退,辽源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5年辽源被确定为四个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二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市新的产业支撑体系已逐步形成,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0.1%;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蛋品深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占比达到20%;煤炭产业产值占比不到7%,彻底摆脱了对传统资源的依赖,走出了一条辽源特色转型发展之路。
吴兰说,国家发改委在我市召开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学习交流会,既是对我们的厚爱和信任,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向兄弟省(区)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将虚心学习借鉴各地的成功发展经验,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做好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辽源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创新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市长王立平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作典型发言。参会的四省(区)10个城市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围绕转型过程中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改善、新动能培育、民生改善等问题,与会领导进行交流探讨。
周建平认真听取参会代表的发言,全面分析了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辽源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委、市政府从体制机制入手促职能转变,打造了真正急企业所急、想百姓所想的服务型政府。同时,引导企业培育新动能、新经济、新产业,注重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他希望与会人员能够认真梳理本地区在转型发展中采取的措施和形成的经验。下一步,各省、市、县(区)要继续深化改革,提升转型活力;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要积极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法律环境。
我市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公用事业局、市交通局、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软环境办公室、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辽矿集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