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知行并进 立足岗位不忘初心
学深悟透知行并进 立足岗位不忘初心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一)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会议结束后,我市积极组织和谋划社会各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意义,并抓好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在我市,很多身处不同岗位的干部群众,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很受启发和鼓舞,纷纷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树立哲学思维
东丰县委宣传部 孙继美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着眼于新的时代条件下哲学社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深刻全面,语重心长。我反复认真研读了讲话原文,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大,现谈一点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要重视哲学,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在今天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瞬息万变的时代,不仅需要哲学,且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势必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谈到哲学,生活中常有人把其看得可有可无、无足重轻,我认为这是对哲学严重的误解。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在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铸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指引时代前行的脚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对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用心探索和把握更多的哲学真理,可以在这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中,保持头脑的清醒,使人生道路的方向始终科学正确,不会轻易陷入迷途之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宣传思想领域的基层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把重视哲学、亲近哲学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范畴。
要亲近哲学,躬身学习,加强对哲学知识的涉猎。对哲学社会科学,阅读和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阅读经典。从中国的四书五经到西方的《理想国》《悲剧的诞生》,从几千年前老子庄子到近现代的哲人、学者、政治家,如果有幸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海洋中畅游,那将是一种无上的人生境界。如若不能常常深入广泛地阅读,我认为浅阅读也未尝不可。学习最关键的是投入和用心,见缝插针地看一篇观点鲜明的文章,读一篇言简意深的社论,回味一些至理名言,将碎片时间利用好,同样可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胡适曾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觉得这句话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哲学方面的学习。
要运用哲学,力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我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有人这么形容哲学对党员干部的指导作用,觉得说得很实在。的确,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举例来说,身为党员干部,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力避思想和工作方法的片面性、绝对化。我们了解实践性,就会认识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的必要性,与群众多接触、多思考、多谋划,工作才能抓得更好更到位。我们了解矛盾性,才能分清事物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复杂纷繁的事物和矛盾中分析矛盾,从而研判出正确的结论,制定出科学的策略……总之,我认为学好哲学,用好哲学,不仅会使人拥有开阔、明朗的人生观念,也会因为这样的人生观念,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集体、他人贡献出更多的能量。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为培养合格公民做贡献
市农村实验中学校长 王竟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两个不可替代”精确定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把握核心要义,更加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切实增强做好培养合格公民的本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著度”。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能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诚捍卫者和积极建设者。要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培育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努力在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中做好表率。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同各种错误思想、言论和观点作斗争。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肩负起赋予的培养合格公民的崇高使命。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我们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旗帜、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还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把“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合格公民做贡献”作为我们教师的座右铭。
从教师层面看。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是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的要求。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讲台,想到上课就觉得愉快”。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以支部为主线在教师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的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师德深化年”等活动,让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以政教处、团委、政治课教师为核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思政课主管道作用,强化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增强理论说服力和解疑释惑能力,不断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引领教学和育人工作
东辽县足民中学 刘丽娟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问题意识。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在每一个大问题中,不但讲了成绩、讲了思想认识、讲了工作方针,而且还用了相当一大篇幅讲了不足和缺憾。
学习中认真研读,体会深刻。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专门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指示,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界评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这篇重要讲话,内容丰富、论述深刻、视野开阔、涉及全面,可以说是我国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一份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长久的指导价值。
学习中联系科研,总结经验。认真研读“5·17”重要讲话,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意识体现在字里行间。譬如,在第一个问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他指出:“总得看,我国哲学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同类的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还很多,主要体现在学术的原创能力不强,科研意识还不够,特别是重大的有特色的科研项目少之又少,团队意识还缺乏,没有形成合力。近年来,据学院科研统计,我们的论文数量逐渐增加,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数量不等于质量,我们每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还不到每年总数的1/3。虽然核心期刊不能作为评价学术质量的最终标准,但从目前的评价要求来看,是必须的。一些数字,其实也看出咱们老师对自己的学术要求上还是有欠缺的。科研水平的提高,还是有赖于老师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具体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就能达到一个高度,而是需要群策群力,细到个人规划、大到学院发展规划都要考虑,是个纵向、横向都得权衡的问题。
学习中改正错误,体会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几大问题中都谈到有关学术腐败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从上到下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还是都在监控的。如省教育厅,在2011年开始正式明文规定在职称评审中推行学术不端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科研处对这一块工作也是非常谨慎认真的。各类评审、评奖中我们都是严格控制成果的复制比,否则不能结题。这个数字是跟教育厅职称评审的复制比比例是一致的。但我们的学报复制比更严格,不能超20%,这是一个学术期刊该有的良心和节操问题,我们的学报做得很好,我们必须坚守甚至还可以控制得更严,比例还可以下降。我们的老师现在有个状况,有侥幸心理,为了缩短发表周期,也不管刊物质量,只要发表就行。说真的,这不但对自己不负责,其实也是对这些刊物的纵容与姑息。做学术,我们还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激励自我,反思进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的深刻剖析,可以说是字字直指要害,句句切中时弊。批评是为了工作进步、为了事业发展。只要我们认真践行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的指示要求,大力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在工作中把握好总依据
龙山区信访局 郭 新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进工作的总依据和总指南,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贯彻落实。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毫不动摇。庄子云:“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意思是内心信奉的原则不能过多,过多则会困扰,困扰将导致忧心忡忡,时间久了就不可救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引用庄子这一名言,由此说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我们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治国之“道”,也是指导治学之“道”,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历史的选择和发展的必然。几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学习教育,目的就是促使信访干部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信访干部思学结合、学而悟道、学以致用,努力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有效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政治观点,它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真正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成为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权也好,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然垮台。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因此,在信访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真正发挥好信访工作在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信访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信访工作中的应用。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它在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各种差异日渐明显,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日趋增多,信访工作任务也愈来愈重。因此,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信访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地提高信访工作水平,要把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作为重要学习方法,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充分运用理论武器,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紧密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研究一些务实、管用之策,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增强四个“意识”
东辽县凌云中学 岳树成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务实的党课,听后很受教育、感触很深。
强化政治意识,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和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前进方向。坚持正确导向,解决好政治方向的问题。理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性,把牢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自觉。坚持理论武装,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理论工作者要通过真懂真信真用从中感受精神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动力、寻求精神的定力。坚持人民至上,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理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学术成就、工作成效。坚持服务大局,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理论工作者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强化看齐意识,把牢“核心要义”。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着重抓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秉持真真切切的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带着信仰学、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持原原本本的学习方法,熟读精研学原文,宣讲辅导释原义,融会贯通悟原理;力求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把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体现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抓队伍,构建种类齐全梯次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统筹实施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名师大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抓管理,形成有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按照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的办法,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
强化大局意识,把牢“问题导向”。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加强研究。理论工作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有机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加强研究。理论工作者要立足理论前沿,联系我市实际,调查研究、联合攻关,努力推出一批批精品力作,从而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回应社会关切需求,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以重大实践问题为根本加强研究。理论工作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大方略。
强化担当意识,把牢“光荣使命”。必须明确使命担当。理论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思路、严谨的学风,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营造学术生态。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实践创新,鼓励钻研探索,培育良好学风,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学术生态。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理论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勇于攀登思想理论建设的时代高峰,在新起点上开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新发展实践
市体育中学 李 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具体运用,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对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向创新要动力,向协调要活力,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挖掘发展新动能,推进结构性改革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经验不仅夯实了中国经济的根基,也为破解世界经济困局提供了有益借鉴和行动样本。而且,中国的发展成果不仅惠及本国人民,更会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源泉。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家面貌、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发生翻天覆地、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我们国家也好,辽源也好,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必须顺应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参与更大范围和更广阔空间的经济往来活动,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勇于担负历史使命
东辽县平岗中学 马文坛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意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期间有很多肺腑之言,颇受启发。
实现中国梦,政治学者要担负起历史的使命。自古以来,我国的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政治抱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要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教育者,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不迷惘,从而坚定自己的人生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知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全面客观分析的我国社会发展大趋势,才能坚定方向,不迷茫,才能真正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古为今用,继承发展与弘扬。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都是融通生成的结果,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使命,立足于实际,在教学中要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时代前沿,高瞻远瞩,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