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区服务”更便民

走笔“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之七
“互联网+社区服务”更便民
本报记者 于蕾 夏景明

 

    东丰县西城社区坚持“互联网+”工作理念,大力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互联网技术与社区服务有机融合,构建了“一站、一网、一键、一线、一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西城社区开设了“社区综合门户网站”,实现“一站式”办公。网站设置通知公告、社区动态、政务服务等板块,开办政策法规、网上办事、便民服务、志愿者、公众留言等栏目。将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工商业户信息整合到平台上,不断更新内容,方便居民查询。在网站内构建了“八站两室一中心”的“网上民生服务超市”平台,坚持以民生服务内容为“商品”,居民群众为“顾客”,社区干部为“服务员”的理念,积极构建超市运行模式,将服务内容分为惠民政策、扶贫攻坚、党建之家等板块,涵盖生活服务、公示公告、便民查询、社区特色等20余类服务功能。将东丰镇内的餐饮、维修、送水、家政等商业服务信息归结梳理为13类101项社区民生服务项目,归纳为《民生服务超市服务指南》。将网站接入社区居民手机APP终端系统,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民政、就业、计生等服务信息和办事流程,详细了解惠民政策、时政要闻等最新资讯。
    打造“社区网上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了“一网式”服务。建立互联互通的服务综合平台,网格员将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居民诉求通过网上平台及时上报,社区设立处理员,全天候查看平台信息上报情况。信息通过终端提交后,网格员、社区、东丰镇依据权限分别进行处理,办结完成且居民满意确认后系统不再显示,若问题不处理或没有处理好,根据事件不同等级,蓝、黄、红等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会在平台上一直显示,实现民意诉求直观、可视化。通过开展服务代办、诉求转办、重点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跟踪督办,大幅提高了办事效能。通过服务综合平台的外勤管家系统,对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网格员开展服务时,都要上传照片作为“参照物”,督促网格员更好的为民服务。目前,社区已上报事件355次,开展上门服务536次,为群众做好事实事1025件,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开通“居民热线服务电话”,实现了“一键式”监管。针对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社区党总支将开展好对重点人群的监管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利用信息平台,将辖区内各类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服务资源信息库。为“空巢老人”、失能人员、留守儿童等群体安装“一键通”电话,社区设热线电话处理员,为居民全天候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和代理代办服务。同时,将社区工作人员电话全面公开,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到群众诉求都能及时进行解决处理,提供即时服务。目前,社区已接听热线电话4362次,开展上门服务3862次,为群众做好事实事5988件,涉及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了“一线式”运行。将线上信息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将活动信息、服务项目、内容方式在公众服务平台公开,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党员和志愿服务者通过线上认领服务项目,与社区党总支及时对接,通过线下进行落实,在公众服务平台上进行结果反馈,实现了社区党建、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内容的“线上线下”同步运行。针对学生放学时间早、家长下班晚的情况,家长通过线上预约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和部分志愿服务人员主动认领看护任务,由社区提供舒适安全、富有特色的活动场所,引进开发智力、扩散思维的玩具。由爱心志愿者对小朋友实行看护,成功打造了西城社区“少儿温馨港湾”特色服务品牌。目前,已有8名小朋友成为社区的固定服务对象,最多时达到21人。针对天气转冷,部分困难居民家里缺少防寒衣物的情况,部分在职党员和志愿者通过线上认领服务项目,线下开展捐助衣物活动,目前共收到捐助衣物1200余件、爱心资金1万余元,受益居民289人。
    推进“东丰居民一卡通项目”,实现了“一卡式”结算。整合资源,将社区“互联网+社区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总支与县交通、卫计等部门有效衔接,将全省“交通一卡通”“医疗一卡通”等使用服务功能整合到“东丰居民卡”内,使社区居民出行、就医更加便捷,实现“一卡式”结算。加强智慧医疗建设,为社区居民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将基础信息存入“居民卡”内并实现全国联网,切实提高了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