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网红”,一个近年来才兴起的网络词汇,特指通过网络而走红的一群人。“网红”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有着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如果从身份角度来说,网络不拒绝任何人,只要有独特的魅力谁都有可能成为“网红”。而一小部分为了吸引眼球而抛弃底线、消费他人的好奇心、甚至用低俗和情色为包装的“网红”,虽然人数只占极小的比例,却能如病毒般迅速扩展,甚至一时间让“网红”这个群体变成了低俗的、哗众取宠的代名词。
    “网红”活跃在网络上,经常出现在年轻人交流和互动的话题中,无论正、负面都对年轻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网红”?是充满正能量的、还是醉心慈善的,是充满爱国激情的、还是一心追逐梦想的?无论如何,必然不是那些以低俗为卖点、恶意卖弄的“小丑”。

    别让未成年人成为
    “网红”的牺牲品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为了出名不惜整容和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所谓“网红”。因为网络传播广泛,而且不需要身份证就能申请账号和观看视频,就是这样的低门槛,才让一些不良视频流传在大众视野。
    不久前,网络上又有裸照流出,但这次不是明星不是名媛,而是一个16岁的女孩。事件最先曝光是在微博,一微博名称“我就是王某”近日晒出一组照片,该组照片全是不雅照,其自称什么都不在乎,不顾一切地想成为“网红”。此事一出在网络引起大量网友热议,广大网友纷纷表示震惊、气愤,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真是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三观’如此不正”。一位妈妈更是痛心疾首地说:“姑娘,你这么做家里的大人会伤心的,希望你能及时回头,不要成为网络上那些最可悲的名人。”期间更有网友指出:“如果是5年前,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些照片被传到网路上一定是被人陷害,而现在面对这些疯狂的‘00后’,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了出名炒作还是被他人所利用?”
    像这样的事件如今已不止是一个两个,不管目的是什么,如果真是像这个小女孩微博所说,只为成为“网红”而不顾一切的话,那真让人感到悲哀。教育,不只是孩子的成绩,还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论断说明王某究竟是为“红”而不择手段,还是被人陷害报复。但是,这样不良方式的“网红”让人痛心,如果其父母或是其他的未成年人看到那将会是怎样的感受?这样的行为所映射到背后的一个教育,就已经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深思。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触摸屏”的世界里,成年人需要花费一番工夫才能学会的操作,孩子们却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玩得如鱼得水。他们越来越敏感于点击、触摸,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孩子在还没有识字的情况下就能打游戏、跟智能设备进行互动。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初期,在猎奇心理驱使下,容易学习、模仿他人,可能以“网红”的不良行为为时尚,从而变得功利拜金、行为失范、价值观虚无。对于这一点,家长首先要加强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理想有深层次的认识。其次,还需要相关部门对网络加强监管,对于一些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更要狠抓稳打,还孩子们一个干净、具有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别让“网红”成为网络低俗的“重灾区”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火热发展,涉黄、涉低俗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播不雅动作、直播飙车等案例都给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不久前,网络上爆出的一段某“网红”直播飙车的视频,让人惊恐不已。据相关媒体报道,某日凌晨2时许上海中山北路镇坪路口发生一起车祸。官方通报称,经初步调查,肇事车辆司机邓某驾驶的轿车行驶至中山北路路口时,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碰撞,事故共造成5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据北京的一位记者了解到,肇事者邓某及肇事车辆内乘客分别为两家直播平台的主播。有网友曝光称,事发当时,车内三人正在直播,疑在直播途中与另一辆车中的友人加速飙车,引发此次事故。
    事发后,有网友曝光称,肇事车辆内三人及同行驾车友人一行4人均为国内两家知名直播平台的主播,肇事者邓某为某款游戏主播“熊大”,余下三人为某平台主播“王”“囚徒”和“毛毛”。多位网友曝光称,事发当时,肇事车辆内正在直播飙车过程。这样危险的直播不但触犯了法律,更让自己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不良网络直播行为更是对法律红线的践踏。飙车本就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出了车祸又涉嫌交通肇事罪,触犯了《刑法》。仅仅为了观众弹幕刷个“赞”就这么肆无忌惮。除了直播飙车,还有一些主播打着探险旗号私闯民宅,未经许可就进入陌生的场所。其次,个别网络直播节目的内容充斥着负能量。有的主播在直播间里喝得烂醉如泥,出口成脏;有的女主播为了吸引男粉丝节目低俗,言语放荡;还有的主播公然在直播间里宣传迷信思想;这位飙车的主播更是把直接把自己做了违章驾驶的反面教材,试问,这些节目对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如果网络上都是这些负能量,不仅青少年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针对这一情况,除了需要每个网络主播要加强自身素养、摆正价值观之外,更加需要各个相关部门部署开展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分别对不同直播内容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清理淫秽色情及低俗、不良信息,严肃查办网络直播平台违法、违规案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治网络直播中的不良行为,要知道国有国法,行有行规。

    “黑红黑红”的丑角

    微视频出现之后,让很多段子手变身网络红人,“脱口秀”也不仅仅是那些知名主持人才能支撑起的舞台。可惜的是,“低门槛”成全了某些为成“网红”不择手段的人。诸如用东北腔骂街的泼妇,拿一碗看起来恶心的流质食品表演“吃了吐”, 摆几台新上市、足够贵的电子产品进行各种打砸摔等等,都能吸引那些“找乐子”人的眼球。
    这些完全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猎奇口味,为赚钱、博眼球不惜造假新闻,传各种耸人听闻的事件。都是这些为出名而搏出位的“网红”所用手段,他们传播的内容没有什么内涵,也不会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而是什么悚动传递什么,什么容易引发论战说什么。不惜去散播诋毁他人的“黑料”,甚至是故意发表一些脑残言论。他们的口号是:“‘黑红’也是红,不招人骂的不出名。”一度的网络名人郭美美,一个靠炫富和炒作知名慈善机构而大火的“网红”,不仅把自己炒得“黑红”,还搞得许多人对慈善机构充满了敌视。还有宣传自己扭曲的审美,不惜把自己 PS成“蛇精”“锥子精”,还声称自己是世界最美的“蛇精男”“妖精女”……这些人为了红、为了赚钱,哪怕明知自己会引来骂声一片,宁知自己的行为不当,也任由自己的名字下面跟着无数的骂声,依然在网络上活跃着。
    为博人眼球的“小丑”让人难以忍受,一些“网红”就是靠骂战而走红的。从丑化自身到丑化所在群体,甚至是给整个国家形象抹黑。这些人为什么不惜搞臭自己名声也要继续“作死”?也许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也许是为靠此出名,也许是想拿这种影响力来换钱。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能如此活跃的原因是,即使搞臭了自己、抹黑了他人,但这些行为之后所付出的代价很小。有人爱惜名声,也总有人不在乎别人的评论,所以不管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恶劣影响,对其“网红”本身却没有什么代价。如果有一天,国家能对这些恶意卖丑、传播、抹黑他人及国家形象的人,都能进行严厉的处罚,甚至是刑罚,那么这群人也就会乖乖地扒下网络的保护外衣,约束自己的行为。

    由“啃老族”到“网红”,“废宅”变身成功人士

    一位年轻的姑娘小顾喜欢在网上晒心声,却不想这一晒,给自己晒出了大批粉丝,成了网络红人。小顾喜欢绘画,在学校时就喜欢画一些“小短漫”发在微博上,毕业后她开始参加工作,因为适应不了工作强度她决定辞了工作。她的微博粉丝多,为别人做推广也可以赚钱做零花,所以,小顾专心在家开始画漫画。一度小顾花光积累差点儿成了靠父母救助的“啃老族”,但“网红”的身份让出版社的编辑发现了她,并看中了小顾的作品。出版社也非常喜欢她自带推广新书的能力,编辑还对小顾开玩笑说:“很多质量好的书都是因为宣传原因难卖,如果所有作者都是‘网红’那就好了。”今年,小顾借助“网红”的身份又做出新事业,她做的化妆品推广反响不错,小顾通过积累资金,终于成功开了一家实体淘宝店,专营她推广的化妆品。
    国外的一位网友PewDiePie,他是位很赚钱的游戏实况主播,其频道订阅用户至今已突破3700万,年收入750万美金。当年他辍学专注于游戏,他的父母极力反对,说:“整天坐在家中玩电脑,不会带给你任何生活。”幸好互联网让他成为了知名“网红”,他通过游戏直播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还有一帮兄弟支撑他。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游戏,通过直播找到了女朋友,可算是主播界的人生赢家。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游戏主播,原本让家长烦心的“网瘾”少年变身游戏界“网红”,从一开始要靠父母供养的“宅男”到能经济独立,网络让一批“不务正业”的“熊孩子”渐渐成长为能负担起家庭生活的成年人。
    与某些致力于成为“网红”的人相反的是,有一批人是“被网络红”了,这些人他们最初的想法并不是想成为多么有影响力的网络名人,他们通过网络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活跃在网络中自己的小圈子里,却因为自身的特色和优点成为圈内的名人,再由网络小圈子向外扩散成为“网红”。这些人出名了,广告商找上门,机遇也找上门,这让一些人找到了谋生的手段,也让很多人能有机会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联系到一起。

    从“推广赚钱”到“推广慈善”

    “网红”为广告商做推广,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赚钱手段。有人戏称,做推广是迈向“网红”的第一步。小U是网络直播的一位“网红”女主播,与其他喜欢靠“晒颜”吸引粉丝的女主播不同,小U喜欢在直播中对一些影视剧做点评,她凭靠犀利的吐嘈收获了大批的忠实粉丝。虽然小U赚钱的手段并不全靠直播,但也常会接一些产品的广告。小U自己也没想到,一次某位粉丝的求助,让她找到了自己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时小U接到一封私信,是位小姑娘的求助。信中说很多人喜欢小U,愿意听她讲话,希望她能用自己的影响力,帮着宣传一下他们的流浪动物求助站,呼吁大家关爱身边的小动物。这让小U想起经常陪自己“出镜”的宠物猫,她知道很多人并不注重宠物的生命,也有看到过一些虐待动物的视频。通过了解这几位粉丝的行动,小U发现他们很认真地在救助那些小动物,也成功帮助一些走失的宠物重回主人身边。小U决定免费为粉丝们做宣传,并因此收获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新粉丝。从此,小U定期开展一些关爱宠物的活动,也跟那些养宠物的粉丝们交流养宠物心得,还和粉丝一起成功解救过被偷卖给狗肉馆的宠物狗。
    最近的南海仲裁事件同样让很多人见识到了“网红”的力量。无论是什么领域内的网络名人,都很自觉地转发着有关南海仲裁事件的相关信息。同各大主流媒体一起,为国人提供南海仲裁的相关知识,从各种角度展示国家的实力,为国内网友提供国外的舆论支持,用自己的点评支持国家行动,抨击反华言论。
    在这种时候,“网红”让人看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行动力,很多评论、帖子、视频的转发量都十分惊人,这些宣传在每一次被“网红”转发时,点击率都会发生一次暴涨。
    很多“网红”其实并不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赚钱,他们更加热衷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他们在网络中的呐喊去传递他们心中的信念。即使因部分人而导致“网红”这个群体被偏见笼罩,仍有许多人在身体力行努力改变大家时“网红”的糟糕印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让“网红”成为一种新型的推广策略

    “PAPI酱”的成功验证了“网红”新势力的崛起,在陕西也有一个网友都不陌生的身影,她就是“土豆姐姐”,她的成功在于她通过网络将陕西的土豆卖到全国各地。
    看看“土豆姐姐”的经历:教过8年书,在党政机关干了4年,1994年下海到西安经商,2010年返乡回到家乡靖边,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她租赁两万亩土地,创建了一个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始种土豆,当农民。因为在互联网上塑造、宣传、推广品牌,短短5年时间,“土豆姐姐”品牌就被全国人民认知,在网上被评为“2013中国一夜成名的农产品品牌”。
    “土豆姐姐”曾对媒体说自己接触网络较晚,她总觉得微博只是年轻人的事儿,自己年龄大了,在网上万一说错话就麻烦了。结果开通微博一个星期,就尝到了甜头——网络给她带来了无限商机:上海的客商是她深圳微博粉丝给牵线搭桥的,北京华联超市的订单是通过北京陕西商会的微信朋友圈一位老总介绍的。目前,她家客户80%都是从网上认识知道她后,到线下接洽合作的。现在,“土豆姐姐”4个微信号里有上千个微信群,形成几十万人的朋友圈,她的成功,代表着“网红”更可以展示并推广自己家乡的特色。
    其实,有很多“网红”也都在凭借着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给很多企业和商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曾经看过一个“网红”的视频,她的文章和标题都属于让人看到了的时候都觉得:“太对了!说得太到位!”能把大家潜在的那种吐槽点或者曾经的感触直接说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她接的广告更多的是结合粉丝喜欢的特点,和自己写文章的特点,把广告非常完美的植入。其实,很多企业在做品牌营销的时候,最看重也是用户与品牌的一个互动,只有用户愿意和你互动才代表他对你有认可,借助“网红”来做推广就是达到这样一个粉丝和品牌产生互动的目的。
    对于借助“网红”做营销,如果整体看“网红”也许很适合去帮助企业做一些品牌塑造的营销活动。但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次次跟“网红”的粉丝接触,这样可以更好地去做品牌的积累。现在“网红”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热门的期间,用“网红”做一些新的品牌活动和个人展示推广,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