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安全相当于开发“无形粮田”和再次增收

储粮安全相当于开发“无形粮田”和再次增收
本报记者 李及肃

 

    玉米收获后,一些农户将玉米在院内就地堆放,这种现象被称为“地趴粮”。这种“地趴粮”的储存方式,存在生霉、霉变、乃至坏粮风险。为减少玉米收获后的损失,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记者走访了我市农业专家,现提供以下玉米储存科普知识,供广大农民朋友借鉴。
    码长形趟。选择比较坚硬的场地,垫底20厘米以上,玉米穗的尾部朝外,尖端部分朝里,码三到四穗趟,码趟不能过宽,应该掌握1.2米至1.5米为宜(超过30%水分,最好码1.2米以内)。
    码圆柱形堆。垫底离地,玉米穗的尾部朝外,尖端部分朝里,按圆形码放,然后里面填充,堆不能过大,一般直径1至1.2米为好。
    上栈子。用向日葵秆、高粱秆或玉米秆打成帘子,然后竖起,做成圆形或长方形,里面填装玉米穗,栈子不能过大,直径最好不超过1.5米。
    吊棒子。将玉米扒皮,两棒以上相连,离地悬挂即可,单从降水方面优于其他各种储粮方法。
    搭建玉米楼子。采用钢材、木材搭建较为坚固,防鼠防雨雪效果较好的楼子进行离地保管,是目前安全储存玉米简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式。玉米楼子底部垫离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宽窄不应超过1.5米,高度以1.6米为宜,确保玉米楼子底部和整体通风良好。
    农户科学储粮仓。使用农户科学储粮仓储粮,无疑是最好的、较科学的储粮方法。目前,我市共有2000余农户购买安装了科学储粮仓,对农户储粮减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农户积极购买使用科学储粮仓。
    利用“粮食银行”储粮。“粮食银行”是粮食企业借鉴银行业经营模式,利用自身仓储经营条件,通过契约方式,在保障农民粮食所有权的前提下,实施代农户存储、烘干粮食,并将粮食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让渡给企业,农民可按约定提取粮食或兑换现金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粮食银行”有利于解决农户粮食庭院存储、降水难题,降低粮食霉变和储存损失损耗,实现粮食产后机会效益和增值收益。目前,我市有辽源中鑫储备粮有限公司、辽源宏兴储备粮有限公司、辽源市灯塔粮库、吉林景辉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中粮集团东丰粮食中转库五家粮食企业挂牌开办了“粮食银行”业务,望广大农民朋友给以关注,并积极踊跃到“粮食银行”办理粮食存取业务。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储粮,都要做到粮食离墙离地立体通风储存,并防止雨淋、雪埋。今年国家取消了临储收购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机制,由于可能存在惜售、观望心理,粮食在农民手中储存时间会相对延长。因此,请广大农民务必要认清形势,做好安全储粮、科学储粮工作,确保达到提质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