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鞋十八载 情趣在心头
本报记者 付晓娇
修鞋匠孙世忠在不足3平方米的修鞋棚里修鞋。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头儿;他,每次都会用热情的微笑和亲切的话语向居民们打招呼;他,就是在多寿小区修了18年鞋的孙世忠。
孙世忠今年62岁,和老伴儿都是退休工人,有一个孩子在外地工作,生活上没有什么负担。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年纪应该在家享福。可是,他却每天推着一个小“房车”,风雨无阻地在属于他自己的小空间里给别人修鞋。老孙说,干修鞋这个活儿完全是个人爱好所致。没成想,这个爱好竟成了他18年来的责任。老孙说,人哪,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不管做什么都要坚守住自己的岗位,不能耍心眼儿。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行业,别人信得过我,我就要对别人负责。就算是三九寒天,我也会坚持工作,我担心万一谁的鞋坏了,因为没有及时修补而受冻。老孙说,人生能有几个18年?而我用这18年为大家做了些有意义的事,真的值了。只要大家还需要我,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看着别人穿着自己修好的鞋,老孙的心里真叫一个“乐”!他说,现在我这么快乐,我又怎么能让这种“乐”消失呢?
老孙喜欢为大家服务,更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在老孙的小“房车”里,你会看见里面有一个很旧的二胡和一本手抄的乐谱。他说,人老了就要自己找乐子,不能因为老了就整天怨声载道。人活着,就要有活着的价值。我每天没活儿的时候就会拉拉二胡,练练嗓儿,老有所乐嘛,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老孙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每次有人到他那里修鞋,他都会和你谈天说地,从他的话语中你会发现这个不起眼儿的小老头懂得还真多。天凉了,他还会提醒你多加衣服,每次都会让你感觉心暖和和的。
也许在别人眼里“修鞋”是一个低级的工作,但是在老孙身上却可以感受到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