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辽源: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
吉林辽源: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新”
《经济日报》记者 李己平
辽源市因煤而兴,曾经的辉煌深深烙刻在市民的记忆中。但随着资源逐步枯竭,这座城市遭遇了发展阵痛。辽源痛定思痛,通过转型升级深耕厚植,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景象——
有“东方顿巴斯”煤田之称的吉林辽源煤矿风光不再,1911年起就使用的“西安竖井”井架因无煤可采失去用武之地……不过,这里并没有悲凉的气息。辽源市委书记吴兰来踏查了多趟,要在这里建辽源最大的工业旅游基地。这一设想已写进了辽源市的“十三五”规划中。
随着资源枯竭,2005年辽源市被国务院东北办确定为4个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十几年来,辽源通过奋力转型使城市旧貌换新颜。
一家三代人的辽矿情
今年47岁的刘志刚算是辽源矿务局的“中人”,上世纪90年代他从部队转业时分配到这里。“辽源矿务局曾经是响当当的老国企,不仅牌子亮、收入高,社会地位也不低。老爹是矿上的‘老人’,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月工资是39.5元,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今年72岁的老爷子还时常向子女忆起‘当年勇’。”
“到我们第二代时,辽矿已经有了走下坡路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资源渐少,不得不外出寻找新的合作区块,长春、内蒙古甚至贵州都有开发的矿井。”“四处打食”也就是解决个温饱,就是市场最好的前几年,因为采煤的规模有限,他们也没挣到大钱。
“离开辽矿之前,我的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元。”刘志刚回忆起来仍然悲伤。更困难的是,父亲、妹妹都在辽矿,全家一难皆难。
有人说,东北没有摆脱资源依赖。辽源煤少了,一度导致经济直线下滑。但辽源后来的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惯性。
吴兰对《经济日报》记者说,物质资源仅仅是发展的条件之一,在当下,创新发展成为潮流,也成为可能。辽源市的煤炭优势丧失了,在某种情况下是甩掉了资源依赖这个包袱,辽源人用创新的精神力量重新铸造辽源之魂,激发起创业激情,专心致志创新发展,让“坏事变成了好事”。
2001年,刘志刚从矿务局辞职,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2008年,这家房地产公司老板田中军转型做袜业,给了刘志刚一个翻身的机会。当时企业鼓励员工在辽源袜业园创业,政府也给予贷款支持,购买织袜机。正是有了这样的好机遇,我正式当上了老板,公司注册为安琪袜业。现在安琪袜业有50多台织袜机,年销售额在1600万元以上。刘志刚对他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刘志刚的儿子今年23岁,现在学习飞机维修。刘志刚说,“年轻人都喜欢闯一闯,要创造机会拓宽其视野,让他们超过我们这一代。”
刘志刚一家三代,是辽源市经济转型的缩影。近百年中,辽源煤炭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曾达80%;到2015年,煤炭对辽源经济的贡献率已不到2%。相反,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9.9%,高精铝、医药和纺织袜业成为蜚声国内的3个特色优势产业。
摆脱“资源”依赖后的再生
辽源的成长是被倒逼出来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必须学会 “无中能生有”“有中要生新”,就是对原有产业“拉长”“加宽”“加粗”“加细”。
到2015年时,辽源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两者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六成。
铝业最能体现辽源的无中生有。辽源不产1吨铝,却支撑起铝业的装备制造和精制铝产业。王民本来是搞装潢的小老板,后来加工铝合金零件,为某款电脑生产机壳,生产军工制品。现在他的公司生产高铁车体、生产油田钻井设备,所在的公司也从民营的辽源利源公司摇身变为股份制上市公司辽源利源精制,炙手可热。
王民的招法,是跟“老大哥”学。这个标杆企业就是2001年引进的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它是中国最大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材料专业化生产企业,共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了能够装配6500多辆铁路客车和14500辆城市轨道车的车体铝型材和车体大部件。
几年前,记者采访过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道他们的科技创新。可该公司董事长张汉鸿一直比较低调,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成果,连续多年都处在艰难的研发和测试之中。
今年初,记者再来位于辽源经济开发区的这家民营企业,突破技术障碍的张汉鸿终于打开话匣子。“我们是锂离子隔膜、普通锌锰电池隔膜国家标准起草企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高端湿法隔膜生产企业,是日本松下公司和韩国火箭公司的供应商。现在产销两旺,投产半年多已实现销售1亿多元。”张汉鸿有个深刻体会,“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在转型初期,为了就业需要,辽源市利用原有的小作坊做起棉袜,形成了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家田中君从房地产进入,办起袜业园,做平台。“这就犹如做糖葫芦中间的棍,能把糖稀、山楂等串起来。”到2015年,该园生产棉袜25亿双,实现产值65亿元。
企业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了辽源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持续动力。
曾经,辽源市领导把资源“枯竭”作为优势,是希望借此得到“政策扶持”,如今辽源市笑谈“枯竭”,是自信,是摆脱“资源”依赖后的再生。
“五大转型”带来重生
辽源市市长王立平到辽源时间不长,他总结这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质是二次创业,重点是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核心是构建新的经济支撑体系,目的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他们的转型不仅仅局限经济转型,而是全面的“五大转型”,即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生态转型。
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并举。辽源市在吉林省率先试点“智慧城市”,也是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据辽源市智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入驻的7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35亿元以上,对城市管理和民生改善正发生积极作用。在城市转型上,辽源着眼于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培育生成城市发展力、竞争力,实施了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应用项目。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专门提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出创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辽源市积极推进城市转型与生态转型协调发展。比如,金翼蛋品改造辽源市传统的养鸡产业,创新产品结构,将蛋黄、蛋清分离,制作高品质蛋白粉,产品供应国际食品加工企业。
辽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努力打造成吉林中南部的绿色保障区。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突出国家矿山湿地公园保护等工程,确保工业污染治理达标,围绕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市”,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发展的各环节可控、互动,是因为严格的规划。吴兰对记者说,“规划在辽源不是儿戏,包括我们对未来上什么项目都是一个一个调研后敲定的,并将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