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端午其中味?

谁解端午其中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来了。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过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但在今天,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节日的民间传统和礼俗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今,每年的端午节尽管表面上热闹依旧,但端午节的丰富内涵还是被现代人淡化和遗忘,甚至被异化成了消费或狂欢的假日。面对如今的端午节,不同群体的人各自又是怎样过的呢?

 

商家的端午节:
炒!赚钱的节日

 

    快到端午节的时候,超市里的粽子和街头小摊上的葫芦和五彩绳最吸引人眼球。“现在人会包粽子的很少,但节前超市里一定会摆出专门的柜台卖粽子,各种口味齐全,能让人患上‘选择困难症’。而端午节前一两天是最热闹的时候,长街上一溜儿的商家都围起‘绳墙’,在上面挂满大大小小、颜色鲜艳的葫芦,看着就特别‘招人儿稀罕’。”刚在步行街附近商店里挑了几款五彩绳的学生孙鹤说,端午节来临时,她觉得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摆摊卖端午节各种挂件的商业街。
    在实验小学一条街开商店的王老板说,每年他都会进一批香包和葫芦在店前用长绳挂起来卖,各种款式的葫芦、香包等挂件色彩缤纷吸引人眼球。因为整条街好几家都会这样卖,很多市民都知道这里摆摊的特多,招揽了不少客源,生意总是特别好。
    “要问哪儿的端午节氛围最浓?一定就是网络商城里的特卖活动了。嘉兴的粽子、精美的五彩绳、各式绣花香包,在商城里只要搜索端午,这些过节要准备的东西都能够找得到。”热衷于网购的李爽打开网络商城,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购物车里的商品。她说,早在离端午节还有一周多的时候,就已经买了好多过端午的“必需品”。其中,包括各种甜、咸口味的粽子,绣有花纹放着香草的荷包,还有给女儿买的五彩绳。
    李爽说,工作忙的人更喜欢在网上买东西,不仅方便而且还便宜,尤其是商家们会在各种节日里推出优惠活动。节日氛围被商家们炒得火爆,标上各种特价、打折、赠品等促销活动,诱惑着消费者赶紧“买、买、买”!可以说,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一些“洋节日”,还是电商们创造出来的“520”“双十一”等“新兴节日”,都被商家拿来当做赚钱的商机,浓浓的节日氛围被炒起来,再加上各种打折促销活动的宣传,乘着节日的东风可以狠狠赚上一笔。


“80后”“90后”的端午节:
传统节日时尚过

 

    端午节是个有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就在长辈们几十年不变的重复着这个节日传统的习俗时,“80后”“90后”的年轻人早已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个传统节日。也许,他们不会循规蹈矩,不只是吃粽子、采艾蒿、全家吃个团圆饭……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端午节,也赋予了端午节一个新的概念。
    有的人会给亲朋好友准备一些神秘礼物以示庆贺节日的到来。18岁的李可是我市某高中的高一学生。她知道这是一个传统节日,最期盼的就是放假一天。然后分别送爸爸、妈妈每人一个神秘礼物。因为只要是每逢节日,她都会给亲朋好友准备小礼物。
    为了让过节更有意义,有的年轻人则会选择亲手制作粽子,有的认为要通过节日多了解些民俗以及节日所承载的深刻内涵。23岁的孙静是个性格内向的宅女,喜欢网购和自己制作美食。因为喜欢吃粽子,所以也喜欢包粽子。今年,她就提前一个多月在网上买了10斤糯米和100个粽叶,准备在节日之前完成100个“私房”粽子的制作。24岁企业职员郁有天认为,传统节日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增加一些立体化的新民俗文化才会更有生机。26岁的顾盼盼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和父母回奶奶家。通过端午节,她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知道了“百善孝为先”。
    还有的年轻人则会选择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去做他们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情。31岁的宫勋是个和学生“称兄道弟”的职院老师。假期对于他来说就是和亲朋好友出门旅游的好机会,端午节也不例外。2015年他买了私家车,所以今年的端午节会带爸爸妈妈自驾游。33岁的董丽丽是微商行业中的佼佼者。工作中她是工作狂,但回到家,她就是个温柔贤惠的孙媳、儿媳、妻子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逢年过节她都会和奶奶、公公、婆婆以及叔公等家人一起过。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除了和家人吃饭之外,她还会带着一家老小去逛街、拍照、看电影……


青年人的端午节:
晒!放假的节日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都要被刷屏了,全都是各种晒,晒旅游风景的、晒恩爱的,还有晒家庭聚会的,一看就知道大伙儿玩得都挺嗨。年轻人过节,主要还是当假期过,平时上班都各忙各的,过节就等于放假,当然要好好放松一下了。”刚工作的职场新人小羽说,自己平时工作挺忙,了解资讯和与朋友交流的方式基本靠手机,没事儿发个微博、刷刷朋友圈,就能看到大家过节的时候都干了点儿啥。
    小羽说,端午节放假,自己准备“宅”在家里,先睡个天昏地暗,然后再和父母一起吃粽子、插艾蒿,就算过完了端午节。而她的朋友们过节的项目也挺多,通过她的朋友圈里大家发表的内容就能了解到,大部分人选择和她一样,像过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把端午节过成跟家人团聚的“团圆节”。也有一部分人闲不住,约上三五个好友利用小短假到周边旅游,看看风景、逛逛商场、吃吃玩玩,顺便再拍几张美美的自拍,把行程晒到网上跟大家分享。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在哪儿不是纪念呢,什么形式也不重要,只要传统节日的意义没丢就好。”不爱吃粽子的张城说,自己端午节就准备“大过”了,他和女友约好端午节放假期间去韩国旅游。女友说,想看看韩国的端午节跟中国的端午节有什么不同。张城说:“提起传统节日,吃占了主要地位,端午吃粽子、过年吃饺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可过节总不能只剩下了吃,传统节日代表的意义最重要。过节不仅仅是要过氛围,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与之相比,形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比起那些在网上和手机短信里,用复制、粘贴出来的节日祝福话语,自己还是宁可过一个自由自在的端午节。”


中老年人的端午节:
粽子里蕴含着暖暖的回忆

 

    54岁的李阿姨家住龙山区新兴社区,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对于思想传统、为人正直的她来说,每个传统节日都不能含糊。现在临近端午节,她又开始张罗着包粽子了。上等的粽叶,精选的糯米、大枣、葡萄干一样不少。李阿姨将事先泡好的粽叶和糯米端出来,将洗净的大枣、葡萄干和马莲绳备好,边包粽子边给记者讲述她童年的端午节和对粽子的特殊情感。
    李阿姨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生活物资相对匮乏,我们家姊妹5个,我是老大。平日里能吃饱饭就很满足了,粽子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过端午节吃粽子,那是遥不可及的奢望。那时候过端午节,基本上就是节日当天父母煮些鸡蛋,我和弟弟妹妹们每人分得2个。我通常都是吃一个,另一个则带到学校和同学‘顶蛋’。后来,国家改革开放了,我和弟弟妹妹们也都长大了,生活条件也好了,过端午节买粽子吃不再是奢望而是节日里重要的一项必须的内容。24岁结婚以后,我和邻居家的姐姐学会了包粽子。打那以后,我就每年都自己包粽子给婆家、娘家的亲人吃,这一包就是30年。我每年端午节都要包粽子,一来是感觉有节日气氛,二来也是填补我小时候吃不到粽子的‘遗憾’。后来,我还教会了我母亲和妹妹包粽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一起去市场挑选包粽子的原料,然后互相帮着包粽子。每次包粽子也都不知不觉聊到我们小时候的端午节。一家人在一起边包粽子边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会包出一串串承载着美好和希望的大粽子。以后,我会一直坚持每年端午节都包粽子。因为我想让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食品永久地传下去,也想让晚辈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活有多幸福。可是,现在多数的年轻人和小孩子都对粽子已经没有了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渴望和热情,对于过端午节也没有多少特别的感情。我们越来越老,我希望小孩子们不要忘记包粽子的方法,更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传统靠谁传承

 

    现在,对于传统节日很少有人为了真正的传承传统节日的内涵而过节,而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大吃大喝、休息游玩的节日。倘若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再热衷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将是一件可怕、可悲的事情。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忽视或忘却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意味着抛弃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那么,面对洋节大行其道,传统节日日益被人忽视的现实,大家又不得不发出“我们的传统靠谁传承?”的疑问。
    有人说,老年人熟悉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有感情,那么传承传统节日的重任应该交由老年人承担。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看到了老年人在社会存在中的独特优势,看到了老年人有其他年龄层次难以具有的有关传统节日知识的积累、经验积累和深厚阅历。老年相比于年轻人有如此的优势,理所当然要在传承传统节日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传统节日里,忙着张罗过节做传统吃喝的大多是老年人,按照传统仪式过节的大多是老年人,铭记千百年来老规矩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可是,人的寿命是有限度的,那些老年人终究会随时光渐渐老去。等这些老年人不在了,我们传统节日还会被人记起吗?那些承载我们传统节日的仪式后来人还会做吗?还想做吗?难道说我们的传统节日真的要随着老一代人的老去而消失吗?传统节日里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我们的传统节日绝不能丢弃,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并不断发扬光大。
    传承传统节日不仅要靠老年人,更要靠年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节日才会代代相传,永葆活力。传统节日终究是要靠年轻一代去传承的。若要让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传统节日的队伍中来,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节日,理解我们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因此,传承传统节日不能只注重形式,更应该把精髓教给年轻人,这就需要年长一辈如何去引导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如何规划长效政策给予支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刘红娇  王  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