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
劳模展示篇
丹心一片育桃李 开拓创新谱华章
——记市十九中学校长 闫 琴
闫琴,中共党员,现任辽源市十九中学校长。从教30余年,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为繁荣和发展辽源教育事业和辽源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市教育工作者的优秀典范。她曾先后获得国家教育改革优秀教师、国家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科研型名校长、省基础教育巾帼建功标兵、市劳动模范、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闫琴在任十九中学校长8年来,学校以发展教育思想为统领,以“双主体”教育理念为支撑,开拓创新、特色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日益高涨。先后荣获国家和谐校园优秀校、国家校本科研先进校、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素质教育百强创新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等殊荣百余项。学校还多次代表辽源教育分别迎接了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检查30余项,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为辽源教育增添了无限荣光。
闫琴是一名“团结务实”型的领导干部。她以务实的作风带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她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了“四项机制建设”抓师德提升、“六种培训模式”抓师能提升的方法策略,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多数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闫琴是一名“开拓创新”型的领导干部。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双主体”办学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中考成绩连年刷新历史纪录,创造辉煌,科研工作长足发展“双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获“十二五”省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她撰写的多篇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她探索实践的“学校运动会改革”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闫琴是一名“廉洁勤政”型的领导干部。她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身修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为了学校的发展,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了帮助师生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她认真思考、积极作为。成立了暖春基金会,打造了“暖春行动”扶困助学活动品牌,每学期学校都举办暖春助学活动,给需要帮助的师生送去关怀和温暖。截至目前,共筹集来自本校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善款189675元,资助困难师生489人。
闫琴用自己优秀的品行、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一曲教育工作者不平凡的乐章。
风雨彩虹 行稳致远
——记辽源联通通信技术工程师 陈 涛
1998年,全国各级城市的邮电局正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6月,正值“邮”“电”变革的前夜,毕业于吉林省邮电学校的陈涛进入辽源市邮电局营业科工作。在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经历了通信业改革的起起伏伏,陈涛换过多个部门、从事过多个工种,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通信技术工程师。
从邮电、电信、网通、联通一路走来,陈涛严于律己,热爱通信事业,在同事和领导中有较好的口碑。他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技术,服从工作安排,以过硬的技术、出色的业绩、勇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在2010年和2011年代表市公司在省公司的业务竞赛上获得三等奖和宽带专家称号; 2016年,陈涛荣获“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提到荣誉,陈涛只是淡淡一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荣誉背后他的付出。
2010年5月,陈涛作为有学历、懂技术的人才被选中调入现在的工作岗位。但在联通公司内部,技术与技术之间仍然隔着“行”。刚入门的时候,他对部门业务一窍不通,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经过刻苦学习,他很快掌握了大客户维护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并扎实、稳健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2014年11月,辽源联通在全地区拉开了“平安农村”工程建设的帷幕。到次年2月,整体工程竣工时,仍有156个点位没有正式开通。为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验收和公安局的使用,公司领导把这156个点位的开通工作交给了陈涛,并限定在一个月内完成。“平安农村”点位遍布辽源地区东丰、东辽两县近30个乡镇70个村屯,工作难度非常大。陈涛克服了所在班组人员少、日常障碍维修工作不能停的困难,与同事深入偏远的乡下对156个点位逐一排查。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不分昼夜,在同事们的配合下,提前5天完成了156个点位的排障工作,使整个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为公司争得了荣誉,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为此,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还特意写了表扬信送到联通公司。2015年5月,吉林银行向阳支行进行监控点位改造,为了不影响银行业务,陈涛和他班组的同事要等到银行下班后再进行调测,连续几天工作到凌晨2点。
陈涛只是辽源联通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淡定、平静的笑容,工作起来不分昼夜,也许这就是800名辽源联通人的缩影。陈涛说: “站在用户的角度,一切为用户着想”是我的座右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本岗,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在“互联网+”来临的时代,努力进取,做精彩联通人,为辽源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
——记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泵业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田友武
田友武199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努力学习,不断丰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气动、液压、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在2002年参加了吉林大学车辆工程硕士进修并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工作上,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业务,成果显著,先后获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五等奖1项、三等奖2项,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辽源市“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做出突出贡献工程技术人员称号、辽源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授予的优秀科技人才称号,在非标专业上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专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生存发展壮大。为配合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进度,确保新产品的试验数据要求,在时间短、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田友武设计完成各种壳体气密试验台,其采用先进的法国ATEQ气密检测仪进行检测,并且在水泵总成气密检测中开发出动态气密检测方式,提高了产品检测精度及检测效率;他还设计了水泵可靠性试验台、气泵出厂性能试验台、油泵出厂性能试验台、总分泵出厂性能试验台、气泵总成装配线、水泵装配皮带输送机、电动附加水泵性能试验台及可靠性试验台、轴承孔自动甩胶机等数十台非标试验设备,这些设备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质量保障,为新产品打入并占领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除完成新产品非标设备设计任务外,田友武还积极参加公司推行的质量成本“两改善”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技术专长,对多台现有试验设备及闲置设备进行改造、挖潜,通过改造系统、更换检测夹具满足新产品的试验要求,这样既清理了闲置设备,又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提高了原有设备的利用率,为公司节省资金460万元。
此外,他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试验技术,不断创新,研制成功机油泵干式性能试验台,并且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此项技术在国内是首创,并在一汽大众公司、奇瑞公司、华晨公司、水星公司、一汽解放公司的机油泵产品上得到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取消机油试验一项,几年来降低成本达1000万元以上,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清洁度指标,保持了公司产品质量及成本优势,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为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田友武同志在工作中一直发挥技术尖兵的作用,为公司提升工作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名深受领导、同事们喜爱和尊敬的优秀技术专家。
用奋斗书写人生赞歌
——记市东星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员 王云生
王云生今年45岁,现任辽源市东星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员。王云生是东辽县辽河源镇长治村村民,在1998年高考落榜后,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怀揣着梦想来到城市,在建筑工地当了名农民工。他吃苦耐劳,善于学习,很快掌握了木工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其它工种的施工技巧,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2006年,王云生进入辽源市东星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这是辽源地区目前唯一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由于他的勤学苦干,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受到公司领导的信任和重视,被任命为施工员。自担任施工员以来,他秉持公司“脚踏实地干事,结结实实盖楼”的核心思想,坚持贯彻“精工建造、精心施工,精益服务、精诚合作”的经营理念,陆续参建了辽源市龙山新城、仙城小区、阳光新城、山语城等10余项工程的施工。施工中,他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每道工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为公司赢得了社会信赖。
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他不忘家乡人民,利用施工员的岗位优势,带动和鼓励了大批的家乡农民加入到建筑施工队伍中,帮助他们勤劳致富,同时打造了一支全部由农民工组成的施工专业队伍。多年来,王云生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精工建造的理念,带领他的农民工施工队,不断努力,使之承建的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道风景,所承建的塌陷区改造工程仙城小区、塌陷区改造工程兴合小区在公司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一名,棚户区改造工程阳光新城在公司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一名。王云生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他的施工队伍成为了公司敢于承建工程难度大、敢于啃硬骨头的排头兵,成为公司先锋队伍之一。
王云生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同事家有困难他都解囊相助。工程忙的时候,他吃住在工地,几个月都不回家,每一天他都过得很充实,一有时间就写日记,从20岁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写了近10万字的日记,这里记录了他近20年的工作经历,有酸甜苦辣,而更多的是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他时刻牢记宗旨、不忘本,要为生他养他的家乡多做贡献。王云生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完善自我,在为企业赢得荣誉和信誉的同时,也被授予2014年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创新之路永无止境
——记吉林麦达斯员工 张 贺
张贺是从2002年起至今一直工作在吉林麦达斯的老员工,负责模具调修与车间管理等全面工作。
张贺进入麦达斯工作以来,随着公司轨道车辆型材的开发试制,到批量生产供货,在设备改进、节约能源、突破技术难关等方面为公司做出了较大贡献。车间氮化炉模具结束后,炉体降温周期长,耗费能源。在他建议的炉体改选及增加排风风机后,使炉体的降温时间由60小时降至38-40小时,每炉可节约氨气近50公斤,并提高了氮化炉的利用率。
随着生产的稳步发展,张贺在身边极为平常的工作中厉行节约,提高生产效率。模具下机后,他要求将模具后端面的型材割掉后再去碱洗,这样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废铝13-15吨,水、电、碱等能源消耗也随之大幅降低。此方法运行一年后得到了公司认可,并为生产现场增加了锯床等设备,增加了切割速度与效率。
在模具调整专业方面,随着宽大断面车辆型材精度的不断提升,张贺在模具设计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并被利用到生产中。模具开模壁厚随着模具弹性变形的阶梯状变化而产生变化,宽展模具上模两端主桥沉桥方式的大胆尝试,前者显著提高了模具上机合格率,节约了试模费用,后者方式上的创新为宽断面型材挤压生产两端供料不足问题的改进,做出了探索性、突破性的进步。
在突破技术难关中,他发明了管材内腔氮冷的工艺方法,采用成功后为公司管材产品的内表面质量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同行业无法竞比的高度。此项技术系国内同行业首创,得到了公司总经理的表彰与多次表扬。张贺个人也获得了厂内、省市各种荣誉称号:2006年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2008年获辽源市杰出能工巧匠称号、辽源市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称号、吉林省岗位创新能手称号;2009年获辽源市劳动模范称号。
时代在不断前进,公司在高速发展,轨道车辆型材供货由国内已经走向国际市场,更高的标准,更精的要求,随着欧洲客户纷沓而至,更尖端的产品目标,更快的供货周期,决定着麦达斯的诚信与发展,使张贺在模具专业调整岗位上要更加精细严谨,并将一如既往地辛勤努力工作,积极为公司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名成功的特检行业带头人
——记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主任 赵庆华
今年41岁的赵庆华是一名中共党员,他善于学习,思想开阔,积极改革,勇于创新。2011年7月担任辽源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主任以来,带领特检中心领导班子和检验技术团队紧紧围绕“客观公正、严谨务实、创新发展、树立品牌”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服务辽源经济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为我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优抚单位减免各项收费累计300余万元。带领团队在困难中谋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本着尊重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发扬工匠精神,在检验中心财务最紧张的时期仍然加大人员培训和检验仪器设备经费的投入,各类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证持证数量增加近95%。其中,持有国家级检验师和高级无损人员检测资格证43个,人均持证比例位居全省首位。中心现为国家甲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2012年,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取得无损检测资格的综合性检验机构,目前也是我省唯一拥有无损检测和长输(油气)管道检验资格的综合性检验机构。我省仅有的两个省级特种设备检验技术平台即吉林省塔式起重机监督检验中心和吉林省压力管道监督检验中心也先后于2012年和2016年落户辽源特检中心,为中心“走出去”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业务基础。4年来,以长输(油气)管道和无损检测两项优势项目为突破口,业务遍及东北三省10多个地区,先后与中石化、中石油、华润燃气集团等2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在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获得了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累计实现地区外检验收入1200余万元。在国家政策调整,检验检测项目放权萎缩的情况下,特检中心检验收入不断提高,由2010年的500余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100余万元,固定资产增值近200%。
4年来,该中心的各项工作多次获得国家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2012年荣获全国质监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窗口”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目前也是我省唯一获得过此项殊荣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2015年和2016年,该中心先后两次荣获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2016年个人荣获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本版稿件由 市总工会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