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经济“财富”充分涌流

让民营经济“财富”充分涌流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激活民间投资、推动全民创业的治本之策,也是深化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推进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集中力量解决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到2015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1亿元,是“十一五”的2.58倍。民营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占全市GDP比重达57.8%,位居全省前列;民营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体,向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明显,民营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1.8%;本土企业家已成为辽源发展的主体力量,利源精制、麦达斯铝业、金翼蛋品、东北袜业园等骨干企业实现集群集聚、抱团发展。
    当前,辽源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务实的举措、坚定的决心,毫不动摇地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实现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就要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落户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要继续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减法”和“除法”,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依法享受的政策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公平公正。要坚持亲商、安商、富商,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强化对投资者的保护,加强发展软环境治理,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引导企业家增强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注重集聚民营企业家智慧力量,为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实现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就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集群集聚的产业发展环境。要引导投资和项目向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和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集中,推动优势产业加快规模扩张。要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继续抓好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促进优势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要重点推广东北袜业园模式,加快发展专业特色产业园区。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实现抱团发展。要致力于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积极推动政银企对接合作,建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多方引进社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融资。
    实现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就要强化政策激励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精准服务环境。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落实精准服务措施,重点在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方面,制定出台含金量比较高的扶持政策。要彻底破除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弹簧门”,强力推动政策落地。目前,我市已成立辽源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入驻融资、管理咨询、财税、法律、信息服务等33家单位,在创业服务、人才培训、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要不断适应民营企业发展新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继续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发展一批小微创业园、标准厂房、众创中心,推动小微企业生成发展。目前,我市已经建设省级孵化基地16个,东北袜业园被确认为全国首批创业孵化基地,现已吸引810户企业入驻,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等4户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众创空间。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企业创新发展平台。目前,我市已建立了4个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9个各类研发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