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春色是今年
欢喜春色是今年
——我市备春耕各项工作起点高、标准高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谷雨种大田。
“按照省农委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今年我市调减籽粒玉米5万亩(东丰3万亩、东辽2万亩),已经将指标分解落实到位。全市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3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348.8万亩,玉米和水稻面积分别为309.1万亩和34.3万亩。”市农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入春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狠抓备春耕各项工作落实,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了备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备春耕生产工作扎实开展
强化组织推动。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东丰县二龙山乡永合村、东辽县建安镇忠实村和革新村调研,对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落实备春耕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市、县(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屯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并建立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备春耕重要农时节点,组织农业、气象、种子、植保等专家会诊,分析研判今年气候特点和备耕形势,落实科学播种、防治病虫害、预防春旱等措施办法,确保粮食生产起好步、开好头。
强化备耕准备。农业部门和农资经销单位提前准备,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调运和储备,保证农资品种齐全、货源充足,稳定了市场价格。今年,全市计划用种5500吨,底化肥计划17.2万吨,目前,农资已经到户,并完成了13.4万台农机具检修工作。同时,加强资金筹集,当前每亩春耕资金成本230元左右,现在农民自筹资金75850万元,银行贷款17800万元,累计筹集资金93650万元,完全可以保证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
强化科技培训。从去年冬季开始,我市全面开展了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农技人员逐村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做到集中培训与实地观摩、专家授课与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现场指导与热线服务“三个结合”,累计完成培训20万人次。与此同时,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严格把住基地认定、培训内容、审核验收等关键环节,已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1650人,落实培训补助资金285万元。其中,市本级400人,补助资金60万元。
强化农资监管。严格落实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行动,集中打击制假、售假和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农资经营单位423家,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取消非法广告22处,没收虚假宣传单和宣传画1200余张,对155户登记备案种子经营业户全部检查到位,涉及农作物种子近100个品种。此外,还组织专业小分队,进行入户倒查,目前倒查农户635户,通过专项治理与经常性监管结合,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
加快我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
深入调查研究。在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的情况下,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到东辽县凌云乡元德养驴基地、富安村韭菜种植基地,安恕镇柞蚕良种繁育中心和东辽县白泉镇树安村实地调研,针对农民提出的种点啥、养点啥、干点啥等问题,明确指示县(区)政府及农业部门,要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及专用玉米等作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专家要跟踪服务,强化技术指导;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加强产销衔接;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市农委组织农业专家,深入部分种养大户、牧业小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讨论,经调查摸底、测算论证,编写下发了《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手册》,着力发挥效益、市场、前景、政策和能力5个导向作用,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宣传培训。开展乡村干部培训。乡村干部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和带头人,为引导他们更好地领会、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尽快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农民群众中。2月23日,我市邀请了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专家王忠海,对30个乡(镇)、518个村主要负责人和市、县(区)政府涉农部门干部739人作专题辅导。开展农民培训。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请农技人员讲、乡村干部讲、致富能手讲、域内外专家讲。同时,建立微信群、QQ群,互相交流,提高培训效果。累计举办高效农业技术、食用菌栽培、畜禽养殖、农机操作与维修、草编工艺等培训班210期,培训农民约2万人次,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保障。
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东丰县调减的玉米面积,改种食用菌、果树、西瓜和香瓜、豆类等作物;东辽县调减玉米面积,改种花卉、杂粮、水稻、甜玉米、蔬菜和中药材等作物。今年,我市将积极抓好青贮玉米、苜蓿草和榛子、黑果花楸、藜麦等作物种植试点。突出发展食用菌产业。市领导带队到北京中国食用菌协会、湖北随州学习考察,组建了辽源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和远征菌业研究所,培育了佰盛源、正旭食用菌等龙头企业和夏兴、睿康等食用菌加工项目,东丰县还拿出500万元,对农户按菌棒进行补贴,全市形成了从菌种研发、种植、加工、菌包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食用菌产量成倍增长,已经突破1500万袋,菌棒和鲜品已经出口到韩国。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新改扩建了一批棚膜蔬菜项目,市农科院设施蔬菜园、东丰县聚鲜园、东辽县德忠温室蔬菜园等棚室经济快速发展,棚室蔬菜发展到2.6万亩,促进了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地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
典型示范带动。通过土地流转,争取政策扶持,培育农业项目,发展农业园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市已建设了东丰县东丰镇仁义生态农业园、东辽县金洲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00个农业园区和基地。
今年,我市将重点建设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致力于将其5.7万亩耕地,建成样板工程,引领全市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有机水稻、有机果蔬、有机经济林、有机饲草、有机食用菌、生态旅游和农产品加工7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