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路上

——龙山区志愿服务工作侧记


    龙山区2012年成立龙山区志愿者协会,全区有1个协会,5个分会,志愿者服务队24个,参与人数已达2万人。为弘扬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励更多更广泛领域的青年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去,为社会全面发展添砖加瓦,龙山区推出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区妇联的组织号召下成立的“巾帼”志愿服务组织,以多个方面的分支开展各项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贫困妇女、关爱问题儿童、挽救危机家庭……志愿服务的光芒始终闪耀。团区委成立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挥对青年的引领作用,以应急志愿者行动为重点,持续推进志愿者队伍体系建设。更深刻而有力的印记是现在依旧燃烧自己,点燃星星之火的龙山区“五老”群体,他们倾尽所有,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龙山区,一个挥洒着青春热血稳步前行的中心城区,正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带有炽热的爱心去打造首善之区、和谐之区。志愿者队伍,将一直在路上,步履坚定,从不停歇……

    妇女之家 关爱之巢
    ——龙山区妇联巾帼志愿者为妇女朋友建设幸福港湾
    2010年,龙山区妇联成立“阳光家庭”服务中心,以“倾听呼声、真情相助、你我携手、助人自助”为服务宗旨,力求能帮助有需要的妇女解决妇女维权问题、婚姻问题、创业就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健康教育问题,并以5类“巾帼”志愿服务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青少年的“知识大餐”
    为了能让青少年更加全面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民族美德,2014年初,龙山区妇联开办了第一期“国学经典诵读班”,在正月初五至初十,以冬令营的形式开展了为期6天的青少年学习班。由来自辽源市第五中学、辽源市第一中学、一实验小学等50余名老师作为志愿者免费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经典、书法、音乐、美术、演讲等知识,并结合团队合作的益智游戏让青少年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珍贵的传统文化。现在,“国学经典诵读班”的学生已有100余人,固定参加的学生90余人,课时也从过去的每周六一节变成了每周六、周日两节课,开办以来,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心地品尝着这“知识盛宴”。
    爱心关怀志愿服务——
    贫困妇女的“贴心暖炉”
    “我替我儿子谢谢你们了!”贫困妇女野香云紧握着龙山区志愿者潘晓光的手说道。平时靠捡破烂儿维持生计的她,生活极其困苦,还得供养上高三的儿子。了解了野香云的贫困情况后,龙山区妇联以及潘晓光等3名爱心志愿者为她送去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并为她的儿子精心挑选了一双运动鞋。野香云是龙山区妇联长期关注的贫困妇女,这次送爱心也是区妇联“关爱贫困妇女”行动的一个缩影。从2014年开始,一个叫刘晓瑜的孩子牵动着志愿者们的心,为了帮助这位贫困家庭的小姑娘,妇联组织志愿者先后送去生活用品,还资助其进入了市工商学校,为孩子的未来敞开了一扇大门。来自企业以及社会的100余名爱心人士组成了爱心关怀志愿者团队,在为像刘晓瑜一样的贫困学生、妇女提供生活所需物品外,还为他们尽可能地寻找工作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婚姻调适志愿服务——
    家庭主妇们的“家庭指南”
    为了能进一步为妇女同志们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龙山区妇联想方设法聘请资深的老师为妇女开展讲座、进行培训。去年3月4日,龙山区妇联邀请市妇婴医院心理治疗师杨淑香为妇女朋友们举办了一场以“和谐婚姻 幸福生活”为主题的讲座,杨淑香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从当代婚姻现状、女性在婚姻中学会成长、调整情绪,营造幸福婚姻生活三大方面讲解了如何合理看待婚姻中的误区,助力妇女朋友们拥有幸福婚姻和快乐生活。
    此外,龙山区妇联成立的“阳光家庭”服务中心还提供妇女维权志愿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拉横幅、发传单、送书籍、放光碟、现场咨询,一个个热情高涨的志愿服务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妇女朋友们的“免费咨询师”。

    携子之手 助你高飞
    ——龙山团区委青年志愿者服务稳步前行

    龙山区青年志愿者行动始于1993年。2009年,龙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几年来,团区委始终坚持一手抓活动项目,一手抓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区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主动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广泛开展了以卫生创建、扶贫帮困、敬老助残、便民服务、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到2015年,全区组建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5支,从最初的40余人发展壮大成今天的注册志愿者近1800余人,累计有千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全区的各种重大活动、优质服务进社区、志愿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成立了“吉青红领巾之家”“红领巾爱心书屋”“乐龄之家”“共青团周末文化驿站”等多个青少年活动阵地。
    爱心助学
    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哥哥、姐姐,谢谢你们,我终于能继续上学了。”新兴社区贫困学生王晓雨手里拿着志愿者捐助的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在说着感谢的话。从2014年12月份,团区委在了解到贫困学生王晓雨(化名)的情况后,便将王晓雨(化名)列入了“阳光行动”活动的帮扶名单,开展了一系列的捐资助学、心理辅导等志愿帮扶。现在,通过“阳光助学”活动帮扶的孩子已累计达到130余人。在关爱贫困学子的同时,团区委也将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列入了关爱的范围,从2012年开始,团区委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专项活动,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让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免费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文化生活,团区委于2014年成立了“青年周末文化驿站”,定期为农民工子女免费播放教育课程,并定期组织文艺志愿者下乡,开展乡村学校第二课堂,丰富农村儿童的课余生活。深化“圆梦微心愿”“圆梦大学”“大手牵小学”等品牌活动的开展,协调联系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和青联、青企协成员,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为我区的农民工子女完成圆梦微心愿和筹集助学金,不断推动我区志愿服务公益事业新发展。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冬衣捐赠”活动、“圆梦助学”活动等一系列的爱心帮扶活动。
    敬老爱老
    让老人绽放最美“夕阳红”
    吃着热乎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歌舞,映着脸上的微笑,这一刻老人们似乎都年轻十岁,2015年3月4日,在第17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龙山区的40余名青年志愿者又来到了寿山镇福利院,紧锣密鼓地忙碌开了,这已经是他们在这渡过的第6个志愿者服务日了,青年志愿者小馗说,这已经是她第3次参加团区委组织的“敬老爱老送温暖”活动了。为了让老人过一个特殊的正月十五,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志愿者们早在半月前就开始精心准备,就等这一天为这里的40余名孤寡老人送上一台内容丰富的慰问演出。这次的活动不仅仅给生活在那里的孤寡老人送去了精神食粮,大伙还特意为老人购买了香皂、毛巾、洗发水、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还带了蔬菜、肉和面,准备给老人们包上一顿好吃的水饺。2013年,团区委成立了首个龙山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乐龄之家”,并组织了70名青年志愿者为“乐龄之家”的百位老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志愿者们还为老人理发。像这样的敬老爱老精神,团区委一直热情地坚持着,并建立社区志愿者“一帮一”百位空巢老人结队志愿服务活动,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安排至少一名志愿者定期照看、帮助解决生活苦难问题。
    爱我家园
    让“首善之区”闪烁璀璨光芒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小家庭的温暖港湾,更是城市、社会这个大家庭的辛勤守护者。每年3月份,团区委以“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在全区各地举行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广大群众提供义医义诊、家电维修、政策法规咨询、家居设计、书籍推介等服务。在几次大的洪涝灾害面前,更是有上万名的青年志愿者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围绕环保教育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以劳动、交流、学习为主题,以各基层团组织牵头开展志愿服务绿色行动营,建设绿色行动基地,集中组织青年在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作用,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与环保意识。

    夕阳甚好 霞光满天
    ——龙山区“五老”群体志愿服务引领向前

    他们是一抹温暖斜阳,忠诚于党,用余晖驱散开下一代成长路上的彷徨;他们是一排巨浪,敢于担当,支撑起无数困难家庭对未来的梦想;他们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用无私奉献的臂膀环抱龙山沃土上每一处需要温暖的脊梁。这就是辽源市龙山区的“五老”队伍,以“退休不离岗、人老志益坚”的情怀不懈追求,他们站在城市的“圆心”,不断延伸“爱的半径”,只为能早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
    老当益壮
    “五老”队伍做大做强
    “五老”群体如今已成为龙山区的“新名片”。在辽源市龙山区2073名“五老”人员中,200余名“五老”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关工委、各级文明委及组织部门的表彰。在开展争创“五好”基层关工委活动中,龙山区投放了大量精力,特别是紧紧抓住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区域规划整改、村级“两委”班子换届、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等各种有利时机,主动与各乡镇、社区、区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分层次、分批次配齐配强2个乡镇、17个社区、25个村、区教育局及其所属10所小学关工委领导班子。集中主要精力选配好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只有选准一个人,才能走活一盘棋,带动一群人。在同基层党政领导一起逐个乡镇、逐个社区地物色合适人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龙山区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等当中遴选出20名德高望重,有组织领导能力、有群众基础、有奉献精神、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担任乡镇、社区和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真正做到了好中选优,切实保证了个个过硬,并足额配备所有基层关工委班子成员。
    余晖绽放
    “五老”平台延伸扩张
    根据广大“五老”的不同专长和关心下一代现实需要,把他们组织引导到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网吧监管、社区矫正、帮教转化、助学帮困等七大工作平台和180多个社区管理网格之中,使他们各就各位,各展所长。把社区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实际开展调查,逐个社区摸清楚基础情况和有利条件,并同各社区关工委一起,逐个社区具体地谋划创品牌项目。在17个社区确定出17个各具特色的创品牌项目。北寿社区“任桂梅爱心工作室”就是其中的一个先进典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发展会员200余名,现筹集善款26万余元,长期跟踪资助的特困学生已经达到53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声誉。现17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爱心工作室,比如福镇社区迟东岩建立了“校外教育工作室”,向阳社区李淑杰成立了“三进门”关爱工作室等。这些创品牌项目,凝聚和带动了一大批“五老”人员,为他们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搭建了有效平台。目前,龙山区“好人榜”153人,其中“五老”就占107人。
    爱心传扬
    “五老”品牌逐步打响
    2015年,在经过深入挖掘、宣传“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的基础上,我们创新的在全区复制了“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的模式,在全区16个社区中进行了推广,现在我区已形成了以任桂梅、迟东岩、李淑杰、巢景云、赵文彬等为代表的“五老”品牌,并以此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抓手,在全区各单位、部门大力推广,弘扬“五老”精神。仅去年一年,各爱心工作室开展活动256次,教育青少年人数近2万余人,通过协调和“五老”直接捐助资金达到340910元。我区“五老”群体先后被选树为“感动吉林”、“感动辽源”特别奖,“五老”爱心团队被评为“2015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市委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真诚关爱青少年成长,想出各种办法开展思想道德教育,69岁在关工委岗位光荣入党的老街道干部巢景云;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创造条件成立“四点半钟学校”的老教师洪秀琴;带领“五老”建立“爱心圆梦工作站”,实现青少年零辍学、零待业、零上访、零犯罪社区的老企业干部王淑珍;成立“爱心教育家园”,坚持不懈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和科技教育的老劳模赵文彬等等。他们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从2014年的“六进社区”到2015年的“七进社区”,在龙山区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区司法、科协、科技、卫计、妇联、民政、安监七个单位联合行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深入17个社区开展的“弘扬雷锋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将继续开展。“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龙山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龙山区“五老”群体当选为“感动吉林”2015年度人物

社区志愿者“重阳节”奉献爱心文艺表演

发扬“五老”精神,共建“首善之区”

法律援助工作者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

团区委青年志愿者为寿山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包饺子

妇联表彰“最美家庭”,传递社会正能量


    本版稿件由 吴海波 孙思萌付  瑶 陈  健 提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