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新闻媒体办成辽源最开放的窗口 最亮丽的风景 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市委书记吴兰到市直新闻单位调研时强调
要把新闻媒体办成辽源最开放的窗口 最亮丽的风景 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3月25日,市委书记吴兰深入辽源日报社、辽源广播电视台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一线新闻工作者。图为吴兰在辽源日报社观看《辽源日报》发展历程文图、报样资料。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报讯(记者 李艳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5日上午,市委书记吴兰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立新陪同下,深入辽源日报社、辽源广播电视台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一线新闻工作者,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作重要讲话。吴兰强调,各级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法治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把媒体办成辽源最开放的窗口,最亮丽的风景,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吴兰来到辽源日报社采编平台和“吉D微风”微信平台,详细了解了《辽源日报》的稿件审阅、编、校、录制、印刷、网上发布、发行流程和“吉D微风”微信平台的运行情况,了解了《辽源日报》从小报变大报、从黑白到全彩的“成长”过程,充分肯定了《辽源日报》为宣传展示辽源经济社会发展、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等诸多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吴兰指出,党报事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报社广大干部职工要不改初衷,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阵地作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辽源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辽源广播电视台,吴兰深入电视节目播出监控大厅、“说事”栏目演播室等工作平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辽源新闻制作情况和各栏目的运行情况。吴兰指出,辽源广播电视台近年来打造出了一批优秀品牌栏目,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百姓的喜爱。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传播平台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出更多特色精品,更好地展示辽源形象。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吴兰听取了辽源日报社、辽源广播电视台工作情况汇报,与部分编辑、记者代表进行了座谈。刘立新主持座谈会。
    吴兰指出,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处于意识形态前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全市新闻单位在宣传报道上注重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传播好声音,打好主动仗,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辽源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在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民生方面;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辽源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吴兰强调,各级新闻媒体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站在党性的立场发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眼全局,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正面宣传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讲好辽源故事,画好辽源正面的“全身像”,为辽源转型发展鼓足劲、增信心。要坚持镜头向下,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当好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挖掘新鲜素材,掌握第一手材料,多用事实说话、多让群众说话、多让典型说话,不断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切实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严格依法、依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廉洁从业,遵守职业操守。要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为创业干事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刘立新要求,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吴兰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树立起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服从、服务于辽源转型发展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为辽源“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