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之外,你还坚守道德吗?

    习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经济的发展引发价值观的转变。逐利的观念产生见利忘义的现象、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摧毁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信任、破坏社会的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这种变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
    本报策划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旨在探讨现今部分人的逐利心态和其“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重新审视过往行为,填补心灵漏洞,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监督之外,你还坚守道德吗?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法国巴黎街头,两名富商为一件奢侈品大打出手;在城市垃圾桶旁,两名乞丐为争一个矿泉水瓶头破血流。在地位和财富上,富商与乞丐相差悬殊;在精神上,这两名富商与两名乞丐同样贫瘠。
    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充裕起来了。但是,一个人的进步含义不是穿上昂贵的品牌装,也不是天天吃燕窝鱼翅,高人一等。因为一个穿着奢侈却随地丢垃圾的人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的,一个手握重权却道德败坏的人依然是社会渣滓。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和值得被人尊重,是这个人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律能力。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而诱惑能使人失去自我,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掉入陷阱。而找到自我、表里如一、固守做人的原则,才能守住心灵的防线,不被诱惑召引。如此,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生活得安心自在。

利欲熏心则成无良饭店

    食品安全一直掌握着人们舌尖上的健康。近年来,一些商家由于利益的驱使和道德的萎靡,令一些黑作坊、黑饭店逐渐浮出水面,一位长期在饭店打工的服务员,讲诉了他在一家农家院打工时所看到的“黑幕”。
    刘小宝(化名)28岁,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19岁就出来打工,干得最多的就是餐厅服务员。两年前,他经朋友介绍辗转到了一家农家院做服务员,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竟然是一家黑心饭店。刘小宝说:“要不是我亲眼看见,真的想不到这家饭店做得菜这么脏,每次上菜都让我的良心很不安。”刘小宝自爆内幕称,在他上班的这段期间,这家农家院几乎不讲究什么卫生,一盆水洗数百个碗,洗菜只是过水一下,卤汁一年换一次,过期食品、变质肉类则用爆炒或糖醋压味,炒菜全用低质油。以清洗青菜为例,这家饭店的洗菜阿姨都是把水池灌满水后,将青菜往池子一丢、就捞出来,然后再放另一种青菜,等洗完所有青菜后,那池水的颜色就变成黑色了,而且只有青菜才“过水”,白菜、卷心菜、木耳等都不洗。洗碗也是,第一个池子装水跟洗洁精,三四百个碗盘用抹布随便一擦,就送到清水池过水,最后清水池都变成油黄色。
    刘小宝表示,这家饭店最有名的菜就是卤味,但是看似香浓的卤汁,因一桶原料要价300多元人民币,成本高,所以这家店的老板一年才换一次卤汁,刘小宝心有余悸地回忆说:“有天早上,卤水烧开后,我就看见一个黑色东西浮上来,以为是药材包,后来用勺子捞出来,才发现是老鼠,而当时老板却像看不见似的,将冰冻的鸡腿扔了进去。从那以后我们饭店的卤味我再也不吃了。”
    除此之外,刘小宝还指出,厨房的白切鸡都是事先做好放在冰箱里,白切鸡在夏天很容易变质,7天左右就会散发异味,这时老板就会偷偷的让厨师利用爆炒、糖醋等手段将臭味掩盖,将变味的白切鸡加辣椒炒,做成重口味的宫爆鸡丁,臭肉是先冲水再泡醋,最后煮烂或是炸熟,然后做成糖醋肉。不但如此,老板为节省成本,还总是用回锅油,那油都是重复利用好多次的,直到出现恶心的黑色,然后再用来炒菜,所以有时候炒的菜,看上去都黑黑的。说到这刘小宝很是气愤,他表示,这家店的老板总是把客人能看到的地方收拾的干干净净,背地里却为了减少成本在顾客的食物里动手脚。为此刘小宝每次上菜,心里都很不舒服,感觉对不住来这里吃饭的客人,现在他已经不在那工作了,他觉得钱挣多挣少是一方面,最主要心里得踏实。
    饭店的服务员都不吃自己店里的菜,饭店的老板却堂而皇之地将这些腐坏变质的食物送到顾客的餐桌以次充好,即使有关部门对其查处,他换个地方还能开。所以出现这样的“黑店”,不仅仅是因为利益的驱使和监管的乏力,更主要的是源于个人道德的沦陷。如果一位普通餐饮工作者,能够时时刻刻将食品安全放到最高位置,表里如一地用良心去坚守,用自觉和坦荡做经营的信念,我们的《食品安全法》也就能得到积极的落实,广大消费者自然也会对餐饮企业放宽心,即使没有人监管,这样的“黑店”也会消声灭迹。

无人监督也不能恣意妄为

    俗语有云,一滴水无论你看没看到它,它都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亦可反映出夜晚的黑暗。同样的,在没有人的时候,我们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也会真实体现出我们的文明程度。
    曾看到过这样一幕“乱扔垃圾”一对年轻人在公园的椅子上边吃零食,边聊天。待他们吃完后便开始左顾右盼,瞅瞅了旁边没什么人,突然他们把吃完的果皮,垃圾一股脑统统扔到了地上。就在这时女子发现道对面有一位老人正朝他们走来,并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女子就连忙催促身边的男性朋友说:“那位老人正看着我们,走吧!”于是,这对年轻人迅速起身准备离开,但他们刚起来,就听到后面传来一声“等一下”。这对年轻人瞬间满脸尴尬,无奈转了转身朝那位老人望去。只见那位老人慢慢地弯下腰把他们刚扔在地面上的垃圾装在了胶带里,轻声地说:“请把你们的果皮扔进垃圾桶里!”这个年轻人一听,顿时口塞无力反驳,只能面红耳赤地捡起了地上的垃圾。明显看出,这对年轻人在是觉得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将垃圾随手扔了一地,如果那位好心的老人没有出现,那他们就直接走了。
    在我们生活的周边,这种“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都可能遇到过,一些人往往都是贪图方便,以为没有人会看到就不算什么,然而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高低,是不分人前人后的,更不在于有没有人监管。对于这种现象,交警陈晓也讲诉了他的经历,一天傍晚,他发现有一名穿黑衣的男子独自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公然地闯过红灯,并加速冲了过去,陈晓看见就立马拦了下来,并上前盘问:“你没看到红灯吗?”“有啊!”这名男子回答。“那你怎么还闯红灯啊?”程晓又问。没想到这名男子竟回答说:“因为我没有看到你呀!”
    这样的回答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这种“因为我没有看到你呀”将他自己闯红灯的心理如实地表达出来了,遵守交通规则,本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而且它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其他的行人。可是,有些人就和这名司机一样,怀揣着不被交警发现就“没有事”的侥幸心理,但是这种心理一旦扩散,久而久之,遵守规则就变成做给交警看的一种行为了,如果没有别人的监督和被惩罚的危险就谁也不会做了。所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还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这才是正道。

“职业保姆”缘何成为“职业杀手”

    2015年12月24日,《广州日报》率先披露涉嫌以肉汤下毒、尼龙绳勒脖子等方式杀害8名雇主的毒保姆何天带在广州市中院受审,引起全国轰动。几日过后,受害家属、何天带的亲人、辩护律师,还原出“毒保姆”何天带的身世、性格以及毒杀手段。
    该保姆承认其为了一己私利图财害命,在一年半之内连续杀死十几个老人,想来不寒而栗,令人发指。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她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地十分冷漠、无所谓。“毒保姆”的新闻一出,很多老年朋友和正在为家中老人寻找保姆的子女胆战心惊。许多人表示:”老人保姆不能随便找。可是老人保姆本来就难找,这样的事件更让寻找合适的老人保姆难上加难!“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何天带会在雇主不在的时候,对老人痛下杀手,并将他人生命看得如此之轻,究其原因离不开她自身道德的沦丧,以及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欲望的自控。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财是生存的基础,但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更不应该丧失自律,为钱财做伤天害理、违法的事情。人身难得,人生短短数十载,难道不应该去做有意义提升生命层次的事情吗?
    其实,在任何的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不仅直接关系到职业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而且直接体现了一定社会的道德风尚,历来是衡量一定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指标。保姆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故,甚至于犯罪活动,都与保姆素质低下、缺失职业道德有关。由于保姆从业者良莠不齐,使许多人一提起保姆,往往就和贪心、失窃甚至欺辱老人、诱骗小孩等极端现象联系起来。对保姆的信任危机,令人产生既“渴求”又“恐惧”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下,人们急切盼望建立起保姆的职业道德,保姆职业道德的建立是一项综合工程,除了社会要提供有效的职业素质培训教育,同时更离不开保姆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其自律的能力。

如此放纵定然自食恶果

    大家一定都知道2013年被国内各种媒体,甚至还被国外的一些重要媒体热点报道的“李天一事件”。李天一,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李父和李母都是我国著名歌唱演员;从小就读名校,接受良好教育,求学期间,获奖无数。4岁时,更是成为我国年龄最小的申奥形象大使。但是,光鲜亮丽的外表却无法掩饰李天一自身严重的不足。他无视法纪,缺乏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屡次触犯法律。他因为恣意打伤他人,被收容教养一年。出来后,又不思悔改,酿成大祸。
    李天一是缺乏自律的典型代表,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用正确的原则与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是放纵自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轻则影响自己,重则危害社会。
    自律,就是对自己能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并遵照这些要求严格约束自己。有自律的人,非常爱惜自己的形象,懂得并不断努力塑造自己的外在、内在的美好形象;有自律的人,勇于自省,能够经常冷静的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白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自律的人,善于自我控制自己,能够对自己进行监督,不能够做的事情坚决不会去做。
    自律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是衡量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道德是否高尚的重要标准。我们应该从生活的小处着手、从点滴之处严格要求自己。当我们随便丢垃圾的时候,要想一下,为什么不多走几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呢?你会发现:放纵和自律之间,其实只有几步之遥,“恶果”就长在“管不好自己”的这棵树上,只要我们在无论有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都能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并付出努力,我们就是会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

明知违规就不该铤而走险

    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近年来,贪官落马除了百姓欢欣鼓舞外,还常常伴随着一份份动辄万言的忏悔书,书中常常提及的就是自律不够、悔不当初。
    2008年2月22日,原湖南省郴州市副市长,兼任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雷渊利,利用职务便利,因先后收受他人财物671万余元;指使他人挪用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款2650万元;指使他人虚开发票侵吞公款共计18.74万元,被湖南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处雷渊利有期徒刑20年。雷渊利在监狱组织的一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所作的现身说法,总结了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在忏悔书中他提到:“我的犯罪也是从‘贪’开始的。在仕途顺利,事业有成时,没有把握好自己,忘乎所以,利令智昏,第一次接受贿赂时,我曾有过短暂的犹豫,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帮了别人的大忙,这点礼受之无愧,从此我身上的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我帮别人办事就开始慢慢变味了,觉得自己掌握的权力是一种资源,而资源应该是有价值的、有回报的。而对于受贿这些事,我虽然怕败露,但也总是心存侥幸。当时我觉得,现在社会上这样做的不只我一个人,只要不让别人知道,我就未必倒霉。渐渐的贪欲开始恶性膨胀,我陷在罪恶的深渊里不能自拔,最终自己把自己送进了牢房。”人一旦坐牢,就会失去自由,雷渊利的行为不但断送了自己的人生,更断送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良知和信仰。
    世上原本就没有后悔药可买,领导干部要想做到让自己永远不后悔,就要时时刻刻慎独慎微,时时刻刻严格要求,以德修身,廉洁自律。雷渊利的犯罪,就是从他自己滋生贪欲的念头后开始的,他贪污的数额如此之大与其职位相比,不禁令人瞠目结舌,归根结底离不开利欲熏心以及对自身的过于放纵,他没有检查自己的言行,更没有“一日三省吾身”,头脑完全被贪婪所占领,丧失了自律的能力,丢失了正确的世界观,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如果当时雷渊利在第一次受贿的时候,能够谨慎地把握住自己,把遵纪守法这项最基本的原则,牢牢地放在心中,那他就不会被扩张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更不会犯下如此罪行。可是,最后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不断地找理由逃避,并心存侥幸地对自己所犯的罪行遮掩。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对自己有所监督,才是正道。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以“廉”为镜,那么我们就能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万里长城,恪守清正廉洁的为政底线,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才能永葆做人的本色。


    本版稿件由见习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