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敬航事件”掀起辽源“爱心风暴”
真情可以挽救生命,这话一点也不假。12岁男孩六楼坠下奇迹生还,家长却因高额的医疗手术费用一筹莫展……术后,小敬航说,感谢有这么多人帮我!想快点好起来,回到学校读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帮助小敬航的爱心捐款累计达26万余元。小敬航病情趋稳定,重返校园指日可待。
事件回放:2月8日,大年初一。就在家家户户把酒言欢之时,本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吉D微风”记者接到粉丝爆料:星河万源小区19号楼6楼坠下一男孩,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严重,转至吉大一院。记者赶往吉大一院时获悉:刚刚转危为安的12岁男孩黄敬航系龙山实验小学四年四班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这次意外导致其身体耻骨、股骨、踝骨及骨盆等多处骨折,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本不富裕的小敬航父母面临高额手术费,一筹莫展。了解详情后,记者于第一时间撰稿并刊发新闻《辽源12岁男孩六楼坠下奇迹生还,如果您愿意,请伸出援手帮帮这个孩子》,并相继刊发了“救助小敬航”系列追踪报道。
“小敬航事件”新闻刊发,即刻“沸腾”全城。“让我们来帮小敬航一把!”短短几日,我市众多媒体网站竞相报道了“小敬航事件”。许多市民、微友、爱心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及广大老师学生不断刷屏转载,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搭起了“拯救小敬航”的爱心桥梁。
节日里的辽源银装素裹,华灯璀璨。初春乍暖还寒的大年里,原本互不相识的辽源人因为“真情救助小敬航”将心手相牵……让辽源这座城市因为有爱而强大、温暖——辽源这座“全国见义勇为城市”的品牌再次被擦亮。
连日来,刷爆朋友圈的“引力波”——“救助小敬航”爱心事件在辽源悄然上演。据了解,短短几天,来自“吉D微风”的万余名“粉丝微友”、爱心志愿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在校师生和普通市民筹集的善款就达11万余元,善款数额每天都在不断攀升……
这场“及时雨”,让濒临绝望的家庭重燃希望。记者了解到,这笔善款的背后,其实有着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近几日,“吉D微风”几万“粉丝”刷爆了朋友圈,并在微信群里争先恐后地帮助小敬航。“粉丝‘forever’”说:“一人捐20元,5000人就能捐够手术费。”“粉丝‘****’”说:“我也是辽源人,现在在国外,已经汇去3000元,会时刻关注孩子病情。”“粉丝‘兰屋主人’”说:“能告诉我敬航父亲的微信吗?我要直接转账。”“粉丝‘婧’”说:“我捐600元,我朋友捐1000元,我朋友的朋友也捐了。”这几天,辽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成员付强的手机几乎被打爆,电话中全是“想帮忙”的,有的还要去照顾小敬航。截至目前,爱心志愿者协会已通过微信、QQ、公众平台等渠道捐款12000余元,参与人数达200余人;2月16日,龙山实验小学教师代表带着全校师生与爱心人士捐献的善款和满满的爱心,来到吉大一院,探望了刚做完手术的小敬航。班主任刘浩说:“我们把大家的心意和心情都讲给小敬航一家人听,并把捐助的爱心款尽数存进小敬航在医院的户头,我们要和他共渡难关。”这些天,小敬航的父亲最有感触:“这是救命钱啊!我谢谢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份情我们全家记下了!儿子知道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帮他,感动得直掉眼泪。”
记者在病床前见到小敬航的时候,问到他想不想家、学校和老师同学们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点头说:“想!”手术成功后的小敬航目前正接受术后治疗,可以进食、说话,痛感日渐减轻,正在康复中。
相关链接:
连日来,“小敬航事件”被百度、腾讯新闻、凤凰卫视、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新文化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辽源人民慷慨解囊救助小敬航”的爱心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辽源点赞”“辽源人杠杠地”“为小敬航爱心接力”……我们在深深祝愿小敬航早日康复、重返校园的同时,也感叹辽源媒体的强大与这场“正能量战役”中所辐射的无限磁场。“小敬航近来恢复得咋样?啥时转回当地康复治疗?落下的课程该咋办?啥时回学校上学?”记者也将继续关注“小敬航”,直到他展露笑脸、重返校园的那一天。
记者手记:
让“聚能量”化成“巨能量”
采访“小敬航事件”的参与报道者、“吉D微风”记者吕琳、季式学、侯远鑫等人的时候,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如果这个事件是真实的,我们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报道并呈现出来。它能感动你,就能感动其他人。走进小敬航家徒四壁的房子里,我们所有人都沉默了。如果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帮一帮这孩子,那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好这件事。”
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更是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放大镜”。真正的媒体人,应该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引领风尚。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的、曲折又乏累的,但结局会是幸福的、欣慰的。我们要懂得善用媒体的“聚能量”,将其打造升级,幻化成蝶。“小敬航事件”所汇聚的便是千人智慧、万人共识、众人同心,这就是社会善能量、正能量的转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传媒真正的生命和力量。
新闻热线电话:0437-3249118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帮助小敬航的爱心捐款累计达26万余元。小敬航病情趋稳定,重返校园指日可待。
“小敬航事件”掀起辽源“爱心风暴”
本报记者 张莹莹 夏景明
事件回放:2月8日,大年初一。就在家家户户把酒言欢之时,本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吉D微风”记者接到粉丝爆料:星河万源小区19号楼6楼坠下一男孩,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严重,转至吉大一院。记者赶往吉大一院时获悉:刚刚转危为安的12岁男孩黄敬航系龙山实验小学四年四班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这次意外导致其身体耻骨、股骨、踝骨及骨盆等多处骨折,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本不富裕的小敬航父母面临高额手术费,一筹莫展。了解详情后,记者于第一时间撰稿并刊发新闻《辽源12岁男孩六楼坠下奇迹生还,如果您愿意,请伸出援手帮帮这个孩子》,并相继刊发了“救助小敬航”系列追踪报道。
“小敬航事件”新闻刊发,即刻“沸腾”全城。“让我们来帮小敬航一把!”短短几日,我市众多媒体网站竞相报道了“小敬航事件”。许多市民、微友、爱心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及广大老师学生不断刷屏转载,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搭起了“拯救小敬航”的爱心桥梁。
节日里的辽源银装素裹,华灯璀璨。初春乍暖还寒的大年里,原本互不相识的辽源人因为“真情救助小敬航”将心手相牵……让辽源这座城市因为有爱而强大、温暖——辽源这座“全国见义勇为城市”的品牌再次被擦亮。
连日来,刷爆朋友圈的“引力波”——“救助小敬航”爱心事件在辽源悄然上演。据了解,短短几天,来自“吉D微风”的万余名“粉丝微友”、爱心志愿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在校师生和普通市民筹集的善款就达11万余元,善款数额每天都在不断攀升……
这场“及时雨”,让濒临绝望的家庭重燃希望。记者了解到,这笔善款的背后,其实有着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近几日,“吉D微风”几万“粉丝”刷爆了朋友圈,并在微信群里争先恐后地帮助小敬航。“粉丝‘forever’”说:“一人捐20元,5000人就能捐够手术费。”“粉丝‘****’”说:“我也是辽源人,现在在国外,已经汇去3000元,会时刻关注孩子病情。”“粉丝‘兰屋主人’”说:“能告诉我敬航父亲的微信吗?我要直接转账。”“粉丝‘婧’”说:“我捐600元,我朋友捐1000元,我朋友的朋友也捐了。”这几天,辽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成员付强的手机几乎被打爆,电话中全是“想帮忙”的,有的还要去照顾小敬航。截至目前,爱心志愿者协会已通过微信、QQ、公众平台等渠道捐款12000余元,参与人数达200余人;2月16日,龙山实验小学教师代表带着全校师生与爱心人士捐献的善款和满满的爱心,来到吉大一院,探望了刚做完手术的小敬航。班主任刘浩说:“我们把大家的心意和心情都讲给小敬航一家人听,并把捐助的爱心款尽数存进小敬航在医院的户头,我们要和他共渡难关。”这些天,小敬航的父亲最有感触:“这是救命钱啊!我谢谢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份情我们全家记下了!儿子知道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帮他,感动得直掉眼泪。”
记者在病床前见到小敬航的时候,问到他想不想家、学校和老师同学们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点头说:“想!”手术成功后的小敬航目前正接受术后治疗,可以进食、说话,痛感日渐减轻,正在康复中。
相关链接:
连日来,“小敬航事件”被百度、腾讯新闻、凤凰卫视、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新文化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辽源人民慷慨解囊救助小敬航”的爱心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辽源点赞”“辽源人杠杠地”“为小敬航爱心接力”……我们在深深祝愿小敬航早日康复、重返校园的同时,也感叹辽源媒体的强大与这场“正能量战役”中所辐射的无限磁场。“小敬航近来恢复得咋样?啥时转回当地康复治疗?落下的课程该咋办?啥时回学校上学?”记者也将继续关注“小敬航”,直到他展露笑脸、重返校园的那一天。
记者手记:
让“聚能量”化成“巨能量”
采访“小敬航事件”的参与报道者、“吉D微风”记者吕琳、季式学、侯远鑫等人的时候,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如果这个事件是真实的,我们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报道并呈现出来。它能感动你,就能感动其他人。走进小敬航家徒四壁的房子里,我们所有人都沉默了。如果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帮一帮这孩子,那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好这件事。”
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更是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放大镜”。真正的媒体人,应该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引领风尚。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的、曲折又乏累的,但结局会是幸福的、欣慰的。我们要懂得善用媒体的“聚能量”,将其打造升级,幻化成蝶。“小敬航事件”所汇聚的便是千人智慧、万人共识、众人同心,这就是社会善能量、正能量的转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传媒真正的生命和力量。
新闻热线电话:0437-324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