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明确任务 突出精准 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我市脱贫攻坚序幕全面拉开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张莹莹

    2015年12月30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龙山区召开了全区扶贫攻坚会议。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扶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区级领导和区直各部门的包保任务,工农乡、寿山镇、民政局和工农乡大良村进行了表态发言,区委、区政府与乡(镇)和相关部门签订了脱贫责任状。这份责任状来得沉甸甸,是一种信心的载体,更是一份坚定的承诺。
    1月1日至3日,龙山区委书记胡永为、区长张凤林放弃节假日,带领包保部门连续3天深入工农乡大良村,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帮助大良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扶贫办法,制定脱贫规划。目前,大良村已经制定3年脱贫规划,并确定了2016年产业扶贫十项实事。1月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等部门相关领导也带领市级包保部门到大良村对接,与区、乡、村共同研究脱贫扶贫工作。
    扶贫扶什么?目前,龙山区现有贫困人口952户1842人,而且只有一个贫困村,在全市43个贫困村、2万多贫困人口的大盘子中占比很小。但是,这些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病、因残和孤寡人口占比就达到了64%,他们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返贫压力大,是龙山区扶贫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扶贫措施不得力,干部群众不努力,就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龙山区作为辽源市中心城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必须敢于自我加压、自我突破、自我提升,确保在全市率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这是一项硬任务,必须高标准完成。”区委书记胡永为如是说。
    扶贫怎么扶?胡永为说:“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按照“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要求,龙山区集中发力,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推进体系是扶贫攻坚的总方向,精准识贫是扶贫攻坚的大前提,致贫原因是扶贫攻坚的主攻点,统筹抓好这三项工作,为龙山区扶贫工作的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龙山区扶贫工作重点突出目标体系,突出产业扶贫,突出开发扶贫,突出政策扶贫,突出扶贫关键环节。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已经明确了“一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提前两年完成脱贫任务的大目标,并逐年确定了年度任务。产业扶贫:就是要培育特色种养业,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电子商务拓宽扶贫渠道。开发扶贫:就是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物流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政策扶贫:就是对因病、因学、因残致贫户,要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实施教育脱贫,狠抓因病致贫,做好政策兜底。扶贫关键环节:就是要强化扶贫资金保障,完善扶贫退出机制,激发群众自立自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龙山区各级各部门把扶贫攻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坚持高位推进,传导压力,督查考核。严肃处理贫困户被脱贫、被小康、被幸福等弄虚作假行为;在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回引工程”,把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吸纳到基层党组织中来,提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组织区内重点企业通过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合作共建,到贫困户捐资捐助、招工走访等形式,开展定点扶贫工作;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挂职锻炼,为贫困群众出点子、跑路子,确保派驻村率先脱贫、做出榜样,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
    “从日常的调研走访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绝大部分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但面对复杂的致贫因素却显得很无奈、很无助,加之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经济条件有限,有的群众逐渐丧失了创业致富的激情和改善生活的动力,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引导,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立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不断坚定他们战胜贫穷、改变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区委书记胡永为对全区扶贫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