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日间照料室”

——决战四季度之“三农”故事篇(二)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老人们在“日间照料室”愉快地打牌。 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11月29日,地处我市西北角的西安区灯塔镇西孟村置身在一片白蒙蒙的大雪中。很多村民此时都选择“宅”在家里,可村民徐桂芝却在家里坐不住,她一边打电话联系她的老姐妹牟莲芳,一边利索地穿戴好,走出门向设在村部的养老服务大院走去。今年60多岁的徐桂芝和村里很多年龄相仿的人一样,因子女外出等原因,独自生活在家里,白天养老服务大院就成了她们的好去处。在养老服务大院的“日间照料室”,老人们可以聊天、唠家常,也可以读书、看报、下棋、打牌、看电视等进行娱乐。
    来自统计部门的报告显示,2014年末,市本级总人口47.2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9.6万人,占总人口的20.3%。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顺应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我市走出了一条坚持政府主导、典型引路、规范管理的路子,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社会养老服务优先发展战略,连续出台政策,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先后制定了《辽源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鼓励和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截至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已发展到38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到68%。
    延伸阅读: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村里的空巢老人也不断增多,许多老人缺少家庭照料,养老方式的转变让照料老人的问题变得更加迫切。我市各相关部门创新思路,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形式,加大农村养老服务大院设施建设力度,拓宽了农村养老服务领域,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通过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满足了老人医疗、保健、娱乐、交流、生活照料等各方面需求。同时,增加专门收养失能、失智、失独老人的公办养老机构。在确保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充分发挥“保基本、兜底线”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和失独家庭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充分发挥养老服务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