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智,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
苏 敏
农村的贫困人口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脱贫攻坚战是政治工程,是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面对困难怎么办?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是临阵退缩,还是知难而进,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去迎接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由此可见,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在帮助贫困老乡彻底脱贫。扶贫是一个过程、是手段,脱贫才是目标、是结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后,各级、各地党委和政府纷纷行动起来,立足本地实际,学习试点经验,积极谋划扶贫的路径和对策。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自不必说,关键还在于“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精准措施上。通过“五个一批”措施的有效落实,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脱贫目标,各级党委、政府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用心、用情、用智,在统筹策略和精准方法上下一番苦功夫、真功夫。
所谓用心,就是扶贫工作的“精细实”。中央明确了脱贫攻坚的战略方针,作为基层,就要在如何精准、细致、务实上做打算。“精”决定目标,“细”决定成败,“实”决定结果。各级干部只有用心了,才能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才有责任感,才敢于担当,才不会马马虎虎,才不会顺水推舟、锦上添花;而是迎难而上、雪中送炭。
所谓用情,就是扶贫干部要心怀党的执政情、帮助群众“摆脱贫困”的民生情。帮助困难群众,如同去帮助自己的亲属、朋友、同学、邻居一样,解人之困如化己之忧,要像过自己家的日子一样去谋划如何帮助贫困户。
所谓用智,就是要结合本地实际,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甚至一人一策,不能简单用2300元的数字标准来计算成果,要把帮贫以“鱼”尽可能地变为帮人以“渔”。通过调研了解,贫苦户中除了因病、因残、因孤寡的长期致贫和因学、因灾的短期致贫,还有因婚致贫的情况,正所谓结婚翻身,富了小的穷了老的。也有个别因为好逸恶劳,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懒惰致贫的现象。但大多数的贫困户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门路、缺少资金、缺少理财能力致贫,守着一亩三分地,原地转圈,日子越过越穷,越穷就越丧失信心。这就要准确区分情况,对症下药,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去扶贫。有的地方采取了“贫困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区)扶贫办复核、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这样的工作流程,避免人情和攀比因素,精准识别贫困户很有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扶贫工作,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所谓攻坚,就是有时间表的限制,到了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都要脱贫,贫困县都要摘帽,这个目标要雷打不动地实现;所谓持久,就是脱贫以后的富裕日子要长久,可持续,这才算拔除了穷根,实现了小康。此项工作慢不得,早一日脱贫,困难群众就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也急不得,要找准方向,抓准要害,争取一劳永逸。不能今日脱贫了,明日又返贫了,那样我们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所以,在具体的扶贫措施落实上,还要努力与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与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与农村法治化建设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的脱贫,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性脱贫,而不是一时一地的救济性脱贫。扶贫在帮资金、扶项目的同时更要注重扶人、扶智、扶技、扶精神,增强贫困户的自觉、自立、自强、自我致富能力才是脱贫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