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自正 润物细无声(上篇)
活动报道:瘦身了
新华社曾用了100余字,对习近平与卡特的会见进行报道。对此,新华社“新华视点”称,对领导活动报道进行“瘦身”,显示出报道要以“简朴求实”为要,避免“假、长、空”,而要力争“短、实、新”。
领导人活动报道“瘦身”已不止一例。这类报道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们回应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文风、会风的垂范,也向媒体率先示范了“简朴求实”的报道文风。
简短的报道,同样会分量十足。事实全备,意义传递到位,此外别无铺张的言辞,从宣传与传播的角度看,效果都很好,社会接受与认可的程度也很高。简短并不意味着有意削弱影响,而是凸显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将繁文缛节熏蒸出来的伪价值、伪话题、伪关注抛弃掉,不再人为拔高影响,刻意凸显重要性,一切依据人们的关切点来寻找事实、发现新闻。
看看下面这例报道:
“4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吴兰深入棚户区改造现场,调研保障性安居工程2012年结转项目和2013年拟启动实施地块工作进展情况。
吴兰先后深入到油毡纸厂东地块、龙山新城小区,站西B、站西A地块,站北地块、丘下地块、富国地块、河西草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现场和拟启动实施地块现场,详细了解每个项目工程的进展情况……吴兰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按照时间节点,科学安排,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要加快回迁安置楼建设进度,确保动迁居民早日回迁;要注意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建设,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
这是本报4月9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市委书记吴兰调研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新闻报道。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篇报道意思完整且言简意赅,通篇报道仅300多字……
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后,我市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精神的同时,对自身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改进新闻报道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新闻报道,同时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规定,要求对可报可不报的活动坚决不报;可长可短的报道坚决要短;能在一起报道的活动一并报道。新闻单位在贯彻落实这些精神后,不仅在新闻报道中大大减少和缩短了领导活动的报道,也使报纸“瘦身了”、频道“变宽了”,更使版面、频道的资源增加了。
报道瘦身,展示的不光是版式的变化,更是一种工作作风的反映。
领导出行:简单了
“最近一个时期,看不到警车开道了。过去,一到重要节日,特别是到了年底,总是能听到警车的警笛声,提醒前面的车和行人让路。”经常在龙山公园锻炼的朱大爷对记者说。一位交警与朱大爷也有同感。他说:“这段时间,工作比以前轻松了。有时除了按正常时间上班维持交通秩序外,几乎没有接到特别的警备任务,那个专用的‘开路先锋’早已改作他用了”……
因工作关系,记者经常随同领导出行,或是参加活动、或是检查工作、或是下乡调研。在工作中记者们也注意到,我市的领导出行也变得特别简单了:大车小辆没有了,陪同人员减少了,没有交通管制了,开道警车取消了……即使在一些较大活动中,公务车队出入时也不再封路、不布置路线、不搞清场闭馆了。出行即开展工作,又不干扰民众。记者最大的感受是,领导参加的公务活动明显减少了,注重工作质量、工作内容,不介意出行规模和形式的多了;领导剪彩、领导奠基、领导题词题字、领导“宣布开始”的各种活动很难见到了……
一名经常随同领导出行的市直机关干部说:“领导出行很正常,但出行过于复杂繁琐,群众肯定是会有想法的。简单出行,一切化繁为简,感觉似乎是小事,却能让群众深刻地感受一股清新的廉政之风。无论是出行车辆、还是封路,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觉到领导出行的简单,体现的就是‘以民为本’的中心思想。”
公车私用:叫停了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全市机关车辆(除特种、值班车辆外)一律封存停驶,小车司机一律上交车钥匙……
公车私用、公车滥用,备受诟病。从中央到地方,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着力治理、打击。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我市领导干部身先示范,纷纷带头抵制公车私用之风。县(区)一名处级干部为了照顾孩子,坚持每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一名处级领导回东丰老家过节,雇借私人车辆往返;政府一名副局长“十一”期间,打车带孩子外出游玩……
在我市的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及各休闲山庄,“十一”期间极少见到有坐公车来游玩的;在各居民小区内,公车长时间逗留在小区的现象已不多见;老婆孩子、岳父岳母看病、探亲、出游,集体坐公车的少之又少;至于结婚动用公车的,更是难得一见……
一位市民说,我举双手赞同严禁公车私用。“公车私用”实际就是“公车私有”。有的公车私用,出了事还要公家花钱平事儿,这是严重的腐败行为,老百姓对这类事儿恨之入骨。
一位退休的老机关干部说:“能刹住这股歪风是好事。公车私用的害处多,它对干部的成长不利,能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它的实质就是腐败问题。公车私用为国家所明令禁止,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党员干部应自觉抵制公车私用,不能为一己私利,败坏了党风政风。”
对上接待:节省了
我市某机关的李某说:“我当了几年的办公室主任,感受很深的是,有了中央的‘八项规定’后,我们的接待任务比以前明显减少了。往年上面一来检查,单位领导不喝,却总让我陪,几巡酒下来我就找不着北了。今年,遇到上面的来检查,按‘规定’只到机关食堂简单用餐,我也轻松多了。往年春节,各个单位、上下级之间总免不了吃吃喝喝,现在有了‘规定’,像我这样陪喝的干部也可以歇歇了。”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十一”前,在我市的几家稍大型的宾馆、酒店,单位对上搞公务接待的大幅度下降,即使在节假日,这些宾馆、酒店也显得非常冷清,平日里公务接待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宾馆、酒店的经营者纷纷靠降价、各种喜庆宴会来维持正常经营。一个时期以来,我市接待的无论是省领导,还是省直部门领导,记者常常看到领导、随从人员、接待领导、工作人员、新闻记者,大家一起吃自助餐。餐桌不上酒水、不摆香烟,饭菜既体现当地特色,又能让人吃饱、吃好,既节俭又省时。休息时,客人房间不另摆物品;开会时,桌面不摆鲜花、不备水果。
我市几个班子领导在深入县(区)、基层工作调研时,基层接待也是严格按照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各项要求,从简接待。
一位县(区)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说:“过去一有对上接待任务时,我就要在其他部门抽调人帮忙。现在接待简单了,我也变得轻松多了……”
办公支出:削减了
“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这是市委书记吴兰在市委常委会上,对领导机关提出的要求。
据了解,近一个时期,无论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等领导机关,还是其它市直机关,办公支出正发生着变化。许多单位制定方案,明确措施,以各种方式压缩支出。在降低油耗上,全市领导带头停坐越野车,除下乡和不具备条件的,领导在市内一律乘坐小轿车;领导下去工作,相关领导一般不再带车,和领导统一拼车,同时压缩随同人员;办公室领导外出开会办事,能一起走的一起走,能坐拼车的坐拼车,能不带车尽量不带车。在材料管理上,尽量节省纸笔油墨,能重复使用的重复作用;能在报纸上刊登的工作内容就不发通报,能发通报的就不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在会议管理上,能电话、通报沟通的就不开会,开会能开半天的坚决不开一天;领导讲话能短就短,会议程序能简就简,会议内容能压就压……
细心的机关干部们也发现:我市各种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少了;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没有空话、套话的会议多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薛金安说:“今年,我市仅会议支出,照往年就减少了至少15%,文山会海,被大大削减。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公务支出,是国家行政管理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它既是百姓讨论的热点,同时也是中央反腐精神的重点。领导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无疑为全市各单位在公务支出上,树立了一个标杆……
相互宴请:减少了
任何单位,都不能完全脱离与其它部门的联系而独立开展工作。由此,便相应产生出了相互求助、相互支持、相互接待、相互宴请的问题。
一位负责外宣工作的领导对记者说,曾经有一天接待了5伙客人,一天陪人洗了3次澡,喝得云山雾罩不说,整个人都快泡虚脱了。一名基层单位的科员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按照领导意图,一天陪人吃了3顿早餐……
中央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出发而制定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市各机关严格按照中央精神,自觉抵制相互宴请,吃喝之风大大减少了,有效控制了这股歪风的蔓延。
“谢谢你对我们单位的支持。以后还希望你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就不留你吃饭了,希望你能理解。”
“别客气,都是工作上的联系,是我们应该做的,还吃什么饭。”
“真不好意思,你对我们单位给予了这么大的支持,连饭都没吃,以后有机会去我家吃吧?”
“以后我们单位反过来有什么事麻烦你,你也要给予我们支持。我也不用留你吃饭,这就扯平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经常留意到的领导之间的对话。
一位领导在谈到互不宴请时说,中央有规定,领导对自身也应该有要求。正常的公务接待无可厚非,但利用工作之便大吃大喝就该禁止。在正常的工作联系中,你不请、我不请,大家都会互相理解的,也是会相互支持的。
一位过去经常参加公务宴请的领导说,相互宴请,你讲排场、我要面子,常常是超标接待,铺张浪费。这不仅影响正常工作,还给单位造成负担。不仅伤了干部身体,而且伤了百姓群众的心……
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
领导人出行不封路、杜绝空话套话、公务接待尽量简朴……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显现了威力,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市委书记吴兰就我市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提出了“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这为我市各级机关、党员干部,执行“八项规定”和改进工作作风又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落实这一要求的根本目的,不单局限于“要求”的内容本身,其根本目标是要以此为抓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风体现党风,作风建设问题是党的三大建设问题之一,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建设廉洁高效、务实亲民、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是时代的要求、工作的需要。
“带头过紧日子”,首先要勤俭节约。党员干部就是要务必筑牢思想防线,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防微杜渐,戒奢从简,不为利所缚,不为物所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党纪国法,轻车简从,杜绝铺张,抵制浪费,守小节、重品行,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严防官僚主义倾向。志存高远,淡泊明志,谨遵“八项规定”,坚守党纪国法,打造拒腐防变的坚强堡垒,永葆党员干部的一身正气。
“带头过紧日子”,才能亲民为民,务实高效。党的群众路线指明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民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增强民本意识,为民解困,取信于民。“过紧日子”就是要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端正态度,明确使命;才能充分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宗旨意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才能造就“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型干部队伍。
“带头过紧日子”,就是要真抓实干。一分要求,九分落实。在“过紧日子”中,我们要以扎实的措施、切实的行动,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解决责任心不强、干劲不足的问题,加大对执行政策不认真、落实工作不到位现象的整治力度,加大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力度,以公开促监督,以检查促落实,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把抓工作落实的成效与各项工作挂钩,以真抓实干推进工作作风转变。
“带头过紧日子”,关乎亲民、爱民、为民。 如何“带头过紧日子”,关系到是否真正转变作风……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方 权 李艳红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