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 何时才能等来公众的“真爱”?(下篇)
城市是我家,城市里的公共设施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具”。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市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增多,这座城市的“家具”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家园也越来越美。
然而,在城市的公共设施日益完善的时候,我们还会经常看到一些公共设施被人为破坏的现象,本来应该被珍爱的公共设施,却因遭受摧残而泣血流泪。我们不禁呼唤:
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设备,这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硬件,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是我们的家园,公共设施则是它的“招牌”和“门面”。如何善待、保护并管理好它们,不仅体现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同时也是检验有关部门监管能力的一把“标尺”。
为数不少的市民公私分得很清楚,去公共广场或是使用公共设施心里完全没有爱护、怜惜的意识。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或是蝇头小利而恶意破坏公共设施。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城市的标志之一。努力维护公共设施的健全与完好,我们应该像对自家东西那样心存爱护之情。试想,如果公共的草地是自己的田园,有几个人会肆无忌惮地在上面任意践踏行走?如果公共健身器材是自己私有的,你还会对它那样冷漠无情吗?其实,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就是为我们每一个市民服务的,它们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生活的便捷。因此,爱护公物,不仅是对我们的城市文明负责,更是对我们自身负责。损坏公共设施不仅是间接侵害了别人的利益,更是直接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因此,爱护公共设施需要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抵制不文明行为。惟其如此,才不会让公共设施之“伤”成为城市之“伤”和你我心头的“痛楚”。
同时,维护公共设施只靠市民自觉和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在采访中,市政部门工作人员抱怨个别人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很难监管,这不但说明公共设施的管理难,也暴露了我们对公共设施的管理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的监管能力还有待提高。相关部门不能把公共设施一设了之,而应该加强监管,做到建管并重。
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需要双管齐下。我们在大力宣传公共道德和培养市民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力度,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使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10月9日下午,辽河半岛广场上的人并不多。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广场显得温暖且静谧。
突然,一阵说笑声从广场的喷泉池边传来。喷泉池外几名男女青年有说有笑,显得很兴奋。喷泉池内一年轻男子趟着没过膝盖的水在里面来回走动。站在外面的同伴嬉笑着指挥着池水里面的年轻男子,这个男子在水里旁若无人地来回走动,挤出一脸得意的怪笑。
众所周知,辽河半岛广场喷泉是广场上的一大景观。平日里,随着音乐旋律,喷涌的水柱总会给来这里休闲的市民带来开心的感觉。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设施,喷泉本应该得到大家的爱护。然而,我们依然会经常看见有人跳进喷泉池,这样做,首先遭到破坏的就是安装在这个喷泉周边的地灯,灯面玻璃很容易被踩碎,留下一个个黑乎乎的孔洞。其次,喷泉池如果经常有人进入的话,很容易破坏喷水系统,让喷泉的正常功能遭到损毁。同时,由于地灯玻璃破碎,洞里还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线路、地下配电箱以及电线,这些都有可能因为遭到破坏给大家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这位在喷泉池里的年轻男子自以为是与众不同的,在里面嬉戏显得很潇洒。其实,这不是潇洒,而是一种缺乏公共意识、对人对己皆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喷泉会因为他在里面嬉戏的时候遭到破坏,而且他自己也有可能会发生危险。近一段时间,由喷泉引发的惨剧应该引起诸如这样的人的警觉。
在我市几个广场的边沿设置排列整齐的石球。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机动车辆进入广场。二是美化广场,增强美感。但是,这原本被排放整齐为广场站岗的“石球”常常会“出列”。
10月10日,记者来到我市东方广场,在广场靠近东方新城小区一侧,几十个石球猛一看上去排列得还算整齐。但是,待走近石球,记者发现石球的排列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有几个石球不知是被谁给挪出原位成了“不合群者”。目测这个石球的直径能够达到七八十厘米、实心、重量约有200斤以上,本报的两位年轻男记者合力都搬不动它。这样重的石球本来该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为何会“溜达”出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询问了常在这里锻炼的市民。一位姓李的先生说:“我经常在这里活动,有时会看见一些人合力用脚去踹这石球。那些人有时候踹不动,有时候能踹动,时间久了这石球就脱离了队伍。这石球挪动了,看上去不整齐了不说,有的还挡住了行人的路。真是想不通这些人非得动这些石球做什么。”
记者绕广场四周走了一圈,看见每侧的石球都有偏离原位的,显得有点杂乱。除东方广场外,我市其它广场边沿的石球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小区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市很多小区大都安装了健身器材。毋庸置疑,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的初衷就是为居民锻炼身体提供便捷条件。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小区体育器材都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很多小区居民反映,自己所在小区的体育健身器材常常被有些居民当作“晾晒架”,想锻炼的居民面对被占用的体育器材却无法使用。
10月8日,天气晴好,阳光灿烂。13时左右,记者来到隆基花园小区内安装体育器材的地方。在这里,记者看见单杠、双杠上搭满了居民晾晒的被子和衣服,旁边的其它器材上也挂着一些杂物。看到这样的体育健身器材被“多功能使用”,我们不得不感慨,想锻炼运动一下是真的不容易。明白了记者来访的意图,小区居民郭大爷说出了不满:“这器材是大家伙儿的,不是私人的。但是,总是有些人不自觉,只要是天气好的时候,这些器材就不得闲,总有人在这晾晒东西,你想运动那只能自己溜达吧。”
除这个小区外,记者还去了其他的小区,也都发现了把小区体育器材当作晾晒架的情况。记者认为,小区体育健身器材被占用固然和相关部门疏于管理有关,但是更大程度上还是某些居民的公共意识不够,只想着自己的方便,而不去想随意占用公共设施是否合情合理。这看似一件小事,却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尺。
虽然公共停车场的主管部门早已明确表示,路内停车位都是公共停车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私占。但临近街道的大部分商家还是想尽办法,为自家门前留一点经营空间,千方百计地占用公共车位。门市房业主占用公共车位的招儿可不少,用绳子围圈的、用砖头或是石头堆成障碍物的,有的则故意在停车位上放置货物,有的自己安上反光锥筒或铁柱。这些挤占公共资源的行为会造成停车困难、道路拥堵,以及引发一些没有必要的纷争。
10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东吉路,看见很多门市房门前的公共车位,有的被门市房业主挤占一部分,有的则全部被挤占。当时,这里的车辆很多,很多车主都在寻找停车之处,造成部分道路阻隔,很多本该正常通行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
很多业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占用公共资源,试图把自家门前的公共停车位据为方便自己经营的“自留地”,这种行为本身不仅违规会受到一定惩罚,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很多事故的发生。
在市政设施里,道路井盖看似不怎么起眼,但可别小瞧了这些井盖,它虽然个头不大,但在城市安全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很重的分量,它对城市的安全运行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井盖,却常常被一些利欲熏心、毫无公德之心地人“惦记”,给城市的安全留下隐患,让人难以心安。近年来,井盖“吞人”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或是电视荧屏。引起这些悲剧的原因不排除有市政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但井盖被人偷走是主要原因。井盖丢失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这也是城市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
10月9日下午,记者在辽河半岛广场的草地小径看见一处井盖不见了。记者仔细查看现场发现,这是一个方形的井盖,井盖丢失后留下一个方形的口子。这个口子的大小足足可以吞下一个成年人,更不用说小孩子了。每天来这里散步、休闲的人很多,要是白天大家注意一下可能不会出太大问题,但是晚上来这里锻炼的老人或是孩子若是掉到井里,那后果不堪设想。 井盖哪里去了?这也许是大家共同的疑惑。记者看见旁边还在的那个井盖的模样不像是需要市政部门维修的。市政部门就算是需要拿走这里的井盖进行维修,也会树立一个安全提示牌。现在,在这个丢失井盖的附近,记者看不见任何安全提示,这也许给了我们答案。这时候,来这里散步的王姓大妈生气地说:“这八成是被谁偷走了。偷井盖的人很多,很缺德,这留下一个大洞,万一谁掉进去了,轻的也得掉层皮。小孩掉进去就很难自己爬出来。”
小小的一个井盖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是,有人却不顾大家安危,贪图蝇头小利去偷井盖而不惧良心的拷问。
1、损坏的道路隔离带。
2、喷水池里嬉戏的“潇洒”男子。
3、广场周围用于阻止机动车辆停泊的百余公斤的石球,不知何故、被何人推出了“队伍”。
4、小区单、双杠成了居民的“晾晒架”。
5、公共停车位被人用交通三角锥很正规地拦了起来。有车无处停,成为众多车主的烦心事儿。
6、井盖“偷偷”地走了,留下安全隐患。
7、道路边石的损坏,已成城市道路维修最多的一项工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
然而,在城市的公共设施日益完善的时候,我们还会经常看到一些公共设施被人为破坏的现象,本来应该被珍爱的公共设施,却因遭受摧残而泣血流泪。我们不禁呼唤:
管好公共设施需要多管齐下
城市公共设施是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设备,这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硬件,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是我们的家园,公共设施则是它的“招牌”和“门面”。如何善待、保护并管理好它们,不仅体现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同时也是检验有关部门监管能力的一把“标尺”。
为数不少的市民公私分得很清楚,去公共广场或是使用公共设施心里完全没有爱护、怜惜的意识。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或是蝇头小利而恶意破坏公共设施。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城市的标志之一。努力维护公共设施的健全与完好,我们应该像对自家东西那样心存爱护之情。试想,如果公共的草地是自己的田园,有几个人会肆无忌惮地在上面任意践踏行走?如果公共健身器材是自己私有的,你还会对它那样冷漠无情吗?其实,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就是为我们每一个市民服务的,它们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生活的便捷。因此,爱护公物,不仅是对我们的城市文明负责,更是对我们自身负责。损坏公共设施不仅是间接侵害了别人的利益,更是直接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因此,爱护公共设施需要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抵制不文明行为。惟其如此,才不会让公共设施之“伤”成为城市之“伤”和你我心头的“痛楚”。
同时,维护公共设施只靠市民自觉和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在采访中,市政部门工作人员抱怨个别人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很难监管,这不但说明公共设施的管理难,也暴露了我们对公共设施的管理确实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的监管能力还有待提高。相关部门不能把公共设施一设了之,而应该加强监管,做到建管并重。
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需要双管齐下。我们在大力宣传公共道德和培养市民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力度,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使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喷泉池里嬉戏很潇洒吗?
10月9日下午,辽河半岛广场上的人并不多。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广场显得温暖且静谧。
突然,一阵说笑声从广场的喷泉池边传来。喷泉池外几名男女青年有说有笑,显得很兴奋。喷泉池内一年轻男子趟着没过膝盖的水在里面来回走动。站在外面的同伴嬉笑着指挥着池水里面的年轻男子,这个男子在水里旁若无人地来回走动,挤出一脸得意的怪笑。
众所周知,辽河半岛广场喷泉是广场上的一大景观。平日里,随着音乐旋律,喷涌的水柱总会给来这里休闲的市民带来开心的感觉。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设施,喷泉本应该得到大家的爱护。然而,我们依然会经常看见有人跳进喷泉池,这样做,首先遭到破坏的就是安装在这个喷泉周边的地灯,灯面玻璃很容易被踩碎,留下一个个黑乎乎的孔洞。其次,喷泉池如果经常有人进入的话,很容易破坏喷水系统,让喷泉的正常功能遭到损毁。同时,由于地灯玻璃破碎,洞里还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线路、地下配电箱以及电线,这些都有可能因为遭到破坏给大家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这位在喷泉池里的年轻男子自以为是与众不同的,在里面嬉戏显得很潇洒。其实,这不是潇洒,而是一种缺乏公共意识、对人对己皆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喷泉会因为他在里面嬉戏的时候遭到破坏,而且他自己也有可能会发生危险。近一段时间,由喷泉引发的惨剧应该引起诸如这样的人的警觉。
“自动出列”的石球
在我市几个广场的边沿设置排列整齐的石球。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机动车辆进入广场。二是美化广场,增强美感。但是,这原本被排放整齐为广场站岗的“石球”常常会“出列”。
10月10日,记者来到我市东方广场,在广场靠近东方新城小区一侧,几十个石球猛一看上去排列得还算整齐。但是,待走近石球,记者发现石球的排列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有几个石球不知是被谁给挪出原位成了“不合群者”。目测这个石球的直径能够达到七八十厘米、实心、重量约有200斤以上,本报的两位年轻男记者合力都搬不动它。这样重的石球本来该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为何会“溜达”出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询问了常在这里锻炼的市民。一位姓李的先生说:“我经常在这里活动,有时会看见一些人合力用脚去踹这石球。那些人有时候踹不动,有时候能踹动,时间久了这石球就脱离了队伍。这石球挪动了,看上去不整齐了不说,有的还挡住了行人的路。真是想不通这些人非得动这些石球做什么。”
记者绕广场四周走了一圈,看见每侧的石球都有偏离原位的,显得有点杂乱。除东方广场外,我市其它广场边沿的石球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小区健身器材变成了“晾晒架”
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小区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我市很多小区大都安装了健身器材。毋庸置疑,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的初衷就是为居民锻炼身体提供便捷条件。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小区体育器材都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很多小区居民反映,自己所在小区的体育健身器材常常被有些居民当作“晾晒架”,想锻炼的居民面对被占用的体育器材却无法使用。
10月8日,天气晴好,阳光灿烂。13时左右,记者来到隆基花园小区内安装体育器材的地方。在这里,记者看见单杠、双杠上搭满了居民晾晒的被子和衣服,旁边的其它器材上也挂着一些杂物。看到这样的体育健身器材被“多功能使用”,我们不得不感慨,想锻炼运动一下是真的不容易。明白了记者来访的意图,小区居民郭大爷说出了不满:“这器材是大家伙儿的,不是私人的。但是,总是有些人不自觉,只要是天气好的时候,这些器材就不得闲,总有人在这晾晒东西,你想运动那只能自己溜达吧。”
除这个小区外,记者还去了其他的小区,也都发现了把小区体育器材当作晾晒架的情况。记者认为,小区体育健身器材被占用固然和相关部门疏于管理有关,但是更大程度上还是某些居民的公共意识不够,只想着自己的方便,而不去想随意占用公共设施是否合情合理。这看似一件小事,却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尺。
公共停车位不是私人“自留地”
虽然公共停车场的主管部门早已明确表示,路内停车位都是公共停车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私占。但临近街道的大部分商家还是想尽办法,为自家门前留一点经营空间,千方百计地占用公共车位。门市房业主占用公共车位的招儿可不少,用绳子围圈的、用砖头或是石头堆成障碍物的,有的则故意在停车位上放置货物,有的自己安上反光锥筒或铁柱。这些挤占公共资源的行为会造成停车困难、道路拥堵,以及引发一些没有必要的纷争。
10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东吉路,看见很多门市房门前的公共车位,有的被门市房业主挤占一部分,有的则全部被挤占。当时,这里的车辆很多,很多车主都在寻找停车之处,造成部分道路阻隔,很多本该正常通行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
很多业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占用公共资源,试图把自家门前的公共停车位据为方便自己经营的“自留地”,这种行为本身不仅违规会受到一定惩罚,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很多事故的发生。
偷偷“溜走”的井盖
在市政设施里,道路井盖看似不怎么起眼,但可别小瞧了这些井盖,它虽然个头不大,但在城市安全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很重的分量,它对城市的安全运行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井盖,却常常被一些利欲熏心、毫无公德之心地人“惦记”,给城市的安全留下隐患,让人难以心安。近年来,井盖“吞人”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或是电视荧屏。引起这些悲剧的原因不排除有市政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但井盖被人偷走是主要原因。井盖丢失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这也是城市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
10月9日下午,记者在辽河半岛广场的草地小径看见一处井盖不见了。记者仔细查看现场发现,这是一个方形的井盖,井盖丢失后留下一个方形的口子。这个口子的大小足足可以吞下一个成年人,更不用说小孩子了。每天来这里散步、休闲的人很多,要是白天大家注意一下可能不会出太大问题,但是晚上来这里锻炼的老人或是孩子若是掉到井里,那后果不堪设想。 井盖哪里去了?这也许是大家共同的疑惑。记者看见旁边还在的那个井盖的模样不像是需要市政部门维修的。市政部门就算是需要拿走这里的井盖进行维修,也会树立一个安全提示牌。现在,在这个丢失井盖的附近,记者看不见任何安全提示,这也许给了我们答案。这时候,来这里散步的王姓大妈生气地说:“这八成是被谁偷走了。偷井盖的人很多,很缺德,这留下一个大洞,万一谁掉进去了,轻的也得掉层皮。小孩掉进去就很难自己爬出来。”
小小的一个井盖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是,有人却不顾大家安危,贪图蝇头小利去偷井盖而不惧良心的拷问。
照片说明
1、损坏的道路隔离带。
2、喷水池里嬉戏的“潇洒”男子。
3、广场周围用于阻止机动车辆停泊的百余公斤的石球,不知何故、被何人推出了“队伍”。
4、小区单、双杠成了居民的“晾晒架”。
5、公共停车位被人用交通三角锥很正规地拦了起来。有车无处停,成为众多车主的烦心事儿。
6、井盖“偷偷”地走了,留下安全隐患。
7、道路边石的损坏,已成城市道路维修最多的一项工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