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本报记者 李艳红
连日来,东丰县大兴镇新胜村一组王德富家的平菇再次迎来产菇高峰。自2007年开始进行平菇种植以来,这一产业项目如今已成为王家的特色增收产业。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了位于东丰县大兴镇新胜村一组王德富的平菇种植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的是温室棚内雾霭蒙蒙,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升柄展伞,王德富与妻子正忙着将已经进入收获期的平菇进行采摘和装箱,新采的蘑菇被整齐地摆在一旁,一派丰收景象。王德富的蘑菇主要销往东丰及辽源两地的农贸市场,入冬以来,他们每天仅发往东丰的平菇就有三四百斤。说话间,王德富手指轻动,将菌袋外多余的菌根剔除,细细地打理着提高生活水平的“致富伞”。
由于栽培食用菌的利润比玉米高很多,从2007年开始,王德富先后投入30余万元盖起了三座温室大棚,从培料、灭菌到接种,整个种植过程,王德富都精心打理。如今,这三座温室大棚可年产平菇4万袋、8万余斤。“这个怎么算都比种地收入多一点,种一亩地的收入只有1000来块钱,扣一个棚子顶两晌多地,而种植蘑菇一年能挣五六万。”王德富的心里有笔账。
王德富的致富门路也让身边的村民看到了“钱途”。眼下正是冬闲时间,以往在家“猫冬儿”的村民也来到王德富的温室大棚帮着忙里忙外,一个冬天下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同村村民赫荣芹以往冬闲的时候除了打麻将,就是上别人家串门子。自从来到王德富家的大棚帮工,一个月能挣八九百块钱,整个冬天算下来也能挣上四五千块钱。
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群团组织的推动扶持下,我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食用菌科研示范、菌棒生产、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加工、废弃菌料回收利用等环节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我市食用菌产业规模达到1000多万袋,种类涵盖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榆黄蘑等。其中,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品种已实现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