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东辽县交通事业30年发展纪实
李洪波 王春林
“弯路、险路、坑洼路、断头路……”这是30年前东辽县道路的真实写照。如今,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运输网给全县人民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公路建设成就辉煌。恢复县制之初,东辽县公路总里程1500公里,仅有1条12.4公里的普通油路,其它均为砂石路。历届东辽县委、县政府都把公路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如今,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1953.1公里,比恢复县制时增加453.1公里。沥青、水泥路面已达到1459.1公里,是恢复县制时的46.5倍。同时,已建成辽源至伊通高速公路1条13.5公里,结束了东辽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途经东辽县的辽源至西丰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30年来,东辽县先后改建国道37.076公里,省道114.201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横贯东西、纵通南北。
30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东辽县掀起了大规模通乡、通村水泥路建设高潮。全县已形成了辐射到界、四通八达的“五纵三环”公路网络,为东辽县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
运输事业繁荣昌盛。恢复县制之初,东辽县运输企事业单位仅有3家,营运线路15条,营运客车30台,货车70台,通往各乡镇基本没有班车。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东辽县委、县政府及时做出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决定,使全县运输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现有1个客运总站,13个乡镇客运站,客运公司、修配厂、驾驶员培训学校、运输管理所4家运输企事业单位。共有营运客车224台、货车4500台,分别是恢复县制之初的7.5倍、64.2倍。客运班线71条,是恢复县制之初的7.1倍,形成外地远辐射、本地“村村通”的运输网络。2012年,完成了辽白公交同城化改造,开辟营运线路2条,投放公交车32辆,方便群众乘车和出行,满足了上班族的通勤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恢复县制之初,东辽县交通系统固定资产不到150万元。30年来,先后建成了交通局、运管所、客运公司、客运站、公路段、工程公司、交通驾校7座办公服务综合楼和12个乡镇客运站。建立了集疏散、仓储、运输、配载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建成2栋仓库和1栋车库综合楼。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改善生产和工作条件,特别是增添先进的施工筑路机械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工程公司、客运公司等企业被评定为“国家二级资质企业”。如今,全系统固定资产总值已增加到3500多万元,是恢复县制之初的2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