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累累挂满枝

东辽县“二人转之乡”
山杏累累挂满枝
本报记者 于芯

    独具特色的东北二人转。 本报记者 麻彦权 摄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到了东辽县渭津镇,不听上一段地道的东北二人转,可谓一大憾事。30年间,渭津镇农民小剧团活跃在村村屯屯、田间地头,把欢乐撒向千家万户。小剧团演员们的舞台表现力、亲和力、唱腔、演技更是得到家乡百姓的肯定和赞誉,所到之处笑语阵阵、赞语声声,受欢迎的程度与专业演出团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刘老根》中的山杏——闫学晶等数十位优秀演职员、二人转教育工作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1982年,一支由农民组建的“东辽县渭津镇农民小剧团”正式成立。30年,“农民小剧团”始终坚持农民剧团为农民服务的理念,足迹遍及村屯,年均演出达300多场。?1992年这个团所在的渭津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二人转”之乡,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小剧团的成长之路绝非一帆风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无编制、无稳定工资保障、无福利保障的前提下,剧团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人手少,又要经常下乡演出,所以当时团里的演员都是多面手,他们台前是演员,台后是演奏员,演出前和演出后又是装卸员。没有专业演出车,就雇用农用车、马车或牛车。每次演出时,演员们都要自己装卸几吨重的钢木结构舞台,还要自办伙食和整理行李,时常是吃在百姓家的庭院里、睡在学生的课桌上。现任团长刘永会回忆说:“就在闫学晶离团前,剧团还遭遇过一次惊心动魄的翻车。当时司机太累了,过弯道的时候车一下子翻了,舞台架子全压在演员身上。第二天,演员们都不同程度地带着伤上台表演,戏演得依旧有板有眼,台下的乡亲们都被感动了” 。机关、学校、厂矿、军营、敬老院……面对许多上级专业演出团体编制、工资、住房等优厚条件的诱惑,小剧团无团址、无资金、设施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挽留人才”成为小剧团两代领导者刘思潭、刘永会一致达成的共识。经多方奔走协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部分演员的编制问题得以解决,部分优秀演员则被保护性地调入东辽县文化馆和东辽县吉剧团。由此,全国二人转艺术之乡的传承队伍得以延续。
    人,留住了。闯市场,则是该团的动力之源。2010年末,在东辽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经费上给予投入、人员上给予政策优待、设备上给予扶持、市场上给予帮助,渭津小剧团逐渐恢复组建,并更名为“山杏艺术团”,闫学晶成为小剧团的名誉团长,还重新招收了30名年轻演员,充实了小剧团的演员队伍。同时,小剧团购置了一批服装和设备,演职人员的演出条件和节目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为鼓励民俗艺术得以发展,省文化厅领导又给剧团特批了一台流动舞台车,确定了每年都要深入基层、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40场的任务。东辽县政府专门给山杏艺术团提供了一台大客车作为送戏下乡的交通工具;该县文广新局也为小剧团腾出了办公场所和排练场地,剧团多年的困难迎刃而解。
    从2011年5月1日开始,经过对唱腔、身段、步法、舞姿以及技法、技能的系统培训后,山杏艺术团内容朴实、形式丰富精彩的节目也排演起来了,剧团的名头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2012年6月末,该剧团正式更名注册为“东辽县山杏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山杏艺术团已成为东辽县文化产业的一个品牌和亮点。近20年,先后培训东北三省地方戏演艺人员达1500多人,为国家、省、市等上级专业艺术院校输送人才32人。其中,《二大妈探病》、《憋水泡》等剧目被评为“省新剧目奖”,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久唱不衰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