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你在做给谁看?!

    公益,人人可为,
    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
    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捐款、帮扶、慰问,这些慈善行为都是社会对困难群众和有需要的人群的关心、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让他们摆脱困境、体现出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关慈善行为的新闻常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响应。今年初,一张“少放鞭炮让环卫工人早回家”的图片就曾在微信朋友圈里引起接力。网友们看到后纷纷转发图片以示支持,也有很多人表示愿意少放鞭炮和帮助环卫工人清扫。但一张几名披着环卫工人黄马甲、里面却穿着比基尼的女模特和环卫工人们一起清扫的图片,也夹杂在其中出现。此图一出,立刻让关爱环卫工人的慈善行为变了味道。显然,如此方式的宣传,不过是打着慈善的幌子达到其它目的。
    慈善行为并不都要广而告之,善行无迹同样感人心田。就像央视公益广告《一盏灯》中描述的那样:晚归的丈夫发现阳台的灯开着就要去关,被妻子拦住并悄悄引丈夫至窗前,丈夫看到楼下一对环卫工人夫妇正借着阳台的灯光吃饭。很显然,比起在朋友圈里的转发刷图,和那些披着“慈善马甲”的“宣传”,公益广告中,黑暗里那盏被好心人默默留下的灯,才是环卫工人们真正需要的。
    在众多的慈善新闻和相关活动中,夹杂着一些目的不纯的慈善行为并非个例。而这些“掺水”的慈善行为背后到底是真心慈善,还是为了谋取私利,一时难以定论。面对那些带着“目的”的慈善,不由得让人想问上一句:“‘慈善’,你在做给谁看?”

    “免费请吃大餐?不实在 !”
    在年初,曾有一系列的“请环卫工人吃饭”的新闻和图片在网上漫延。从开始的“请环卫工人吃火锅”,到“请环卫工人吃碗面”,再到“请环卫工人吃大餐”。各饭店老板纷纷对环卫工人“送温暖”,在自己的饭店免费请几十到上百的环卫工人就餐。新闻里各饭店老板都说环卫工人太辛苦了,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给环卫工人送去一份关爱。而那些图片中享受免费大餐的环卫工人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穿着黄马甲制服,坐在或高档、或大众的餐桌前就餐。这些饭店老板的行为广受好评,很多人觉得有宣传带动效果,但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
    “给人帮助不应该给最需要的吗?这些饭店老板,尤其是那些高档酒店的老板,根本就是打着‘请环卫工人吃大餐’的名义在做广告。”在辽源开了十多年饭店的车全利在面对这些新闻时,对这些“送温暖”的饭店老板并不赞同。他说:“就拿其中一家酒店请环卫工人吃200多元钱海鲜自助的新闻说,我看到照片上环卫工人们穿着整齐的黄马甲坐在摆满西餐的雪白长桌前,总觉得他们一个个的表情里带着不安和尴尬,姿态也十分僵硬。我想问问这些用环卫工人们做‘噱头’的饭店老板们,他们真觉得环卫工人们需要这样的‘关爱’吗?我们关注环卫工人,除了因为他们工作辛苦,更多地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收入却很难养家。他们差的也不是一顿不花钱的高档美食,与其让节省惯了的他们吃那些价格昂贵的‘大餐’,不如做些真正能帮助到他们的实事儿。”
    车全利说,自己开饭店的这些年,与经常在周边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们都很熟,与他们的交流方式就如同朋友。在他的店里,环卫工人们累了就可进屋坐会儿,店里再忙、人再多,环卫工人们进来了,他及服务员也一样笑脸相应地打招呼。冬天的热水、夏天的冰镇矿泉水,环卫工人随便来取。来店里吃早餐当然收钱,但粥喝光了就免费再添一碗,小菜随便添……车老板觉得环卫工人们除了需要关爱,更需要平等,不要大张旗鼓地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上的差距,也别在行动上让他们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
    对于如何关爱环卫工人,车全利总结说:“环卫工人们也是在凭借自己的双手,堂堂正正地工作,人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而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默默关爱他们就很好了。”

    “捐赠仪式太长, 累人 !”
    田华是一位爱心志愿者,因为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母亲,她对贫困儿童上学的问题非常关注,经常与同伴们一起开展捐助贫困学生的援助和募捐活动。在一次教师节期间参与募捐的活动中,她被邀参加了受捐学校举办的“献爱心捐赠仪式”。带着想看看那些被捐助学生的想法,田华早早地就赶到了那所学校。可以看出学校领导对捐助仪式很重视,原定9时30分开始的仪式,全校的学生们很早就被带了出来,在操场上齐刷刷地排满小板凳,一个个安静地坐在那里。田华和校长站在树荫下交谈了近半个小时,那些孩子们就顶着太阳坐了半个小时。等到终于开始捐助仪式时,学生面前的领导台上坐了十多个人,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各位领导、来宾都上前发表了讲话,这期间田华看了下表,这一讲又过去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捐赠活动的环节,让受捐赠的贫困学生们挨个上台,由台上的领导和来宾向他们分发捐赠的书包和文具。田华看着受捐助学生像高校毕业生领奖一样,一排排地上来再一排排地下去,十来分钟后几十个书包被发完了,代表贫困学生发表感恩讲话的孩子又发表了一通感言,校领导又讲了几句后,这个仪式终于结束,已经晒了将近3个小时的孩子们这才回了教室。
    田华理解学校举办捐助仪式的想法:既是对捐助者的感谢,也是想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但全校的孩子们坐在太阳底下晒了3个小时,只是为了几十个孩子的书包、文具。说实话,什么样的“慈善”在这样折腾下,也只剩“累”了。她觉得,这样的仪式还是少举行几次为好。

    “名人捐款变炒作, 烦人 !”
    8月,天津港的一声巨响引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这场灾难也引发了一场“逼捐”活动。在“首富”马云的微博下,无数个“有钱让他捐款”的信息如刷屏一般闪现,更如潮涌般漫延。“首富怎么也该捐一个亿啊。”“如果马云不捐钱,我再也不用某宝了。”家住隆基宝典附近的马东是个小职员,因为与“首富”同姓,他也关注了马云的微博。当他看到这些评语的时候,顿时觉得十分好笑。“为什么大家格外关注名人捐款的话题?真的是为受灾群众着想?估计大多数人都不过是当成一个热闹来看。这种情况下,捐钱的看起来也不情不愿,不捐更是没脸面。但谁愿意被逼着捐款?要是我这暴脾气,估计是越多人逼我捐款我越是不捐。”马东不喜欢这样的“逼捐”行为,因为关注马云,知道他被媒体“挖”出这些年干的公益一点儿也不少。几年前就建立了公益基金会, 2014年还以145亿元在胡润慈善榜上荣列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结果这通“逼捐”下来,硬是把自愿的主动慈善变成了被逼无奈。
    谈到名人的慈善行为,家住六条附近的居民陈东感觉最受不了的就是明星捐款,很多时候看起来像炒作。尤其那些网络媒体,新闻标题里就透着股挑拨,什么什么慈善晚会,某某明星捐多少。明星们被拉出来作比较,谁捐得多,谁捐得少,谁没捐。结果明明是好事的慈善捐款场面,硬生生地给整成了某些明星“互扯”的战场,一场募捐下来,整得是乌烟瘴气。“水军”、炒作,一个个恨不得将对方踩进泥里,也让公众的视线从真正的捐助上移开,最后只留下一个印象: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如此结果,实在是不应该。

    “拿慈善打广告, 难看 !”
    “买下一瓶水,捐出一分钱。”想来不用细说,很多人都能记起这是某著名饮品公司曾经的宣传口号。但有多少人知道,这家公司因此被指责?因为其捐助金额与宣传时所承诺的不符合。虽然企业打着“最终解释权”的幌子进行辩解,也依然挽不回公众的信任。
    专业做广告设计的郭毅对各大公司的广告宣传作过很多研究,对于这种打着慈善捐助名头的宣传方式并不欣赏。他说:“像买水捐钱这样打着慈善名义为公司搞宣传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肯德基也做过这种‘捐出一元钱’,的宣传,结果也不理想,有很多人都质疑过这种募捐方式,对募捐资金去处也表示怀疑,更是曾被顾客问过:‘肯德基想做慈善为什么不自己捐钱?’很多公司都喜欢用这种既标榜公司形象,又能扩大影响的宣传方案,但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益。所以,像这样的慈善方式,仔细找这些公司的慈善资金捐助方式和流程,都不会特别完善,也引起过很多质疑。”
    郭毅认为,作为广告,想扩大影响、增加利润并没有错,但以慈善为理由的广告,那就应该特别严肃地对待。带着慈善的广告如果不能完成宣传时的承诺,并公开透明地展示出来,那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宣传时提升了多少公司正面形象,在最后被闹出问题时就只会失去更多。企业的诚信形象很重要,如果只为一时的利益而小看了后果,其结果就是企业的产品不被信任,企业形象也会被毁于一旦。

    “捐款箱里钱花哪?不公开 !”
    在一些中高档饭店的大堂、超市和银行大厅,经常能看到一个标有“爱心捐助”字样的捐款箱。这些箱子上或是有“红十字会”“中华慈善基金”字样,或者就是普通的玻璃箱里面装些零钱。箱里的零钱有时会有所增加,但更多的是没啥变化。而超市前的捐款箱,有时却会成为装购物小票的“垃圾箱”。这些箱子是谁立的?里面的钱又被谁收走了?对此,市民刘红涛也十分纳闷。他说:“我经常要在外面吃饭,所以常能在一些饭店看到这些捐款箱,里面多少钱的都有。有时候也好奇真的会有人往里扔钱吗?结果还真有看到过顾客将饭店找回的零钱投进去。这么一来我就更想知道这些钱会花在哪?”
    刘红涛觉得,一定有很多人和自己有一样的疑问,而这些疑问会出现,是因为现在的民众对慈善信任度不高。比如,当年一个郭美美炫富的情景就弄得红十字会到现在还抬不起头。他认为,摆在饭店、超市和银行大厅的捐款箱并不仅仅是个献爱心的标志,想让他们更加“活跃”起来,那就应该把这些捐款的结果展示出来。按时间段展示也好、图片展示也行,哪怕是网址查询也好,都算是对公众和捐款人负责。如果慈善再这样高高在上,那捐款箱早晚会成了摆设,就如同某些超市里的捐款箱那样,变成被塞满了购物小票的“垃圾箱”。

    “捐衣物随机送, 太乱 !”
    因为工作性质对个人形象要求较高,“80后”周羽表示自己经常要买新衣服,提到那些不能穿的“旧款”时,她说:“我们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员工捐赠旧衣物给生活困难群众,我觉得这样做挺好。现在衣服质量好,穿两年还没坏呢就过时了,扔了太可惜,不如赶在单位捐赠活动的时候拿出来。”周羽每年不穿的衣服、鞋有很多,每年单位组织捐赠时她都会把不穿的旧衣服找出来,检查下没有破损的就收拾好和其他同事们捐赠的衣服一起送走,这让周羽感觉很好。
    但在一次看新闻时,周羽发现了有新闻说受捐的困难群众得到的并不是他们需要的东西。据新闻说,捐赠的衣服都是被统一打包后按户分配,也就是说不管是男装、女裙还是童装,都是论件数分到人头的。哪怕你家里没有女人和孩子,家里只有两个男人,也是一样可能被分配几件裙子、童装。这么一来,周羽就觉得衣服捐得有点没滋没味了。本以为送去的衣服能给别人“送温暖”,却不想成了人家并不需要的“负担”。
    周羽希望这样的“帮助”方式应该改改,按需分配也许会给慈善机构带来人力上的困难,但既然是想给人帮助,那就应该帮在正点子上。毕竟,从内心真正地关心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才真能称得上是慈善。

    慈善应该从尊重开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事业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反映,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现今,本是利国利民的慈善事业,却经常遭到质疑,更一度引发某些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对慈善活动不信任,为何一些本该受赞扬的慈善活动却让人反感?
    当然,不够公开透明的资金流向和不够严密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慈善机构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为什么敢于不公开资金来源和流向?为什么理直气壮地面对质疑声音?都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放在了慈善的道德制高点上: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善良,我们的钱都用来帮助他人,要是质疑就是对我们品德的不信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有能力者,用关爱去帮助其他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但若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帮助也就变成了施舍,没了“慈”“善”,还叫慈善吗?高高在上的赠予对比默默付出的关爱,地位的不平等常会引发的矛盾,“仇富”的心态就是这种差距引发的心理扭曲。社会矛盾反倒激化,和谐不在,慈善行为也就没了信任,更没了意义。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真正把好事做好,就要把心态摆正。带着尊重去关爱,用真心温暖他人,真正用慈善的行为唤醒、引导更多人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从而引发整个社会的能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