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足“现实需求”到追求“精神享受”
——15年国庆长假“关键词”中看变化
新华社电 第15个国庆长假结束了。“十一”黄金周,这个我国最初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为动因之一而做出的举措,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5个国庆长假,不断有“新词”“热词”涌现,占据媒体的版面,成为谈论的焦点。
盘点这15年国庆长假出现的关键词,从中见证了我国15年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轨迹;见证了我国发展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进步;也见证了我国百姓休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步步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一:黄金周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历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其中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三天,元旦为一天;还规定这四个属于“全体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1999年,将“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了“黄金周”假日制度。
关键词二: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一词始于1999年。当时国务院修订出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后,国人一年的休息时间(包括双休日)破天荒地达到了114天。舆论立即指出: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成了公休假日,而这“假日经济”的好坏将决定一年的经济状况。
据专家回忆,1999年,当时的国内正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普遍不景气、内需低迷。黄金周为“黄金”而生,并且一用即灵。统计数字显示,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随即是2000年黄金周的“井喷”,“十一”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旅游收入230亿元,到2005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突破1亿,达到1.11亿人次。
自1999年开始,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旅游消费有力地拓展了相关行业的市场,表现出旅游新经济增长点的旺盛活力和关联带动作用。“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
关键词三:“五一”黄金周取消
节假日过于集中,“五一”“十一”人员流动数量庞大,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增大。同时,居民大规模集中出游导致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不断有专家呼吁取消黄金周。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短假期,共3天,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假日。3个黄金周减少到两个,长假出游选择减少,当年国庆黄金周出游人数增长幅度升至22.1%。
关键词四:“黄金粥”
2009年9月,有媒体报道,2008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居民消费欲望被压制了两年,一直未得到真正释放。“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市场将进入一个‘井喷’状态。各地居民扎堆出游,集中进行旅游消费,有可能让这个8天的黄金周变成‘黄金粥’,导致交通、住宿、消费各方面全面吃紧”。
据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2009年10月9日发布的公报显示,2009年8天长假我国出游人数达2.28亿人次,同比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实现了之前历年黄金周最高。
数日的长假也使各大旅行社爆满,车票、机票告罄,旅游景点人如潮涌,游客分享最多的莫过于“黄金粥”的“堵”与“稠”。黄金周出外人数激增带来的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泛社会性问题更加凸显。
关键词五:高速免费
2012年7月,国务院同意了交通运输部、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以后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个重大节日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可以免费过高速。
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GDP增速跌至7.6%,在连续六个季度放缓的背景下。国庆长假中,我国旅游消费再次爆发,8天超长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部分景区降价等都刺激了民众的旅游需求。游客出行及景区门票收入在经济整体“疲软”的背景下逆势大幅增长,显示出我国经济特别是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六:旅游法
2013年4月份通过的旅游法,在第15个国庆黄金周正式实施,开始整顿规范旅游市场。旅游法明确针对旅游旺季景区人满为患问题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超过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如门票预约等,并对旅行社“零负团费”和“制定购物”等现象加以整治。
随着自费项目、指定购物等环节的取消,旅行社出团报价逐步透明化并普遍上涨。价格杠杆的调节使消费者纷纷减少跟团出行探索新的出行模式。我国旅游市场朝向正态和多元发展。 (记者 孙亮全 王井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