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变小了,有喜有忧(上)

    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是现今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过去一家兄弟七八个挤在一起的大院生活,已经被拆分重组成一个个的小家庭。现今,二人家庭、三人家庭已经成为主体。
    大家变小家,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变化。家庭规模变小,使得家庭原来承载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功能弱化,面临着子女养育、父母帮扶、老人照料问题。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留守老人中,超过一半还需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还有超过一半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从家庭成员获得的支持和照料比较有限。
    当老人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时,谁来照顾老人?“家变小了”,本该承担的义务却不能少。在我们拥有比过去更好的生活条件时,该如何更好地去赡养老人?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被留守的老人们
    需要更好的养老环境
    社区干部也许是能最直观面对基层家庭现状的群体。家庭养老压力渐大,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也给社会养老事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刘小梅在社区工作有几年了,日常工作中她最多接触的也正是老人们。刘小梅介绍说:“我国的传统教育让家庭养老成为主导思想,甚至在农村,如果子女都在却把老人送去养老院,那都是要被说一声不孝的。但很多子女并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要照顾孩子、要工作,每周都能回来看看父母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平常的时候,随便到小区里转一转,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们,他们身体硬朗的就自己找找乐子,如果是身体不好的,就只能自己在家待着,可这没人陪着聊天、没人看护照顾的,身体也只会越来越差。其实,很多家庭对养老机构是有需求的,但因为目前的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老人也不愿意去,所以才会有很多的空巢老人被独自留在家里。虽然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对老人们多加关注,但毕竟不能住在一起随时监护,这些被留下的老人们人身安全很没有保障,电视里独居老人病重无人发现的新闻也并不少见。”
    家变得越来越小,养老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421式家庭”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主体,但现今的养老机制也很难达到理想水准。留守、空巢,儿女不在身边,这些老人到底该何去何从,社会养老方式也需要向更加正规、专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未来也在养老院生活?”
    李萌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她目前需要关注的本应该是如何找一个好的工作,畅想的未来生活也应该是风华正茂的青壮年时期。但当她有一次走过龙首山时,无意间的发现让她提前思考起了自己老年时该怎么活。今年春天,她在龙首山附近看到一个环境还算不错的养老院,那里地方不算大,但看起来还挺整洁干净,顺着敞开的门还能看到里面的一些休闲设施。门口的长椅迎接着阳光,以李萌的眼光看应该算是中档了。可当她看到收拾干净的两位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老人时,心里还是有些发凉。因为那两位老人在不长的椅子上,各占一方,正表情茫然地看着道对面的树林。这让她想起朋友提到自家小区里一家私人养老院里,老人让护工给拿下水时护工说老人时的话:“你儿子都不管你了,连钱都不交了,你怎么还这么多事啊?”李萌一直记得朋友提到这事儿时发出的感叹:“亲生孩子都不上心,指望外人能好好对老人?”看到坐在养老院门前发呆的两个老人,李萌想的是将来的自己也会是这种表情地发呆吗?一天天的吃饱之后,就再没人答理,没人聊天了?
    李萌忍不住再想想别人家的老人们又是怎么生活的?看看大街上,除了广场,社区的老年活动站应该是老人们唯一能找到玩伴的地方了吧?那些老人除了天好的时候到外面转转,其他的时间也不过的就是守着一个空屋子罢了。也许将来自己老的时候,物质上不会受到亏待,但精神上的空虚又该怎么办?要找同龄人是不是还得到养老院去?无法想象自己将来眼神不济地玩着电脑、手机,不能刷朋友圈给好友点赞,不再有人愿意听你的心声和征求你的意见。李萌突然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发愁:“我老了该怎么办?是独自留在家里,还是在养老院和大家一起发呆?”

    大院儿变楼房——
    屋子越住越大,亲人却越住越远
    刘世英今年60岁,在还没住上楼房时,她和家人原来住在“六条胡同”。那时,胡同就是真的胡同了,顺着排水沟往上走第二个胡同最里面的一个小院里就是她的家了。不大的小院里住着她的父母、爷爷和她们兄妹六个,九口人却要挤在两间屋子里,每回吃饭都是一大桌子的人。在刘世英家下院住着她的姑姑一家,姑姑夫妻俩带着五个孩子与姑夫的叔叔一家共住在一个院里。刘世英说:“不仅仅是我家这样,在当时,一家十来口人住在一起是很正常的。”刘世英结婚后没多久,她的弟弟、妹妹们也都成了家,家里的小院已经住不下更多的人了。正好赶上拆迁,父母作主将拆迁补偿的费用分给兄妹们,让大家都搬出去单过。分开后,刘世英兄妹几个彼此住得都挺远,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住一起时那样天天见面,而那个被拆掉的小院和里面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也就成了刘世英的永远的回忆。
    刘世英的丈夫万清也有着和妻子类似的经历,他也是原本兄弟一大家住在一起,结婚后他和妻子出来单过。两人有两个孩子,大女儿结婚后因丈夫工作调动,跟着去了南方,老两口一年也看不到小外孙几回。而原本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的儿子,为了做生意和方便孩子上学,把家搬到了长春。老两口因为刘世英80多岁的母亲需要人照顾,就留在了辽源没走。万清说:“我们家有30多口人,本来应该挺热闹的。可惜大伙儿平时天南海北地住着,只有过年的时候人才能聚到一起,就这还回回都得差几个人。想再像以前那样一家人住在一起的热闹日子,是不可能喽。”
    像万清和刘世英家这样不断被拆分得更细小的家庭有很多,而导致家庭微型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初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青年单人户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导致1人户和2人户的增加,老年夫妇家庭的增加导致2人户的增加。同时,这些微型家庭的养老问题,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被拆分的家庭——
    妻子南下陪读,丈夫北上工作
    杨华家本来是夫妻带着个女儿与老人住在一起,兄弟间只有节假日互相来往。自从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杨家的兄弟们也就都各忙各的,没有大事很少有机会凑到一起。杨华的女儿上大学,他的妻子因放心不一下女孩子自己在外面,就跟着一起去陪读。而杨华的父母和工作都在辽源,他的岗位又比较重要,一时半会没有人能接手。想着总要站好最后一般岗,而且南方的生活也不习惯,他就一直留在辽源。
    从孩子上大学开始算起,杨华夫妻俩已经两地分居了三年多了,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为了她的将来发展也会继续留在南方,所以杨华原本的三口之家现在实际是被拆成了两个小家,妻子和女儿在南方一个家,杨华自己在辽源一个家。
    和杨家一样的还有他们的邻居老王家,老王的孩子已经在南方上学、工作并正准备结婚,老王也被调任到杭州工作也有多年,老王的妻子在袜厂工作顺便可以照顾老人。现在她是一年有半年的时间留在辽源,剩下的半年的时间即要分给丈夫,又要去看望、陪伴孩子。就今年他们的孩子结婚,妻子帮着装修就用了两个多月,然后又赶到杭州陪丈夫待了一个月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辽源。现在老王家3口人住在3个城市,他们一家三口人拥有三套房子3个家,可他们一年能团聚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3个月。老王的妻子说:“现在我们的孩子住在深圳,丈夫住在杭州,而我们俩口子的父母都住在辽源,将来一想到等儿媳有了孩子,我是该在深圳帮着啥也不懂的小两口带孩子,还是该留在辽源照看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就觉得恨不得把自己切两半儿,一边一半得了!”
    目前,我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是人口发展的常态化特征,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了流动人口总数2.53亿,我们国家现在不到6个人中就有1人是在流动的。由于人口流动产生了很多的流动家庭、留守家庭,这些家庭的养老和教育问题正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被断掉的血脉——
    独生子的离去断了父母的未来
    失独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特有的产物,也伤了多少父母的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的未来,是父母的延续。多少个独生孩子的父母将孩子捧在手心里如珠如宝的养大,悉心照顾,严格教育,生怕不能陪孩子到最后。可没成想,有一天反了过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空落落的,不知未来的奔头在哪儿。
    孙梅今年还未满60岁却已经是满头的白发,面色苍老。如果谁看到她过去的照片,一定无法想象一个曾经追求时尚的女性,会变成如今这般不修边幅的样子。在5年前,孙梅还是一个被邻居和朋友称赞为“最潮大妈”的人,不服老、爱漂亮的她力求展现给别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却不想儿子车祸的噩耗毁灭了她的未来,给她的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打击。当时她和丈夫一下子就垮了,根本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甚至就是5年后的现在,夫妻俩也再没了以前的生活状态,两人不再惦记着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也不敢翻看以前的相册,生怕想起儿子在身边的日子。
    失独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对于丧失爱子而又日渐年老的人来说,在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他们该如何养老?专家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养儿防老的破灭,带来的除了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更留下一个深重的话题,这些失独家庭该如何养老?

    今天,怎样奉养父母?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胡子:
    有几个给个人打工的能休年假的?常回家看看也就成了一纸空谈。我与父母分隔南北两地,过去是假期太短只有十来天,坐火车往返就要用去一半,飞机快可机票太贵,一年赚的钱都用来打飞的了。虽然现在有了长假期,但也是未婚的可以年年回去,而已婚的却是四年一次。我也想把老人接到身边,但父母故土难离,每次接回来都住不上几天。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总有个头疼脑热,腿脚不便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不在身边,可心里还是惦记着的。想出钱给父母雇个保姆,可老人舍不得花钱,总说自己还能动,用不着。南边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孩子求学环境,住在北边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需要人陪伴,我们现在很苦恼,不知道该是向南还是向北。
    @风吹麦浪:
    我刚结婚时也和父母住一块,但两辈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很多地方相互看不惯。尤其是老婆有了孩子后,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的区别很大,本来温柔的妻子和慈祥的妈妈更是变得“激情四射”。没办法,只能搬出来单住,一家变两家。虽然住得远了,但我们的心可没远,每天我都会和父母打电话,跟他们聊聊天,每周都会卖些好吃的带着孩子回去看爷爷奶奶。
    @胡安:
    等我老了,就找几个好友住一大院,大家一起互相照顾,到时候再雇钟点工收拾屋子、做饭就行。身体好就一起出去旅游,就报个老年团四处溜达,身体差了就在大院里自己乐呵,大家可以互相照顾。再不行就雇一看护,现在都有医保和养老保险,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有朋友相伴,日子一定能过得不错。
    @寂寞的人:
    孝顺的儿女有一个就行,看电视上,多少生好几个儿子却没人养老的事发生,不孝顺的子女生多少个都没用。我觉得养老不能靠别人,等着养儿防老,将来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养四个老人时候怎么养?不管是养老院、还是雇保姆,想过得好点哪个不用花钱?所以说,经济才是养老的基础,没钱啥都白扯。
    @败家小六:
    听说现在农村养老有一新招儿——集中供养。一个村的把地都租出去,然后老人们收拾收拾都搬到一个大院,用租金来养活他们。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愿望了,等我老了就找一交通方便的小山村,住农家小院再养两条狗,归隐山林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