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最值得尊重的“城市陌生人”
写在前面的话: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无论一个人的职业如何高尚、身份如何尊贵、拥有的权利如何显赫,都不足以让一个城市运转。在城市中的我们看惯了灯红酒绿,习惯了车水马龙。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是谁才是真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快递员、维修工、物业收费员、环卫工人、送水工……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百姓、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也都是我们身边那些来来往往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也是让我们这个城市“齿轮”正常运转最基本的“螺母”。在他们匆忙的脚步里,他们用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与方式,给这座城市最真诚的付出。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他们,哪怕在拥挤的汽车上给他们让一个座位,哪怕在他们流汗的时候递给他们一杯水,哪怕享受他们劳动成果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说声“谢谢”……
尊重和爱护这些人,给这些平凡小人物更多的人性关怀,就是在履行我们作为城市一员的责任。
面对搬家工
别吝惜你的热情
在城市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要和搬家工人打一次交道。这些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的辛勤劳动者,有的可能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也有可能是失业工人再谋生路,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艰难地生存于偌大的城市,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一家人的生活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帮雇主安家,支撑着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他们的工作辛苦,他们没有光鲜的外表,但是,他们却是城市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者,他们是值得尊重的。
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负重往返于高楼大厦,他们用力气和汗水为搬迁的市民带来了便利。在搬家过程中,搬家工人一般都是五六个人一组,他们每次搬运大件家具,都得几个人相互帮忙配合,小件家具譬如搬运被褥、凳子等轻便的活,每个人都能拿很多。尽可能减少搬家时间。为了不损坏家具,就连旧的家具也得包装好。等到把雇主家的东西装满一车后,搬家工人则会蜷缩在车上的狭小缝隙中,这就是他们的座位。等到车行到雇主新家,他们又得把一件件家具卸下车、搬上楼,这真是对人体力的一大考验。据一位搬家工说,他们上一趟楼,就得弯好几次腰。爬楼梯是搬家工最费力的时候。每当遇到大件家具时,搬家工们只能弯着身子往里走,生怕把客人的家具撞坏,好多物品必须按照雇主要求放置。在从事搬家工的人群中,有的年龄大的近60岁,也有刚满20岁的年轻小伙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汗水诠释着劳动者的美丽。搬家工从事的是较重的体力活,每天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因此,他们的食量都很大。每到吃饭的时候,虽然饭菜很简单,但是,他们都狼吞虎咽地吃得很香。他们的生活很劳累,但是,他们每天都过的很充实。
就是这样一群勤劳的人们却时常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和漠视,很难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漠视,这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反思。
面对环卫工人
别吝惜你的关怀
最近,辽源的气温普遍在30多度左右,地表温度更是要高很多。每到正午日头最毒的时候,头顶的烈日让我们为出行发愁。就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仍然能看到环卫工人们热得满面通红,还在沿街清扫、维持道路的清洁。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早晨天不亮他们就在街路上清扫,晚上到深夜仍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环卫工人们辛勤地维护着我市的环境整洁,虽然他们的面孔很陌生,但他们身上穿着的桔红色马夹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面对这些服务于百姓生活环境的环卫工人们,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7月31日17时,就在长寿街与康寿路交汇处,记者就见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环卫工人,手持捆着尼龙丝袋子的特制“撮子”和长柄扫帚,正在清理路边垃圾。这时旁边缓慢驶过的一辆公交车进入站点,车上一位30多岁的女人将手中的矿泉水瓶从刚打开的车门扔了出来,正砸在临近公交站点的马路上,矿泉水瓶落地的声音很响,引得路旁行人纷纷侧目,而扔瓶子的那位女人却无视旁人的目光。公交车就那么开走了,正在清扫垃圾的这位环卫工人走过去,默默地将这个刚刚被丢下来的矿泉水瓶扫进“撮子”里。而路边塑料袋、废弃水瓶不止一个……
最近,记者曾几次看到有环卫工人拿着杯子到临街的店铺去打水喝,或是洗被汗湿透的手巾。也遇到过小超市老板热情地询问附近正在保洁的环卫工人,要不要帮助他们将盛满水的杯子放到冰柜里冰镇一下。在大雨突降的天气里,也曾看到有人招呼被雨淋湿的环卫工人进屋躲会儿雨。在一些没有大型垃圾箱的临街区域,许多店铺的店员都是将垃圾用塑料袋装好,等环卫工人推着垃圾车走过时,主动将自家的垃圾袋扔到垃圾车里……
同样是辽源,同样是在炎炎盛夏,同样是为我们城市和人居环境服务的环卫工人们。在享受着环卫工人为我们提供整洁环境的同时,我们回报他们的不应该是漠然无视,应该对他们劳动成果表示尊重,为环卫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别吝惜你的举手之劳。
面对快递员
别吝惜你的感谢
快递员,如今早已不是单单投送信件的邮递员了。他们现在已然成了为人们投送邮递物品或网购的使者。
因为自己是个网购“发烧友”,所以会经常接触到快递员。开始对这些穿着统一工作服、手里拿着不太“像样”的手机,开着面包车、载着大大小小投递包裹的快递员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但是时间久了、接触多了,发生的事情也多了,让我对这些快递员有了真正的认识,感激的同时也觉得他们是城市里值得尊敬的人。
网购初期,我将送货地址设在了工作单位,每次有包裹到达,他们都会打我网上填写的联系电话。一次,我在网上买了一个家用挂烫机,几天后的一个中午,快递员打电话让我到单位门口取件,我正在吃饭,不耐烦地让他放在门卫。这位快递员耐心地和我说签收包裹前应该先验货,不然如果签收后发现所收物品有问题,一般发货的卖家是不予售后处理的。我不耐烦地下楼到单位,当着他的面儿打开包裹,发现包裹里面真的缺两个配件,我没有签收,他又带了回去,最终我和网上的卖家顺利地沟通好解决办法。因为先查货发现了问题,才避免了损失。这不只是一句“谢谢“能表达的。后来我把收货地址改成了家庭住址,快递员依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为我送来急切等候的那些包裹。我家附近的路原来高低不平,车子上不去,他们就尽可能地往前停,停到实在上不去为止。后来路修好了,车子就直接开到我家那栋楼的门口。他们送货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下班前后,开始我也不理解,总这个时间来“打扰”,但一个快递员告诉我,快递公司每天到货是一至两次,一次是早上,如果有第二次到货,就是下午,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分拣,会按每个人所分片区由远及近的一一投送。为了在第一时间让我们见到自己的包裹,他们每天都要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他们也根本不计较自己是不是加班投送。
不同的快递公司,不同的快递员,相同的服务,相同的温暖,只为了我们急切的等候……每次签收你的包裹时,请别吝惜你的感谢。
面对物业维修工
别吝惜你的支持
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也许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再见”,温暖了他人,从而获得了生命延续的机会。也许因为你不经意的举动,为你带来工作上的便利。也许只是一句话,就会给我们力量,满满的幸福,深深的感动,就在那几个字里。
在我们生活中,身边总会接触到小区保安、保洁、物业收费人员等,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工资低,算是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的人。他们为了生计到城里打工,他们因为出生、际遇、能力问题,没办法找到所谓“体面”的工作。但是,我想就是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的保证,为小区的环境贡献了力量,为我们生活提供了帮助。
在生活中,每天忙于工作,也没考虑过物业能给我们做些什么。反正年年的物业费,我是一分不差地交给了物业公司。平时,遇见物业的人,也从没和他们打过招呼。可是,家里因为得到物业的一次帮助,让我对物业有了新的改观。记得有一次我家的网线坏了,打电话和网通联系,维修工人说墙壁的内线坏了,需要换成外线。这样就必须从家里的墙上钻个洞和走廊的网口连接。钻洞需要我们自己找人,那么厚的主墙,在上面钻个洞确实有点困难。正愁不知道上哪找人的时候,我们想到了从来没有麻烦过物业公司,就立刻给物业打了电话,物业人员接到电话二话没说,拿着工具就来了。
后来,我们在遇见物业工作人员都会点头致意,晚上散步也会领着孩子和他们聊上一会。有一次,听物业的人说:“咱们小区,你家的物业费交得是最痛快的,平时你家也没有啥事,那时我们就说,你家有事找物业,我们第一个给你办。”这是我后来和他们闲聊时才听说的,当时在交物业费时,我也没想过那么多。但是,在我没有为难物业人员的同时,物业人员也无条件地帮助了我。
面对餐厅服务员
别吝惜你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服务人员,他们遍布在各行各业,而我现在要说的在饭店打工的服务员,每月挣那仅仅够维持生活的1000多元钱,却还要省下部分给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的家里,来为父母分忧。你是否曾经对服务员大吼大叫过,是否大声地命令过他们,是否因为一些小事而和服务员发生过争执,甚至破口大骂?
前两天朋友家的孩子满月在饭店吃饭,遇到了这样的客人,客人想要的是手抓饼,可自己点菜的时候要的是手撕饼,其实一般饭店这两样饼都是一个做法,可这个饭店却有两种做法,当端上来的时候,客人大怒,责备服务员说:“你是不是不知道怎么做啊?”用不用我教你啊?之后大吵大闹要求退掉。服务员再三解释,这个她也不懂,只是按照菜单由厨师做的,既然点菜的时候没有记错,那又怎么能怪人家服务员呢?
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服务员,我们心里又会是什么感受?服务员为你提供服务,你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们。你要明白,服务员也是人,和你一样,也是有自尊的,这不过是他们的工作而已。
是的,你确实花了钱,你理应得到你应该得到的服务,这个一点儿也没有错,但你就可以大吼大叫了吗?顾客是“上帝”,理应享受这样的待遇。然而,一些人以为自己有钱了就是“上帝”,对服务人员训斥有加,而且从来不知道感谢。一些人在单位、在家里没有地位,而遇到服务人员就神气十足。如果顾客是“上帝”,那么那些服务人员就是“白衣天使”。服务员应该得到尊重。当你需要别人为你服务时,服务员将东西送到你手边的时候,你是否应该说句“谢谢”?仅仅只有两个字,但却给予了他人尊重。
服务员不容易。谁没有父母兄弟,当自己亲人被人吆来喝去、被人指手画脚、被人破口大骂时,你又会是何感受呢?所以当你下次再去吃饭的时候,希望你能多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考虑,理解别人的不容易,多多体谅他人,一定要尊重他人,不要对服务员大喊大叫,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对服务员说话,应该有礼貌地说出你的请求,这体现了你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你个人的素质。对服务员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其实,尊重就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你的冷漠“痛”了谁
保姆、钟点工、搬运工……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社会地位很低,工资待遇也不算高,服务的人群也很复杂,他们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用汗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温馨。而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想起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后院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意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的!”于是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2个小时,才把砖搬完。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若干年后,一位非常体面、气度不凡的人来到了寺院。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拼搏,终于取得了成功。
说实话,方丈的“搬砖”理念让乞丐找到了平等,也让我们明白,施舍不是助人的最高境界,而还人以尊严才是真正的度人。
环卫工人王女士说,环卫工人成天和灰尘、垃圾打交道,脏点、累点都没有什么,就害怕一些人瞧不起我们。有一次,王女士的同事张师傅在清扫马路时,遇到一个人往树坑里“方便”,张师傅上前劝说,没想到,那个人不但骂张师傅“多管闲事”,还动手打了张师傅。同样,王女士也遇到过一些不讲理的人。一次,她在清扫马路时,一名中年男子在王女士旁边吐了口痰,王女士对男子说,不要把痰吐在地上。哪知,这名男子说:“没吐到你脸上就不错了。你就是干这个的,要不白拿工资啊。”
王女士说,歧视环卫工人的现象毕竟是少数,很多人还是很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例如,一些行人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些,都让她和同事感动。
尊重身边的陌生劳动者,尊重他们日复一日的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多一些善良,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自私自利;多一些耐心倾听,少一些冷嘲热讽,是同样身为劳动者的我们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买卖虽小,但每天都有喜人的收获。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公厕周边垃圾。
一有空儿,志愿者们就会到敬老院为老人送去一份亲情。
梳理的不仅仅是柔丝,更多的是幸福。
清掏工人为城市排水“开路”。
园林职工为城市添景观。
建筑工人在烈日下忙碌着。
抢抓时间,保证交通安全。
水渠中,环卫工人正在打捞垃圾。
为给游人营造安全的观赏环境,动物管理者正在为孔雀注射禽流感疫苗。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珍珠 咸凯慧 刘红娇 王 超 褚天娇 见习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