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面貌展新容

——访市关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孙光瑞
本报记者 李奎福

    编者按:1983年8月,我市正式升格为地级市。30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原市级老领导,请他们畅谈辽源的发展变化,憧憬辽源的美好明天。本报从今日起在一版开辟“老领导看辽源”专栏,通过老领导的视角看辽源30年来的发展变化。

    1983年10月3日,辽源作为地级市正式挂牌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记者近期采访了部分原市级老领导,请他们谈一谈家乡的发展变化,憧憬辽源美好的明天。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的领导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市关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孙光瑞说,30年来,我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建设、人民生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30年前,辽源曾经有句老话:“硬件不硬,软件不软。”可现在呢?辽源的硬件早就硬了起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在外地的辽源人有的回来都找不到家了。
    之所以取得了今天这样的建设成就,是因为辽源有一批优秀的建设者和经营者,这些精英人士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袜业、铝业、药业等等,承担起经济建设的重任,在经济转型中走在前列。经济转型我们抓住了机遇,抢在了前面。几届市领导班子殚精竭虑,努力追求。转型转出了新面貌,使得我们成为国家转型城市中的示范城市。今天,城市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他说,回头看,我们的开放也是循序渐进的。当初是不管什么项目,只要来了全要。现在已经大不一样。城市功能增强了,基础雄厚了,面对外来的投资项目开始挑挑拣拣了。这就是很大的成绩。原来企业经营和生产比较守旧,规模相对较小。现在的企业经营者引进了先进的科学理念,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企业前进的脚步很快,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认真地看,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这是无形的,但却是有力的。人们的上进心、进取心和奋斗精神,的确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相信,有了人的积极性和高度的建设热情,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辽源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和谐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