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 魅力辽源

——辽源百姓讲述自己的“辽源”记忆

    祝福是心田的微笑,微笑是心田的祝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4周年,我们回顾过去、感受现在;我们摁动快门、轻敲键盘,用高科技新媒体,复制自豪、粘贴欣喜、原创传奇、笑对世界、笑迎未来。
    今天,我们祝福祖国、祝福家乡,我们有感情也有底气。将爱国情感珍藏心底,只有保存,没有删除;可以粘贴,更需新建。

    司国庆  60岁  辽河半岛小区业主
    在这60年中,我一共搬了9次家,一次比一次房子大,一次比一次装修得好。
    在我结婚前,我们一家子就挤在非常小的房子里,屋子夏天热的像蒸笼,冬天靠火炉微弱的热来取暖。结婚了,我和妻子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只有一间,但是,我们感觉很幸福。
    后来,我们收入多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想住进大房子。第二次搬家有了两间房,第三次就是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楼房……这次我们感觉一辈子就住这里,心里很满足。
    近几年,辽源的现代高档小区越来越多了。我们家也搬进了辽河半岛这个现代美丽的小区,这是我第9次搬家。晚饭后到辽河半岛广场走一走,锻炼锻炼,挺开心的。

    王秋敏  南大桥附近居民
    20年前,父母为了我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从安石镇搬到了市里,就读于福镇小学。记得那时候,南大桥是妈妈每天骑自行车送我上学的必经之路,当时的南大桥也没有这么宽、这么平、这么亮。那时候的桥上没有路灯,天黑了就不太好走。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这桥能修成像大城市桥那样,又宽、又亮地多好啊!没想到,等我上大学的时候,南大桥真的就变样了。南大桥变成斜拉桥,晚上亮灯后,和辽河景观带交相呼应,成为辽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宋涛  体育场附近居民
    我家住这儿几十年了,这块体育场我再熟悉不过了。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体育场坑坑包包的就是个土场子。市里举办大型运动会,各学校的学生就坐在土坡上观看,赶上有风天,尘土刮得满身是灰,呛鼻子、迷眼睛。小的时候在这里踢球,一不小心就把膝盖摔破了。现在有了绿茵场,有了塑胶跑道,我和哥们儿在上面踢球再也不用担心摔倒受伤了,在这里踢球安全、过瘾。去年,辽源举行首届国际琵琶文化艺术节,很多明星大腕来这里演出,辽源的琵琶演奏还在这里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可以说体育场,提高了咱辽源人的品位,丰富了家乡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住在体育场附近真是一种幸福。

    田中喜 60岁 铁路退休职工
    我家以前就住在大什街附近,当时的大什街绝对是辽源的中心点。大什街跟前儿最显眼的建筑就是新华书店,在书店的一楼是个副食商店,商店挺大可里面的商品种类很少。书店门口是个交通指挥岗,交警就在那里面指挥交通。新华书店南面是第五百货商店,那可是辽源当时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但我记得最“真亮儿”的地儿,是新华书店西面的巨幅墙面。那是专门用来宣传各种国家大事和政策的地方,墙面上画着毛主席像,写着各种红色宣传标语。每次墙面画新宣传画的时候,许多老百姓就围在下面看热闹。就是在平时,也总有不少小孩在那里玩儿。估计现在到工商银行大楼门前晒太阳的老人,有不少人小时候就在那里玩儿大的。
    后来大什街扩建,新盖的楼都往后退了十来米,一下子就把大什街扩大了不少,道两边的楼也全都换了样,我现也只能在旧照片上找找大什街过去的影子了。

    王永山   52岁  企业职员
    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再只满足于仅仅吃饱饭的日子了。现在,我们对文化生活也有着很强的需求,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记得20多年前,我在单位负责工会工作,只有在过年过节才能有文化活动。那时候,我们的各方面条件都很有限,主持节目的话筒都是“有线”的,拍照片的相机都是胶卷的。现在,各种场合的各式活动,高科技的舞美灯光、漂亮的演出服装让我由衷的感叹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我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生活在一个精神食粮多么丰富的时代啊。

    乔孝华  56岁  退休人员
    我是一名家庭“煮妇”,还记得,几十年前的菜市场,都只是路边的小摊子而已,而且菜的种类也不太多,几乎没有肉。冬天,卖菜的人冒着鹅毛大雪,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在小角落里支起了摊子;夏天,卖菜的人时不时给菜浇点水,怕菜都晒干了。那时,条件很艰苦。过节了,我和老伴儿走进了超市的肉食区,里面有卖新鲜的猪肉,也有卖干腊肉的,还有卖牛肉的。蔬菜区的蔬菜摊上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蔬菜,在市场的门口,我看到每一个人都大袋小袋的满载而归,如今的日子可真美呀!

    胡爱华  50岁  大阳镇农民
    看着眼前的新房,我很难用语言表达。我家老宅的院子是用木棍苞米杆围成的栅栏门,土墙艰难的顶着斑驳破旧的瓦片。每当下雨的时候,我记得着急忙慌的父母拿出锅碗瓢盆接住房顶流下来的雨水。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的老屋子已经拆除好多年了。在那个老屋子的旧址上,我家花了十几万盖了四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现在,家里的装修也一家比一家漂亮,洗衣机、液晶电视、冰箱等现代化的家电都用上了,在城里住的亲属来了都不愿意走。

    杜江峰  58岁  摄影师
    我是一名摄影师,当年就是想拍一些纪实照片,从不同角度反映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这一组居家摆设新旧对比的照片分别是在朋友家拍的。拍的时候很随意,可现在通过这组图片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时代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30年前,家里有个落地大录音机,那可是“身份”的象征。今天,家家都有现代化家用电器,为了更好地培养子女,买架钢琴现在并不是什么难事。那时候,人们买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由于物资短缺,我记得当年去买什么不光得有钱,还要有“票”。现在市场越来越现代化,需要什么东西都能买到。

    马文涛  公交车司机
    我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对于辽源公交事业的发展,我觉得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每个时期的公交车我基本都开过。想当年的“大龙车”,人们印象应该特别深,12米的车长,又大又重的方向盘,车况是相当差了。冬天外面刮大风,车内刮小风。夏天车里闷的跟蒸笼一样,那叫一个“遭罪啊”。而且车少人多,上下班乘客有如下锅的饺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市老型公交车“光荣下岗”了,很多线路换上了环保、节能的新车,那开着叫一个“舒服啊”。冷气开放,冬暖夏凉,犹如五星级宾馆。乘车的人舒坦了,连我们开车的人都得劲儿了。 

    苏明香  河西新苑居民
    我今年65岁,住在这里30多年了。原来,这里的房屋家家户户都是矮趴的小平房,外边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人们管我们这儿叫河西草房。记得当年我的儿女们都在上小学,夏季连雨天的泥巴路,孩子们穿着靴子都走不过去,早晚上、下学急得直哭,我看着特别心疼。我丈夫生前是一名井下矿工,多年前在一次井下作业时遇难。我家当时的小趴房连房照都没有,就是我这样的家庭,赶上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2年底,我家回迁搬进了现在河西新苑8号楼803室的60多平方米的高层住宅。现在孙子、孙女每天放学回来,我都带他们到楼下的小广场玩儿一会儿。想想过去,现在真像是在做梦。

    网友田野  退休公务员
    我性格开朗,愿意交友,喜欢摄影、录像、旅游和文体活动。有时间愿意写点小文章,自我欣赏。
    去年9月12日,我市举行了中国辽源国际袜业交易会;9月16日又举行辽源市第四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和汽车展销会,两个交易会都在茵特拉根欢乐广场举行。由于我对茵特拉根广场并不了解,一个周六,我和妻子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茵特拉根广场。去了之后,我就有些后悔,看到那么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我却没带照相机,辽源就是太缺少这样的建筑了。第二天,我带着自己的“宝贝”相机,在此广场拍了很多照片供朋友们欣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珍珠  咸凯慧  季式学 王  超  刘红娇  李  锋  采写
    本版策划  郭珍珠  夏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