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阳村的转变
本报记者 李艳红
2005年以前,东丰县小四平镇小阳村人均收入还不足4000元,生活环境脏乱差不说,村里矛盾纠纷多发,社会治安状况频出,是县里有名的“后进村”。谁曾想,到了2014年年底,仅有1000多人的小阳村全口径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0元,且近5年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这其中的变化,村书记孙成坤有话要说。
“邻里间能有啥大矛盾,不是你家修墙多占我家地了,就是你家鸡跑我家吃苞米了,再不就是婆媳吵架、儿女不孝,根儿上都是因为日子穷、手里没钱,村民们除了春种秋收忙那几个月,其余时间都闲置在家东拉西扯,矛盾也就多了。”村里的那些情况,都在孙成坤的心里。
没钱就想办法挣钱。孙成坤是养猪能手,也是村里较早发家致富的能人。近年来,在他的操办下,村里办起了养猪场,成立了养猪协会、养鸡协会,扶持了一批养殖项目,形成了7户规模养猪户、156户零散养猪户,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10户规模养鸡户年出栏10万余只。“光看着别人挣钱眼红不行啊,只要肯吃苦,哪有挣不到的钱,何况还有我在前面‘领道儿’。”除了在家致富,孙成坤还积极打通对外输出渠道,目前仅输出出国劳务就达70余人,国内长期建筑业劳务270余人。
“村民们不靠张罗不成事,咱们把路铺平了送到他们面前,他们有啥理由不想干。”当村书记这些年,孙成坤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村上、搭在了让他挂心的村民上。
“平日里跟村民们闲聊,知法懂法的人太少了,遇到问题还是大吵大嚷那一套,讲不出个理来。”村民富了不能当“土财主”,知法懂法方能走得长远。2010年初,小阳村被东丰县司法局等部门列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此后,村里主动联系县普法办、县司法局,在农闲季节派律师、公证员、法律讲师团成员来为农民上法制课。“春季讲《消防法》《森林法》,春耕讲《土地承包法》《种子法》,平日里普及法律常识,不同时期换不同讲法。”孙成坤说,自打成了民主法治示范村,村民们都想做出个“示范”的样来,每回上头来人给讲课,村委会里都坐得满满的,遇事维护自身权益也知道翻书、找专家咨询,邻里矛盾减少,治安良好,村风在无形中得到转变。
前不久,村里两个人在闹笑话时,一方不慎将另一方推到桌子角上,造成伤者脾脏摘除。村里立即对此事进行调解,肇事一方给予伤者经济赔偿,避免了一场诉讼官司,现在两家相处甚好。“出了问题闹纠纷不怕,咱讲情讲理,学法后村民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啥事一商量就解决了。”孙成坤处理这些问题“小事一桩”。
这几年村集体收入有了增加,孙成坤带领村民正忙着美化乡村,沟渠、修路、围栏、路灯,一样不差,孙成坤说:“这些都要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