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补习班,爱你,是对还是错?

    暑期来临,课业却未结束。离开校园的学生们将要面对的是快乐的假期,还是兴趣班、补习班等各种补充教育?
    无论是否自愿,总会有无数的学生们在假期踏进补习班、兴趣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加餐”。但那些补习班真的为学生“进补”了吗?或者不过是另一个“超龄幼儿园”?一些老师要求学生“自觉补习”,真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是另有考量?让我们听听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心声。

    补习班老师
    “哪里不会补哪里”
    目前,在补习班教英语的李老师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做家教,对如何利用补习来提高学生成绩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她认为,针对性教学是对学校课堂统一教学模式的补充,专业的补习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课业进行系统梳理,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和反复的教学。而且,对于如何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迅速从孩子的成绩发现其学习效果、如何从答题中知道他们基础知识是否牢固等方面,补习班的老师都要比普通家长更加擅长。而学校里老师要负责的学生太多,很难做到随时随地、细致地把握所有学生的情况。这时候补习班就起到了补助做用,孩子成绩不好、偏科、基础不牢等,都可以找到专门的应对方法。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来说,“马无夜草不肥”,比起学校的“大锅饭”,当然是“吃小灶”更加滋补。
    李老师所在的补习班里都是些正要升上初三的学生,学习劲头很足,他们正在为将来中考成绩加分努力冲刺。随着暑期的来临,也已经有很多家长来给学生报名参加暑期班,准备利用假期给学习后劲有些不足的孩子加加油,以免学习成绩被同学们落下。也有一些在补习班里成绩有明显提高,在学习上变得更加自信的学生,会在假期主动来询问是否有自己想学的内容。

    补习学生
    “要是不学,就没效果”
    今年已经上高中的张智同学,从小学起就开始参加各种补习班,已经算得上是补充教育机构里的“沙场老将”了。小学时,他参加的都是像演讲、绘画、跆拳道、游泳之类的兴趣班;等到他上了中学后,除了在母亲的要求下一直坚持学的英语口语提高班,陆续也有参加过其它的补习班,还和班上同学一起听过所谓的“专家演讲”,但最后他都放弃了。因为他发现补习班老师所教的也都是平常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最多是几个没见过的题型,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题海战术”,这种情况只要多买几本练习题就可以搞定了。而有些辅导班那就更离谱了,基本就是和同学一起抄作业的地方。至于他参加过的几次“专家演讲”,也没一个让他觉得有用的,有的听着更像是传销洗脑,或是借机卖产品。张智觉得,想要提高成绩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想不想学。他班上就曾有一名同学,也没有去补习班,就自己突然发劲学习,半个学期成绩就从30多名追到了第10名。而他去的那些补习班里,更多地是压根就不想学却被家长送去的学生,那样的学生就是整天泡在学校和补习班里,也不过是人去了完全没效果。
    “我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教学”
    李鹤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有些偏科,从初二开始就一直在补习班学习。李鹤一直觉得自己有点儿笨,脑子慢,老师上课教的进度他老是跟不上。他发现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尤其是连着整天都有课的时候,他能坚持听完一半就不错了。所以每周一次的补习班里,补习老师会根据他的情况对一周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讲解,不会的和学得不扎实的内容,多听几次讲解也就听懂了。他觉得学校都是统一式教学,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有的聪明一点儿就会,也有像自己一样笨鸟跟着飞。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何况老师们的课也并不是只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平时他就是想找老师问问题题都不好意思去跟同学们挤。所以,他还是挺喜欢补习班和家教这种私人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符合他的需求。李鹤觉得,除了像自己一样不适应长时间听课的学生,还有很多学生是“压迫型”的,这样的学生其实挺聪明的,老师一教就会。但他们没长性,如果没有个人在后面看着、提醒着,就会给自己松劲,这样拖着拖着,不仅新学的没记住,还把原来的也给忘了。虽然很多同学觉得补习班没什么大用,但李鹤认为存在即合理,还是有很多学生需要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家长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刘军的儿子目前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在班级里算是中等,但尤其不爱写作业,不仅经常少记几项作业内容,还总因为写作业与妈妈吵架。对儿子的不爱学习刘军的妻子总是非常上火,但因为两人工作都太忙,抽不出太多的时间盯着孩子的学习。刘军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并不高,也并不认为分数特别重要,但儿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他和妻子并不是非得要儿子将来考上个好大学,但总要有些赖以生存的本领吧?如果学习能力差的话,将来就是想学门手艺都费劲,因此,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能让儿子重新对学习感兴趣。而刘军的妻子则更关心的是儿子的安全问题。夫妻两人每天下班经常要到19时,而学校放学的时间却在16时30分左右,这期间孩子的去处就成了问题。最后两人一商量,将孩子送到了课外补习班,一个是孩子离校期间不用被独自锁在家里,另一方面也是有一个给孩子补课的地方。老实说,作为学历普通的家长,刘军觉得现在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挺难的,等到升初中、高中,那就更帮不上忙了。学习班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而且有老师的照看也让人对孩子的安全更放心。

    学校
    个别教师丢了教育的“脸”
    近年来,通过相关部门的多次调查发现,我市的个别学校、个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业余时间有私下有偿补课办班的现象。6月24日,市政协七届十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中小学教师业余有偿补课办班加强治理的建议》,并得到了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此,我市的某中学负责人表示,教师本是教书育人、让人尊敬的职业。可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迅速发展,在金钱利益的诱惑和趋势下,中小学里的一些个别教师似乎是忘记了自己本来那崇高的职责,愈演愈烈地在校外有偿办班补课。这些个别教师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教育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师生之间本来该有的珍贵情谊,对教育部门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形象大打折扣,丢了教育的“脸”。强化教师队伍素质,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学校是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更是有责任和义务去制止这一负面现象。学校要以加强管理、维护学校整体利益、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为目的,依法自主研究制定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工作的管理办法,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作为教师日常管理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为禁止有偿家教提供制度保障。凡实行教师聘任制管理的学校要将“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作为教师聘用的重要条款纳入聘用合同。我个人建议学校可以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对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顶风违纪行为,将进行公开从重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曝光。

    兴趣班到底是谁的兴趣
    近年来,兴趣班的火爆程度是只增不减,越来越多的课后兴趣班似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且经有关资料显示,学龄儿童已成为兴趣班的主力军。我们周围的孩子有的学舞蹈,有的学轮滑,有的学书法,有的学英语,有的学钢琴……凡是4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兴趣班还有少数两三岁的孩子也报了兴趣班。一个孩子同时赶场多个兴趣班的不在少数。如此繁多的兴趣班,真是应了那句广告语:只有你想不到的课,没有我们开不了的班。
    对于兴趣班,记者也是深有体会。我们邻居有一个5岁的孩子一口气报了5个兴趣班:轮滑、小制作、英语、美术、跆拳道,逢周末就赶场般来往于各培训机构,忙碌得跟小蜜蜂一样,别说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玩了,估计连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都不多。更为令人震惊的是,有一媒体报道称,一位11岁的孩子5年内上了30个兴趣班,由于压力太大,竟然满头白发!兴趣班原本应该是孩子热爱和感兴趣的,现在却演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了。这真的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吗?
    其实,孩子上兴趣班并非坏事,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如果老师,家长的心态不端正,很容易让好事变坏事。记者就此事查阅了很多书籍,通过周令瑜的《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书了解到,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要学习某一项技能,首先得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如果孩子的成熟度达不到要求。6岁前的孩子不要上学习技巧的兴趣班,以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依孩子的特长和天赋来选择。有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并非自己的选择,有的迫于学校和老师的压力,有的是由家长自己的虚荣心来抉择。如果孩子上的兴趣班不是他所感兴趣的,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痛苦。最后,一定不要贪多求全。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虽说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给孩子上兴趣班,首先要明确上兴趣班的目的,一定要以培养孩子自身的兴趣为目的,不能随波逐流,毕竟兴趣班的重点在于孩子自己的兴趣。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得不偿失。

    假期课外班需理性看待
    暑假,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不是假期,而是另一个“学期”的开始。每到这个时刻,有些家长就开始为给孩子报什么班而犯愁。各种暑假补习班、课外班经营者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大赚一笔而加大宣传力度,发传单、立牌匾、挂横幅招揽学生。
    课外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学习奥数、艺术或者体育之类的特长班,另一种则是补习文化课,如英语、作文等。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让孩子上辅导班的主要原因是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多学点东西,在今后的竞争中多点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为孩子做长久打算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当面对形形色色的假期课外辅导班时又有多少家长能够为孩子做出理性选择呢?是否有家长能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为孩子报课外班?有多少家长心平气和地询问过孩子的意愿?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没有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很多家长就跟风为孩子报了假期课外班。
    有的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补习文化课的班,有的家长为孩子报了诸如美术、书法、象棋等兴趣班。很多时候,家长为孩子报好了课外班就心安理得了,至于效果如何则不那么在乎了。
    报假期辅导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在各种课外班盛行的当下,家长们更应该理性看待假期课外班,这样才能不让自己的孩子白费辛苦补课,也避免让自己的学费付之东流。家长在为孩子报名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实际情况来判断,不但要看孩子有没有必要参加辅导班,征求孩子的意见,看孩子是否有学习的意愿,而且家长要多考虑假期里做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王  超  刘红娇  见习记者  祝琪尧  采  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