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荣誉感” 哪去了?
编者按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与职业荣誉感息息相关。身处三百六十行中的我们,是否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关系到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实践力度,不容小觑。
曾经,我们的就业选择“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曾经,我们提起教授、专家、学者时充满了敬仰之情;曾经,我们的理想是做一名辛勤的人民教师、勇敢的人民警察……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自豪?有多少人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瓜葛?似乎,从事何种职业都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职业所承载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在慢慢消失。
当年那个催人奋进的职业荣誉感哪去了?今天,我们还会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自豪吗?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正在消失的职业荣誉感呢?
职业:城管
下班就脱 “皮”
小李的工作很“有名”,可如果有人问他是做什么的时候,心里总会带着几分尴尬。其实,小李的理想是做一名人民警察,现在他把这个理想中的一半变成了现实。他的职业是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执法者,简称——城管。
无需多言,你只需要在百度搜索栏输入“城管”二字,随之而来的新闻就会让你一目了然。城管与民众之间深刻而难解的矛盾,使这些执法者自己都觉得“荣誉感”荡然无存。
有人说,一出事就说是临时工,其实这是个在很多单位都会发生的挺无奈的问题:编制。辽源市人口上百万,城管才多少人?而这些人中有编制的更少。人少就管不过来,人多待遇就跟不上,这导致招进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执法对象又是一付面对阶级敌人的态度,根本不听劝。碰到“硬茬子”时,与对方起争执人家就敢躺地上放赖,执法人员是连生气都不敢,不然领导会先说你执法态度不好、方式不对,要是强行没收物品时一个没处理好,就可能被告一个“暴力执法”,连工作都得丢。
小李认为,城管本是维护城市形象的管理者,目前正在向服务型艰难转变。可是,个别执法者的负面影响和一些网络媒体为追求点击的恶意炒作,把城管这个职业变得臭不可闻。一提起城管,就好像见到了仗势欺人的“狗腿子”,是压迫“受苦百姓”的恶势力。城管也仅仅是一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可如今呢?整得同事们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扒下身上的“皮”,回归到“劳苦大众”的群体里。至于职业荣誉感,那是什么?
小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尴尬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对城管工作整体行业形象转变的迫切需求。这不仅需要从业者的自律和加强监管,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某些网络自媒体,不要总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把城管孤立起来。正所谓“三人成虎”,如果有人天天在耳边说别人坏话,那么即使没见过这个人,印象也先坏了三分。这不仅是抹黑城管的整体形象,也会影响城管的执法环境,激化群众矛盾。这种行为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声”,而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职业:技术工人
“工人老大哥”成了“打工仔”
“我爸爸是八级电工,我是他儿子,怎么也得是个四级,不信我用他的电笔给你们看。”这是当年还在上小学的陈生与小伙伴儿玩耍时,说出父亲是电工时满是骄傲自豪的话,而且他的小伙伴们对此也都表现得很羡慕。小时候的陈生觉得能把房子“通电”的父亲很厉害,每当父亲帮别人家修好电时,得到别人满面笑容的道谢,陈生就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父亲一样厉害。
每个孩子都写过《我的理想》命题作文,陈生当时写的就是“做个像父亲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让他在班里一堆的要做航天员、科学家、演员、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语文老师选读的范文,并点评说他的理想“平凡又伟大”。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人的观念不知不觉间也产生了变化。工人,由过去带着几分尊敬和自豪的 “工人老大哥”,变成了“打工仔”这种带着点自嘲的称呼。看向工人这个群体的目光也由仰视、平视变成了俯视。
陈生做了和父亲一样的电工,可却没了达成理想时的快乐。如果说以前的他提起工人这个职业还是骄傲满满的话,现在的他很少提到自己的工作。他的同事常说起送孩子上学的经历,老师都会问班里的孩子:“你的家长是做什么的?”其实,不仅是大人注重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们也会互相攀比,家里是做生意或者在单位上班的说出去倍儿有面子,而自己家长只是个普通工人,孩子提都不愿意提。
虽然陈生每月赚的工资是普通白领的两三倍,可一说起自己的工作时,别人的目光总还是带着些什么,就好像工人低了别人一等似的。目前,全国都缺拥有高新技术的工人,经常可以听到某单位出到年薪几十万招聘。可惜的是,即使如此大的市场缺口,还是更多的人宁愿选择一些偏门的、将来未必用得上的专业,也不愿意去学一门技术。
别人给陈生介绍对象时,最常碰到的情况就是,人家一听他是工人,立马就回绝了,连见面都不考虑。这就好像某些准入门槛一样:高校毕业?是!技校生?否!
用陈生的经验之谈来说:“即便是在用钱衡量标准的时候,还有土财主和暴发户这样的贬义说法。同样,工人,哪怕是前面加了个高级技术做前缀的工人,说出去也还是不如白领招人待见,就更别提什么职业荣誉感了。”
职业:教师
“园丁”与“保姆”
“过去老师是心灵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现在的老师却变成了教书匠和保姆。”小邓提起老师这个职业,有着近10年工作经历的她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小邓老师是四川人,原本是小学老师,现在嫁到辽源在一家私立幼儿园做幼师。
有很多人会有当老师的理想,小邓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想当老师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换位思考”。她觉得自己学习时太过辛苦,所以希望能当个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老师。尤其是高中时期,面对题海和站在讲台上喊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老师时,小邓都特别想把老师拽下来,跟老师换换位置。后来小邓同学真的变成了小邓老师,还成了挺受欢迎的“孩子头儿”。
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很关注与老师有关的新闻,也渐渐发现老师在他人心中的地位直线下滑。若说以前的老师普遍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尊重,现在的老师被提起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感。小邓老师不止一次听说某某给老师送了什么什么,这些家长不是喜欢送,而是怕自己不送之后孩子会受欺负。小邓老师的父亲总是跟她说:“邓儿啊,你可不能收学生家长塞的钱。”小邓老师也很无奈,除了学生做的贺卡,她根本就没收过别过的东西,每个月老老实实地领工资,赚奖金。可别人一听说她是老师,就一副“你是不是很赚钱,有很多灰色收入”的眼神。
做老师这些年,小邓亲身感受到老师整体形象变化带来的影响,尤其在某些负面新闻频发的时间段里,电视、网络、报纸上看到的都是:幼儿园里,有老师虐待孩子;小学校园,老师公然让学生下跪;一校之长,对学生伸出罪恶之手……
这些新闻别说家长见了来气,小邓老师看得也是毛骨悚然,不敢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校园里。而那段时期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时,看着老师们的眼神里也充满了紧张与担心。
虽然是有一些老师会“拉家长出来溜溜儿”,但部分毕竟不能代表全部。还是有很多好老师为学生付出着心血:那些地震时护着学生逃生的老师,默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压力的老师,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差的老师……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也有着良好的个人品德与职业操守。
谈到职业荣誉感,小邓老说:“目前社会上对老师的评价日益降低,这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只有教师这个行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重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才会被一并找回来。”也许就像小邓老师的父亲说的一样:“老师这种行业不能只注重业务能力,品质道德也很重要。所谓教书育人,老师是要言传身教的,要是老师的品德都靠不住,要学生学些什么?”
职业:医生
“天使”变“吸血鬼”
“明明辛苦工作,却常面临误解,只要一提到矛盾,一股脑的都是指责。就像一提起医生,就意味着收红包、卖贵药,如今当大夫根本就谈不上职业荣誉。”杨大夫一提起自己的职业,有着满腹的辛酸和不满。他说,基层大夫工资并不多,但成为医生的成本则很高。大学5年、研究生3年、博士两年,看着别人的大学多姿多彩,而他则每天苦哈哈地背着厚厚的书,做着各种“人体实验”。等他终于进了医院,要在各部门轮转3年,这3年就只能开基本工资,而每天的工作很苦、很累,却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最让杨大夫伤心的是,他们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可在别人眼里却是坑害患者的“吸血鬼”。都说现在看病贵,生不起病。其实钱都花在买药和手术上,但这两样的价格又不是哪个医生定的。医生手上握着的都是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一个疏忽就可能让人丧命,责任大,压力更大。如果他们不能为病人治好,或是不能短时间见效果,就会受到患者家属的指责和不信任。前两年,杨大夫的爱人送亲属去北京看病时,那位病人就一个劲地说北京的医生医术高、态度好,说咱们小地方的大夫什么都不好。大城市的医生确实医术高,认可度也高,其实更多的还是患者的心态问题。同样的价格,在辽源花钱买贵药患者觉得有“提成”,到了大城市的医院却是花多少钱都觉得正常。在辽源,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生水平是没法跟大城市比,但他们也在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用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治疗。杨大夫希望大家能看到现在辽源这些努力的大夫,看到他们的努力,减少对他们的偏见,谅解他们职业的辛苦。
最让杨大夫闹心的是,医疗纠纷问题太影响医生形象。前两天,看到医院里一个患者家属去排队交钱,结果和工作人员吵起来,当时整个人的心情就变得很差。遇到不讲理的患者,如果你跟他吵起来,那就是医护人员的不对。闹大了甚至连工作都有可能丢。所以,杨大夫最烦看到患者家属去医院闹的新闻,里面总是说医生怎么怎么黑的留言和评论。那架式,就好像医生群体个个是黑心肝的无医德、无医术。但事实上发表评论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情况,漫天的指责就只为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像这种为了骂人而骂人的,真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至于那些职业“医闹”就更令人心寒了,他们靠告医院赚取赔偿金活着。现在的大环境是和谐社会,面对“医闹”时医院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如果遇到不讲理的患者,不管责任方是谁,只要闹大了医院和主管部门都要做出个姿态来,结果往往是出钱了事。可杨大夫觉得这样不好,会让他们以为真的是医院的错,反而会助长对方的这种行为。
做医生对家庭的影响也很大,杨大夫的妻子就常说丈夫工作太忙不顾家,她说:“我家杨大夫是5天轮一个夜班,最忙时他们科只有两个大夫在那唱‘二人转’。家里什么都指不上,人都累一天了,哪儿还舍得让他做什么啊?有时人是回到家了,可单位和患者的电话却一个又一个的接。我以前都是站在患者角度的,自从跟老公结婚,现在特别能理解大夫这个职业。”医生也是要赚钱养家的,在国外医生都是高收入人群,社会地位很受人尊敬。而在中国的基层大夫们现在是苦挨着,钱没赚到,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其实,无论是哪里的医生工作都很辛苦,有的做手术就做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精神要高度集中,这么大的工作强度,是别的工作很难碰到的。
“医生绝对属于高危、高风险职业,太操心了,有时都想改行算了。付出得不到回报,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几个不良医生就让人们不能正确看待医生。反正,我是不会让我儿子长大当医生的。”杨大夫觉得,现在对自己的职业很难产生荣誉感。医患矛盾显然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频发的医患冲突事件不仅让老百姓心寒,许多医生们也同样有苦难言。面对治病救人的医生,患者是需要关爱、尊重的个体,但以目前现状来看,金钱才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想要真正提高医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重新找回从医者的职业荣誉感,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患紧张关系是首要问题。
用职业荣誉感激励中国青年
中国社会这些年变化非常大,即便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也有不少人身陷迷茫之中。网上不时有青年提到,“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但不知拿什么充实自己”,这种状态并不少见。对此,我开出的药方是——确立做强技能的价值观。
其实,青年的迷茫并不是中国的特色,也不是中国社会的专利。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急剧变革的时代,许多国家的青年都曾遇到这种迷茫。比如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青年,也曾集体迷茫过。嬉皮士、性解放等运动,都曾经被他们当做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时间证明,这些方案都行不通。
但以当时德国、瑞士青年人为代表的一代人,最终还是走出了迷茫,成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生力军。方法很简单,就是他们确立了做强技能的价值观。他们潜心钻研一门技能,追求技能完美、精湛,哪怕是操持一个小工坊,也要做到精致而有韵味,既追求经济效益,也能通过展现卓越的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做强技能的价值观已经带来了不少经典的商业案例。iPad、iPhone的成功,就与西方年轻一代技术研发人员精益求精的技术理想密切相关。
与之相比,我屡屡发现,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国大学生,往往注意力放在领导、甚至上级考虑的“大事”上,而自己的“小事”却没有做好,毫无成就感。这样下去,别说在岗位上精益求精、有所创新,连能否坚持下去都很难说。
中国年轻人缺乏的这种做强技能的价值观,其实就是职业荣誉感。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得近乎完美,就会得到充分的尊敬,自己也能体验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这一点在德国、日本、美国等社会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我国社会很多人不是为技能提升而是为赚钱去努力,这实际上是将职业荣誉感淡化,让功利思想滋长,最终导致精神荒芜。当今中国,强化职业荣誉感势在必行。
当今时代,一定是往“精细化”“高技能”“精致品牌”的方向发展,所以做强技能,不单是对个体的救赎,也是对整个民族的救赎。做强技能不但能解决精神的迷茫,同时也能创造价值、奉献社会,消融时代的浮躁和短视。全民技能提升之后,其共振、复合效应,必定推动创新的发酵,促进变革与发明。
当然,解决精神迷茫的途径可能不止一条。但我还是觉得钻研一门技能,更简单、易行。既解决苦闷,解决生存和发展,又符合社会需要。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转自《环球时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个人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与职业荣誉感息息相关。身处三百六十行中的我们,是否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关系到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实践力度,不容小觑。
曾经,我们的就业选择“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曾经,我们提起教授、专家、学者时充满了敬仰之情;曾经,我们的理想是做一名辛勤的人民教师、勇敢的人民警察……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自豪?有多少人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瓜葛?似乎,从事何种职业都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职业所承载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在慢慢消失。
当年那个催人奋进的职业荣誉感哪去了?今天,我们还会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自豪吗?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正在消失的职业荣誉感呢?
职业:城管
下班就脱 “皮”
小李的工作很“有名”,可如果有人问他是做什么的时候,心里总会带着几分尴尬。其实,小李的理想是做一名人民警察,现在他把这个理想中的一半变成了现实。他的职业是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执法者,简称——城管。
无需多言,你只需要在百度搜索栏输入“城管”二字,随之而来的新闻就会让你一目了然。城管与民众之间深刻而难解的矛盾,使这些执法者自己都觉得“荣誉感”荡然无存。
有人说,一出事就说是临时工,其实这是个在很多单位都会发生的挺无奈的问题:编制。辽源市人口上百万,城管才多少人?而这些人中有编制的更少。人少就管不过来,人多待遇就跟不上,这导致招进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执法对象又是一付面对阶级敌人的态度,根本不听劝。碰到“硬茬子”时,与对方起争执人家就敢躺地上放赖,执法人员是连生气都不敢,不然领导会先说你执法态度不好、方式不对,要是强行没收物品时一个没处理好,就可能被告一个“暴力执法”,连工作都得丢。
小李认为,城管本是维护城市形象的管理者,目前正在向服务型艰难转变。可是,个别执法者的负面影响和一些网络媒体为追求点击的恶意炒作,把城管这个职业变得臭不可闻。一提起城管,就好像见到了仗势欺人的“狗腿子”,是压迫“受苦百姓”的恶势力。城管也仅仅是一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可如今呢?整得同事们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扒下身上的“皮”,回归到“劳苦大众”的群体里。至于职业荣誉感,那是什么?
小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尴尬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对城管工作整体行业形象转变的迫切需求。这不仅需要从业者的自律和加强监管,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某些网络自媒体,不要总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把城管孤立起来。正所谓“三人成虎”,如果有人天天在耳边说别人坏话,那么即使没见过这个人,印象也先坏了三分。这不仅是抹黑城管的整体形象,也会影响城管的执法环境,激化群众矛盾。这种行为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声”,而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职业:技术工人
“工人老大哥”成了“打工仔”
“我爸爸是八级电工,我是他儿子,怎么也得是个四级,不信我用他的电笔给你们看。”这是当年还在上小学的陈生与小伙伴儿玩耍时,说出父亲是电工时满是骄傲自豪的话,而且他的小伙伴们对此也都表现得很羡慕。小时候的陈生觉得能把房子“通电”的父亲很厉害,每当父亲帮别人家修好电时,得到别人满面笑容的道谢,陈生就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父亲一样厉害。
每个孩子都写过《我的理想》命题作文,陈生当时写的就是“做个像父亲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让他在班里一堆的要做航天员、科学家、演员、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语文老师选读的范文,并点评说他的理想“平凡又伟大”。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人的观念不知不觉间也产生了变化。工人,由过去带着几分尊敬和自豪的 “工人老大哥”,变成了“打工仔”这种带着点自嘲的称呼。看向工人这个群体的目光也由仰视、平视变成了俯视。
陈生做了和父亲一样的电工,可却没了达成理想时的快乐。如果说以前的他提起工人这个职业还是骄傲满满的话,现在的他很少提到自己的工作。他的同事常说起送孩子上学的经历,老师都会问班里的孩子:“你的家长是做什么的?”其实,不仅是大人注重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们也会互相攀比,家里是做生意或者在单位上班的说出去倍儿有面子,而自己家长只是个普通工人,孩子提都不愿意提。
虽然陈生每月赚的工资是普通白领的两三倍,可一说起自己的工作时,别人的目光总还是带着些什么,就好像工人低了别人一等似的。目前,全国都缺拥有高新技术的工人,经常可以听到某单位出到年薪几十万招聘。可惜的是,即使如此大的市场缺口,还是更多的人宁愿选择一些偏门的、将来未必用得上的专业,也不愿意去学一门技术。
别人给陈生介绍对象时,最常碰到的情况就是,人家一听他是工人,立马就回绝了,连见面都不考虑。这就好像某些准入门槛一样:高校毕业?是!技校生?否!
用陈生的经验之谈来说:“即便是在用钱衡量标准的时候,还有土财主和暴发户这样的贬义说法。同样,工人,哪怕是前面加了个高级技术做前缀的工人,说出去也还是不如白领招人待见,就更别提什么职业荣誉感了。”
职业:教师
“园丁”与“保姆”
“过去老师是心灵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现在的老师却变成了教书匠和保姆。”小邓提起老师这个职业,有着近10年工作经历的她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小邓老师是四川人,原本是小学老师,现在嫁到辽源在一家私立幼儿园做幼师。
有很多人会有当老师的理想,小邓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想当老师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换位思考”。她觉得自己学习时太过辛苦,所以希望能当个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老师。尤其是高中时期,面对题海和站在讲台上喊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老师时,小邓都特别想把老师拽下来,跟老师换换位置。后来小邓同学真的变成了小邓老师,还成了挺受欢迎的“孩子头儿”。
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很关注与老师有关的新闻,也渐渐发现老师在他人心中的地位直线下滑。若说以前的老师普遍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尊重,现在的老师被提起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感。小邓老师不止一次听说某某给老师送了什么什么,这些家长不是喜欢送,而是怕自己不送之后孩子会受欺负。小邓老师的父亲总是跟她说:“邓儿啊,你可不能收学生家长塞的钱。”小邓老师也很无奈,除了学生做的贺卡,她根本就没收过别过的东西,每个月老老实实地领工资,赚奖金。可别人一听说她是老师,就一副“你是不是很赚钱,有很多灰色收入”的眼神。
做老师这些年,小邓亲身感受到老师整体形象变化带来的影响,尤其在某些负面新闻频发的时间段里,电视、网络、报纸上看到的都是:幼儿园里,有老师虐待孩子;小学校园,老师公然让学生下跪;一校之长,对学生伸出罪恶之手……
这些新闻别说家长见了来气,小邓老师看得也是毛骨悚然,不敢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校园里。而那段时期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时,看着老师们的眼神里也充满了紧张与担心。
虽然是有一些老师会“拉家长出来溜溜儿”,但部分毕竟不能代表全部。还是有很多好老师为学生付出着心血:那些地震时护着学生逃生的老师,默默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压力的老师,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差的老师……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职业能力,也有着良好的个人品德与职业操守。
谈到职业荣誉感,小邓老说:“目前社会上对老师的评价日益降低,这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只有教师这个行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重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才会被一并找回来。”也许就像小邓老师的父亲说的一样:“老师这种行业不能只注重业务能力,品质道德也很重要。所谓教书育人,老师是要言传身教的,要是老师的品德都靠不住,要学生学些什么?”
职业:医生
“天使”变“吸血鬼”
“明明辛苦工作,却常面临误解,只要一提到矛盾,一股脑的都是指责。就像一提起医生,就意味着收红包、卖贵药,如今当大夫根本就谈不上职业荣誉。”杨大夫一提起自己的职业,有着满腹的辛酸和不满。他说,基层大夫工资并不多,但成为医生的成本则很高。大学5年、研究生3年、博士两年,看着别人的大学多姿多彩,而他则每天苦哈哈地背着厚厚的书,做着各种“人体实验”。等他终于进了医院,要在各部门轮转3年,这3年就只能开基本工资,而每天的工作很苦、很累,却常常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最让杨大夫伤心的是,他们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可在别人眼里却是坑害患者的“吸血鬼”。都说现在看病贵,生不起病。其实钱都花在买药和手术上,但这两样的价格又不是哪个医生定的。医生手上握着的都是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一个疏忽就可能让人丧命,责任大,压力更大。如果他们不能为病人治好,或是不能短时间见效果,就会受到患者家属的指责和不信任。前两年,杨大夫的爱人送亲属去北京看病时,那位病人就一个劲地说北京的医生医术高、态度好,说咱们小地方的大夫什么都不好。大城市的医生确实医术高,认可度也高,其实更多的还是患者的心态问题。同样的价格,在辽源花钱买贵药患者觉得有“提成”,到了大城市的医院却是花多少钱都觉得正常。在辽源,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生水平是没法跟大城市比,但他们也在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用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治疗。杨大夫希望大家能看到现在辽源这些努力的大夫,看到他们的努力,减少对他们的偏见,谅解他们职业的辛苦。
最让杨大夫闹心的是,医疗纠纷问题太影响医生形象。前两天,看到医院里一个患者家属去排队交钱,结果和工作人员吵起来,当时整个人的心情就变得很差。遇到不讲理的患者,如果你跟他吵起来,那就是医护人员的不对。闹大了甚至连工作都有可能丢。所以,杨大夫最烦看到患者家属去医院闹的新闻,里面总是说医生怎么怎么黑的留言和评论。那架式,就好像医生群体个个是黑心肝的无医德、无医术。但事实上发表评论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情况,漫天的指责就只为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像这种为了骂人而骂人的,真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至于那些职业“医闹”就更令人心寒了,他们靠告医院赚取赔偿金活着。现在的大环境是和谐社会,面对“医闹”时医院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如果遇到不讲理的患者,不管责任方是谁,只要闹大了医院和主管部门都要做出个姿态来,结果往往是出钱了事。可杨大夫觉得这样不好,会让他们以为真的是医院的错,反而会助长对方的这种行为。
做医生对家庭的影响也很大,杨大夫的妻子就常说丈夫工作太忙不顾家,她说:“我家杨大夫是5天轮一个夜班,最忙时他们科只有两个大夫在那唱‘二人转’。家里什么都指不上,人都累一天了,哪儿还舍得让他做什么啊?有时人是回到家了,可单位和患者的电话却一个又一个的接。我以前都是站在患者角度的,自从跟老公结婚,现在特别能理解大夫这个职业。”医生也是要赚钱养家的,在国外医生都是高收入人群,社会地位很受人尊敬。而在中国的基层大夫们现在是苦挨着,钱没赚到,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其实,无论是哪里的医生工作都很辛苦,有的做手术就做几个小时,甚至是一整天。精神要高度集中,这么大的工作强度,是别的工作很难碰到的。
“医生绝对属于高危、高风险职业,太操心了,有时都想改行算了。付出得不到回报,也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几个不良医生就让人们不能正确看待医生。反正,我是不会让我儿子长大当医生的。”杨大夫觉得,现在对自己的职业很难产生荣誉感。医患矛盾显然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频发的医患冲突事件不仅让老百姓心寒,许多医生们也同样有苦难言。面对治病救人的医生,患者是需要关爱、尊重的个体,但以目前现状来看,金钱才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想要真正提高医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重新找回从医者的职业荣誉感,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患紧张关系是首要问题。
用职业荣誉感激励中国青年
中国社会这些年变化非常大,即便是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也有不少人身陷迷茫之中。网上不时有青年提到,“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但不知拿什么充实自己”,这种状态并不少见。对此,我开出的药方是——确立做强技能的价值观。
其实,青年的迷茫并不是中国的特色,也不是中国社会的专利。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急剧变革的时代,许多国家的青年都曾遇到这种迷茫。比如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青年,也曾集体迷茫过。嬉皮士、性解放等运动,都曾经被他们当做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时间证明,这些方案都行不通。
但以当时德国、瑞士青年人为代表的一代人,最终还是走出了迷茫,成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生力军。方法很简单,就是他们确立了做强技能的价值观。他们潜心钻研一门技能,追求技能完美、精湛,哪怕是操持一个小工坊,也要做到精致而有韵味,既追求经济效益,也能通过展现卓越的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做强技能的价值观已经带来了不少经典的商业案例。iPad、iPhone的成功,就与西方年轻一代技术研发人员精益求精的技术理想密切相关。
与之相比,我屡屡发现,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国大学生,往往注意力放在领导、甚至上级考虑的“大事”上,而自己的“小事”却没有做好,毫无成就感。这样下去,别说在岗位上精益求精、有所创新,连能否坚持下去都很难说。
中国年轻人缺乏的这种做强技能的价值观,其实就是职业荣誉感。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得近乎完美,就会得到充分的尊敬,自己也能体验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这一点在德国、日本、美国等社会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我国社会很多人不是为技能提升而是为赚钱去努力,这实际上是将职业荣誉感淡化,让功利思想滋长,最终导致精神荒芜。当今中国,强化职业荣誉感势在必行。
当今时代,一定是往“精细化”“高技能”“精致品牌”的方向发展,所以做强技能,不单是对个体的救赎,也是对整个民族的救赎。做强技能不但能解决精神的迷茫,同时也能创造价值、奉献社会,消融时代的浮躁和短视。全民技能提升之后,其共振、复合效应,必定推动创新的发酵,促进变革与发明。
当然,解决精神迷茫的途径可能不止一条。但我还是觉得钻研一门技能,更简单、易行。既解决苦闷,解决生存和发展,又符合社会需要。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转自《环球时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