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二季度“辽源好人”候选人名单
核心提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吉林省委关于《“吉林好人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家乡、做好人、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按照逐级评选和推荐的原则,全市共向“辽源好人”评选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上报86人,经市组委会办公室复核审定,确定30人为2015年第二季度“辽源好人”正式候选人。根据评选表彰工作程序,现进行公示并接受公众无记名投票。
助人为乐(5人):
01董文元:龙山区妇联协理员
02耿 健:东辽县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
03刘剑波:东丰镇府北社区居民
04马连志:西安区离退休管理中心泰信站站长
05沙凤琴:龙山区西宁社区居民
见义勇为(1人):
06于晓东:东丰县邮政局城西支局营业员
敬业奉献(14人):
07曹 爽:辽源市实验中学教师
08吕 静: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
09付连英:东辽县文化馆馆长
10高丰权:东辽县公安局白泉派出所所长
11高伟财: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
12黄明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13林 海: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14刘 莉:西安区和宁街小学教师
15刘延军:辽源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16齐英杰:东辽县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7邱 婷: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
18吴丽茹:龙山区信访局信息中心主任
19肖进刚:辽源市第四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20张晓辉:西安区泰安社区低保协理员
孝老爱亲(7人)
21陈玉红:东丰县横道河镇长兴村5组村民
22高厚军:东丰县黄河镇新合村2组村民
23刘凤云:东丰县二龙山乡兴发村5组村民
24薛志兰:东丰县沙河镇盈仓村村民
25于德凤:龙山区福镇路小学退休教师
26张明德:东辽县文化馆美术部主任
27赵春英:东丰县三合乡庆和村2组村民
创新创业(3人):
28陈长平: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文化大院创始人
29杨学勤:辽源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
30宋艳红:东辽县双惠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文元,女,汉族,1968年生,辽源市龙山区妇联协理员。
董文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爱心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参与者。从2008年至今,董文元参加义务献血、敬老服务、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上百次,合计捐款3000多元钱。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爱心志愿者公益组织已经发展到近百人,成为我市较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
耿健,女,汉族,1973年生,东辽县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中共党员。
工作中,耿健努力做到换位思考,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生活中,她与人为善,诚恳待人。单位有一位同事患肝病在长春住院,她冒雪赶赴长春,在手术室外足足守候了8个小时,直至手术结束;同事在北京住院的近一年时间里,耿健主动帮助其家属协调有关医疗保险等相关事宜,及时传递信息,保证其顺利治疗。
刘剑波,男,汉族, 1959年生,东丰镇府北社区居民。
2013年以来,刘剑波义务维护东丰县世纪广场的环境卫生,每天晚上都到世纪广场捡清垃圾,第二天早上他再早早地出来,和环卫处的工人们清扫广场。春天,他帮助广场维护处的工人们一起栽树、种花;夏天,他和工人们一起给花草树木浇水;秋天,他和工人们一起清扫落叶;冬天,他和工人们一起清除积雪……刘剑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环保志愿者的诺言。
马连志,男,汉族,1971年生,西安区离退休管理中心泰信站站长,中共党员。
马连志长年照顾无儿无女、长期生病的孤寡老人郝元美。2014年,郝元美因病住院,马连志主动为老人联系医院。看到无人护理老人,马连志就主动留在医院陪护老人,为老人打饭、端水、取药,连续7天未回过家。通过他的精心护理,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后,马连志又帮助老人入住到了阳光敬老院,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沙凤琴,女,汉族,1936年生,龙山区西宁社区居民,中共党员。
沙凤琴退休后为社区竭诚奉献余热25年,始终坚持参加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及各种社区公益性活动,积极协助社区党委开展为民活动。89岁的低保户赵桂芳是孤寡老人,行动不便,沙凤琴便主动帮助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沙凤琴还经常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曾荣获龙山区“调解工作先进工作者”“老年文体协会先进个人”“优秀‘五老’人员”等荣誉称号。
于晓东,男,汉族,1974年生,东丰县邮政局城西支局营业员,中共党员。
2011年9月7日7时左右,东丰县三合邮政支局斜对面一户居民家里的煤气罐失火。紧急关头,于晓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头,拿起灭火器及时扑灭了火源,避免了可能因液化气爆炸导致的一场火灾。于晓东的义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东丰县被传为佳话。
曹爽,女,汉族,1983年生,辽源市实验中学教师,中共党员。
付连英,女,汉族,1971年出生,东辽县文化馆馆长。
付连英在2010年至2013年连续参加四届《东辽县春节文艺晚会》的编导和演出工作。每年组织大型广场文艺演出10余次,为吉林卫视《好戏登场》栏目录制节目6期,每年组织两次书画展览。近年来,共免费开办大秧歌、健身舞、美术、二人转、舞蹈等多期培训班,招收学员1560人,为东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丰权,男,汉族,1976年生,东辽县公安局白泉派出所所长,中共党员。
高丰权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己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侦查破案工作中,潜心研究新时期侦查破案谋略,及时有效地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6次,并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高伟财,男,汉族,1975生,吉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常委,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中共党员。
从医近20年来,高伟财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了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他的手机24小时畅通,只要患者打来电话,他都不厌其烦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他还经常为“三无”人员和生活困难的患者捐钱捐物。2012年4月,他跟腱手术后尚未痊愈,便拄着双拐到疗区查房会诊。
黄明明,女,汉族,1983年生,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中共党员。
参加工作以来,黄明明先后担任9个班级的辅导员工作,坚持每天与学生一起出早操,并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所带学生多次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她本人也被学院评为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并在吉林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林海,男,汉族,1964年生,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林海担任防疫科长期间,为了摸清全县各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加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林海迎难而上,积极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为养殖户出主意、想办法,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东丰县动物免疫率,巩固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果。
刘莉,女,汉族,1973年9月出生,西安区和宁街小学教师,中共党员。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工作了23年,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教育工作中,刘莉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深厚挚爱和无悔追求。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她对贫困学生都给予特殊的关爱;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她总是给予“问题学生”最真诚、最无私、最全面的爱。
刘延军,男,汉族,1972生,辽源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邱婷,女,汉族,1988年出生,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中共党员。
她负责全区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小作坊证受理和发照业务。在这个平凡但重要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年半,这几年她受理的业户超过1000户,为了能够加快出证进度,常常主动加班加点,用自己的微笑和耐心,换来了业户的热情称赞。
吴丽茹,女,汉族,1978年生,龙山区信访局信息中心主任,中共党员。
2008年,吴丽茹走上了信访工作岗位,她始终坚持依法接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早加以解决,避免矛盾转化升级。在处理交办的信访事项时也能够及时地转办、交办、督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并且每一件案情都烂熟于心,领导和同志们都叫她“信访备忘录”。
肖进刚,男,汉族,1978年生,辽源市第四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中共党员。
从教十余年,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主动与学生沟通,尤其是身体有缺陷和家庭特殊的学生,经常通过笔谈、击掌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工作中早来晚走默默奉献,以学生需要和学校需要为第一选择,不讲得失,经常跨年段代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张晓辉,女,汉族,1978年生,西安区泰安社区低保协理员。
2008年10月至今,一直从事民政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把社区当自己家,关心居民,心系居民。为了做好社区居民的工作,张晓辉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慰问一些生活困难居民,帮他们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困难。
陈玉红,女,汉族, 1963年生,东丰县横道河镇长兴村5组村民。
陈玉红的婆婆近几年因患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陈玉红一直陪伴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喂药、喂饭、端屎端尿,从不嫌弃。人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就在精心照顾婆婆同时,还要照顾家里生病的儿子。陈玉红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群众。
高厚军,男,汉族,1965年生,东丰县黄河镇新合村2组村民。
2011年,高厚军的岳父被发现患了肝癌,高厚军花费了10万元为岳父做了手术。半年后岳父患上脑瘤,高厚军夫妇多方筹措10万元再次为老人做了手术。岳父生活不能自理,他从无怨言,不嫌脏、不嫌累,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两年,直到老人去世。
刘凤云,女,汉族,1958年生,东丰县二龙山乡兴发村5组村民。
2005年刘凤云的丈夫因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了许多债务,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刘凤云一个人肩上。她硬是靠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三个儿女中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同时她还要照顾年迈的舅舅和智力不太好的舅妈。
薛志兰,女,汉族,1971年生,东丰县沙河镇盈仓村村民。
薛志兰家里有70多岁的公公、97岁的奶婆婆。奶婆婆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薛志兰悉心照料、洗衣做饭毫无怨言。薛志兰作为孙媳妇、儿媳妇,对待两位老人,悉心照料、洗衣做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
于德凤,女,汉族,1940年生,龙山区福镇路小学退休教师。
大儿子57岁,患双臂骨骨头坏死,脑血栓;小儿子55岁,小脑萎缩,两个儿子早年都已离婚,全都靠着老母亲端水喂饭,家中老伴已80岁高龄,患有各种老年病。尽管生活艰辛,但她始终一如继往地照顾家中老小,对亲人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张明德,男,汉族,1957年生,东辽县文化馆美术部主任。
张明德的岳父已去世多年,年过八旬的岳母3年前不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终身瘫痪,不认识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老人的重担压在了张明德和他爱人身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明德同爱人一道为年迈的岳母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赵春英,女,汉族,1967年生,东丰县三合乡庆和村2组村民。
赵春英的丈夫因车祸下肢瘫痪,经鉴定为一级残疾;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经鉴定为二级残疾,结婚生子之后,全家三口都搬回到赵春英的婆家生活;公公在15年前患上心脏病,每天靠吃药维持。赵春英多少年来无怨无悔地照料公公婆婆、服侍丈夫、抚养女儿一家。
陈长平,女,汉族, 1964年生,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文化大院创始人。
早在2002年春,陈长平便组织成立了村里的最早秧歌队。2014年,她在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下,创办了“南屯基镇红榔头村文化大院”,她把大院搞得有声有色,有吹拉弹唱的、有搞诗词创作的、有刺绣的、有创作农民画的,有效改善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文化氛围。
杨学勤,男,汉族,1956年生,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2013年9月20日杨学勤领衔组建了吉林省第一支民间交响乐团,同时开创了辽源市交响乐的先河,为全市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亮点。建团以来,共计演出30多(场)次,在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5新年音乐会上,做了精彩的演出,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宋艳红,女,汉族,1970年生,东辽县双惠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共产党员。
宋艳红在2004年注册了养殖合作社,开始养殖肉鸡,当时年出栏5万只肉鸡。2008年,宋艳红创建了东辽县双惠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肉鸡1083万只,年创产值3.9亿元,同时还带动周边580多户养殖专业户实现收入3900万元,为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做出巨大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吉林省委关于《“吉林好人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家乡、做好人、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按照逐级评选和推荐的原则,全市共向“辽源好人”评选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上报86人,经市组委会办公室复核审定,确定30人为2015年第二季度“辽源好人”正式候选人。根据评选表彰工作程序,现进行公示并接受公众无记名投票。
2015年第二季度“辽源好人”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助人为乐(5人):
01董文元:龙山区妇联协理员
02耿 健:东辽县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
03刘剑波:东丰镇府北社区居民
04马连志:西安区离退休管理中心泰信站站长
05沙凤琴:龙山区西宁社区居民
见义勇为(1人):
06于晓东:东丰县邮政局城西支局营业员
敬业奉献(14人):
07曹 爽:辽源市实验中学教师
08吕 静: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
09付连英:东辽县文化馆馆长
10高丰权:东辽县公安局白泉派出所所长
11高伟财: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
12黄明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13林 海: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14刘 莉:西安区和宁街小学教师
15刘延军:辽源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16齐英杰:东辽县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7邱 婷: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
18吴丽茹:龙山区信访局信息中心主任
19肖进刚:辽源市第四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20张晓辉:西安区泰安社区低保协理员
孝老爱亲(7人)
21陈玉红:东丰县横道河镇长兴村5组村民
22高厚军:东丰县黄河镇新合村2组村民
23刘凤云:东丰县二龙山乡兴发村5组村民
24薛志兰:东丰县沙河镇盈仓村村民
25于德凤:龙山区福镇路小学退休教师
26张明德:东辽县文化馆美术部主任
27赵春英:东丰县三合乡庆和村2组村民
创新创业(3人):
28陈长平: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文化大院创始人
29杨学勤:辽源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
30宋艳红:东辽县双惠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文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是爱心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参与者。从2008年至今,董文元参加义务献血、敬老服务、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上百次,合计捐款3000多元钱。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爱心志愿者公益组织已经发展到近百人,成为我市较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
工作中,耿健努力做到换位思考,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生活中,她与人为善,诚恳待人。单位有一位同事患肝病在长春住院,她冒雪赶赴长春,在手术室外足足守候了8个小时,直至手术结束;同事在北京住院的近一年时间里,耿健主动帮助其家属协调有关医疗保险等相关事宜,及时传递信息,保证其顺利治疗。
2013年以来,刘剑波义务维护东丰县世纪广场的环境卫生,每天晚上都到世纪广场捡清垃圾,第二天早上他再早早地出来,和环卫处的工人们清扫广场。春天,他帮助广场维护处的工人们一起栽树、种花;夏天,他和工人们一起给花草树木浇水;秋天,他和工人们一起清扫落叶;冬天,他和工人们一起清除积雪……刘剑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环保志愿者的诺言。
马连志长年照顾无儿无女、长期生病的孤寡老人郝元美。2014年,郝元美因病住院,马连志主动为老人联系医院。看到无人护理老人,马连志就主动留在医院陪护老人,为老人打饭、端水、取药,连续7天未回过家。通过他的精心护理,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后,马连志又帮助老人入住到了阳光敬老院,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沙凤琴退休后为社区竭诚奉献余热25年,始终坚持参加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及各种社区公益性活动,积极协助社区党委开展为民活动。89岁的低保户赵桂芳是孤寡老人,行动不便,沙凤琴便主动帮助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沙凤琴还经常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曾荣获龙山区“调解工作先进工作者”“老年文体协会先进个人”“优秀‘五老’人员”等荣誉称号。
2011年9月7日7时左右,东丰县三合邮政支局斜对面一户居民家里的煤气罐失火。紧急关头,于晓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头,拿起灭火器及时扑灭了火源,避免了可能因液化气爆炸导致的一场火灾。于晓东的义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东丰县被传为佳话。
从教近10年来,曹爽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将教书和育人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特别关心单亲和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及时的沟通、疏导、感化和激励,帮助多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考上理想的学校。
吕静,女,汉族, 1978年8月15日出生,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共党员。
从教19年来,吕静先后担任校语文教研组长、九年级年级组长、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教务处主任。2013年5月,指导学生陈佳含参加省教育学院主办的现场作文大赛,获特等奖。先后获得了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辽源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辽源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付连英在2010年至2013年连续参加四届《东辽县春节文艺晚会》的编导和演出工作。每年组织大型广场文艺演出10余次,为吉林卫视《好戏登场》栏目录制节目6期,每年组织两次书画展览。近年来,共免费开办大秧歌、健身舞、美术、二人转、舞蹈等多期培训班,招收学员1560人,为东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丰权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己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侦查破案工作中,潜心研究新时期侦查破案谋略,及时有效地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6次,并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从医近20年来,高伟财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了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他的手机24小时畅通,只要患者打来电话,他都不厌其烦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他还经常为“三无”人员和生活困难的患者捐钱捐物。2012年4月,他跟腱手术后尚未痊愈,便拄着双拐到疗区查房会诊。
参加工作以来,黄明明先后担任9个班级的辅导员工作,坚持每天与学生一起出早操,并经常与学生谈心,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所带班级先后被评为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所带学生多次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她本人也被学院评为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并在吉林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林海担任防疫科长期间,为了摸清全县各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加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林海迎难而上,积极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为养殖户出主意、想办法,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东丰县动物免疫率,巩固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果。
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工作了23年,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教育工作中,刘莉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深厚挚爱和无悔追求。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她对贫困学生都给予特殊的关爱;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她总是给予“问题学生”最真诚、最无私、最全面的爱。
2013年5月,刘延军放弃了城市里的优越生活,离开了八旬老母、羸弱的妻子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拖着瘦弱的身躯,来到了干旱无雨、风沙弥漫的内蒙古,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志愿律师活动。两年来,义务接待咨询2800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为当地的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正义的蓝天。
齐英杰,女,汉族,1976年生,东辽县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
2006年,她自愿到离家20里外的最偏远的东沟小学支教,为全校50名孩子筹集了价值4000元的学习用品和总价值5000余元的图书。齐英杰先后3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被誉为“公开课专业户”。
她负责全区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小作坊证受理和发照业务。在这个平凡但重要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年半,这几年她受理的业户超过1000户,为了能够加快出证进度,常常主动加班加点,用自己的微笑和耐心,换来了业户的热情称赞。
2008年,吴丽茹走上了信访工作岗位,她始终坚持依法接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早加以解决,避免矛盾转化升级。在处理交办的信访事项时也能够及时地转办、交办、督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并且每一件案情都烂熟于心,领导和同志们都叫她“信访备忘录”。
从教十余年,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主动与学生沟通,尤其是身体有缺陷和家庭特殊的学生,经常通过笔谈、击掌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工作中早来晚走默默奉献,以学生需要和学校需要为第一选择,不讲得失,经常跨年段代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2008年10月至今,一直从事民政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把社区当自己家,关心居民,心系居民。为了做好社区居民的工作,张晓辉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慰问一些生活困难居民,帮他们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困难。
陈玉红的婆婆近几年因患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陈玉红一直陪伴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喂药、喂饭、端屎端尿,从不嫌弃。人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就在精心照顾婆婆同时,还要照顾家里生病的儿子。陈玉红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群众。
2011年,高厚军的岳父被发现患了肝癌,高厚军花费了10万元为岳父做了手术。半年后岳父患上脑瘤,高厚军夫妇多方筹措10万元再次为老人做了手术。岳父生活不能自理,他从无怨言,不嫌脏、不嫌累,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两年,直到老人去世。
2005年刘凤云的丈夫因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了许多债务,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刘凤云一个人肩上。她硬是靠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三个儿女中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同时她还要照顾年迈的舅舅和智力不太好的舅妈。
薛志兰家里有70多岁的公公、97岁的奶婆婆。奶婆婆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薛志兰悉心照料、洗衣做饭毫无怨言。薛志兰作为孙媳妇、儿媳妇,对待两位老人,悉心照料、洗衣做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
大儿子57岁,患双臂骨骨头坏死,脑血栓;小儿子55岁,小脑萎缩,两个儿子早年都已离婚,全都靠着老母亲端水喂饭,家中老伴已80岁高龄,患有各种老年病。尽管生活艰辛,但她始终一如继往地照顾家中老小,对亲人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张明德的岳父已去世多年,年过八旬的岳母3年前不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终身瘫痪,不认识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老人的重担压在了张明德和他爱人身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明德同爱人一道为年迈的岳母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赵春英的丈夫因车祸下肢瘫痪,经鉴定为一级残疾;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经鉴定为二级残疾,结婚生子之后,全家三口都搬回到赵春英的婆家生活;公公在15年前患上心脏病,每天靠吃药维持。赵春英多少年来无怨无悔地照料公公婆婆、服侍丈夫、抚养女儿一家。
早在2002年春,陈长平便组织成立了村里的最早秧歌队。2014年,她在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下,创办了“南屯基镇红榔头村文化大院”,她把大院搞得有声有色,有吹拉弹唱的、有搞诗词创作的、有刺绣的、有创作农民画的,有效改善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文化氛围。
2013年9月20日杨学勤领衔组建了吉林省第一支民间交响乐团,同时开创了辽源市交响乐的先河,为全市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亮点。建团以来,共计演出30多(场)次,在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5新年音乐会上,做了精彩的演出,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宋艳红在2004年注册了养殖合作社,开始养殖肉鸡,当时年出栏5万只肉鸡。2008年,宋艳红创建了东辽县双惠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肉鸡1083万只,年创产值3.9亿元,同时还带动周边580多户养殖专业户实现收入3900万元,为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