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的西安区曲艺文化
盛妍妍 张洪伟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南开杯”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在中国大戏院落下帷幕。此次比赛规模和水平均比前两届有大幅度提升,参赛选手中不乏成名已久的相声名家和专业演员。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为首的11位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由我市西安区艺翔曲艺社刘文赟创作的相声《咱得要面子》从全国300多个作品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吉林省唯一一个晋级决赛的作品,并夺得优秀作品奖。
近年来,西安区加强对民俗文化发展的鼓励、引导、管理,积极谋划做大做强文化精品。艺翔曲艺社作为西安区打造民俗文化的重点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2014年底,在西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艺翔曲艺社在西安区阳光新城小区安家落户。新建成的艺翔曲艺社建筑面积538平方米,分为接待服务区、综合演艺区、教育培训区、多功能排练区、影音制作区、电子图书馆六大功能区,集文化展示展览、电子图书阅览、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不仅让西安区的百姓有了文化娱乐的场地,还给西安区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培训学习的平台。现在,艺翔曲艺社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培训基地、吉林省曲艺家协会创作基地、辽源市文联创作基地、共青团辽源市委周末文化驿站。
民俗文化需要挖掘,更需要传承。西安区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在年龄跨度上,不仅聘请老一辈的曲艺家进行指导和授课,还从娃娃抓起,让对曲艺有兴趣的孩子提早加入到曲艺学习的行列中,早学多练,打牢功底;在曲艺形式上,涵盖了相声、评书、快板、山东快书、京东大鼓、魔术、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今年,又新成立了由退休职工、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等20余名民乐爱好者组成的西安区艺翔民族乐团。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对重点人才的单独培养,曲艺社创始人刘文赟曾获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提名奖;辽源文艺最高奖——东辽河文艺奖新星奖,还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2013年“粮安天下春耕有我”大型电视晚会策划,并担任副导演。在2014年吉林省第二十二届艺术系列大赛中,西安区艺翔曲艺社有8人获得成人组一等奖,6人获少儿组一等奖,4人获优秀辅导奖。
西安区打造民俗文化的宗旨是让全区百姓能够参与其中,丰富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按照西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艺翔曲艺社针对普通大众定期开设免费曲艺培训班,让更多人能够接触曲艺、爱好曲艺。西安区艺翔曲艺社每周都会举办一次曲艺专场表演,让百姓和曲艺爱好者在周末闲暇之余,体会曲艺艺术。在曲艺社成立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各类公益演出场次累计达百场,足迹遍布厂矿、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在西安区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笑语欢声,为西安区的百姓送去了特有的民俗文化享受。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反映。艺翔曲艺社作为西安区特色文化的生力军,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培育曲艺新苗、打造曲艺之乡,促进区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如今,“艺翔”已经成为西安区和辽源市特色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