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张玉奇与赵淑文的“幸福心愿”

    写在前面的话:“慈心朗昭千秋月,大爱涵养万里天。人生来回只一次,应留善举在人间。”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爱心志愿者。爱心志愿者用慈心善举履行着社会公民的崇高责任;爱心志愿者用行动演绎着奉献精神、利他精神;爱心志愿者为社会无私的奉献,诠释了社会“大爱”的文明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热衷于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怜贫恤孤、敬老扶幼、助残帮弱……也许他们所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这样的“小事”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蔓延,成为一种自发的公益行为。他们默默无闻,给他人温暖,传播爱心。在此,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加入爱心人士的行列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50年前,家境贫寒的他面临辍学,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得到特等助学金的他顺利完成学业,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命运。30年后,他不忘回报社会,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出资帮助家乡修建了一座桥,并带动身边的儿女一直坚持每年春节看望老家80岁以上的老人……今年,他又与老伴儿主动找到了任桂梅,加入了“爱心工作室”,继续资助那些与他儿时一样的贫困学生,帮助孩子们圆梦大学。

退休教师张玉奇与赵淑文的“幸福心愿”

本报记者 于芯


    每个人都有心愿,只是心愿各不相同。张玉奇和老伴儿赵淑文的心愿很简单:“只想用自己的余生之力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慈心朗昭千秋月,大爱涵养万里天。人生来回只一次,应留善举在人间。”初见张玉奇时,这位侃侃而谈的老人用自己创作的诗词道出了心里的感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3月,张玉奇在电视和报纸上得知任桂梅资助贫困家庭和学生不畏艰辛的感人事迹,让他和老伴儿有了加入“爱心工作室”的想法。4月初,张玉奇搀扶着患有脑血栓的妻子赵淑文找到任桂梅,亲手将两个人半年的爱心款600元钱交到了任桂梅的手里。“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把爱心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爱的暖流。我们加入‘爱心工作室’,可以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谈到加入工作室的初衷,68岁的张玉奇回忆说,他出生在农村,14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拉扯着兄妹5人。面对生活的艰难,以优异成绩考入市一中的张玉奇面临辍学,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依靠助学金的张玉奇完成了初高中和大学学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十几年来,老人不忘感恩,一直参与公益事业,传递正能量。2005年,张玉奇和赵淑文回乡探亲时,看到东辽县建安镇万英村和向荣村交汇处的桥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桥。张玉奇夫妻俩便商量:“将来我们攒钱来修这座桥。”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2008年,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退休后的张玉奇将自撰文集《人生——潇湘诗文选集》的售书款2万余元全部捐出修建了“乡缘桥”;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张玉奇夫妇以上交特殊党费的形式捐款3000元;玉树地震期间,张玉奇又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书籍,为灾区的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多年的公益事业,让张玉奇投入了不少的金钱和心力。身为教师的夫妻俩收入并不高,但每月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成了“月光族”。“我现在儿孙满堂,和老伴儿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要帮助有需要的人,把爱心传播下去。”张玉奇说。其实,很多亲戚和朋友都不理解他,但妻子和儿女们理解和支持他,这些理解足以让张玉奇有了做公益事业的信心。从2002年起,张玉奇每年春节回建安镇育仁村老家探亲时,都会带上礼物看望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13年来,村里的老人他送走了14位。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感染着儿女。小儿子张鹏鲲颇有感触地说:“第一次与父亲看望村里孤寡老人,看到他们穷困的生活触动很大,也被父亲的爱心举动深深感动。现在,我们非常支持父亲的爱心事业,也在他的影响下加入爱老活动中,让爱心善举传递发扬。”如今,张玉奇的家人都加入到他的“爱心行动”中,这让张玉奇极其欣慰,自己的“爱心事业”后继有人……
    岁月增中减,奉献与日增。十几年来,张玉奇与老伴儿赵淑文的爱心事业从没因各种挫折停止过。在他的带动下,身边人也纷纷伸出援手,让这场爱心“马拉松”持续不断,一场涤荡人们心灵、崇德向善的新风悄然兴起。张玉奇说:“我只是想用余生做些我能做的事,让温暖传递,让善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