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运动吧!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既宝贵又脆弱。生命宝贵,我们就得好好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生命脆弱,我们就更得加倍呵护我们的身体。在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用脑远远多于体力的情况下,到底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怎样才能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答案就是——运动!因为运动是人类预防疾病、消除疲劳、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
辽源市体育总会秘书长、高级教练  刘宏国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运动具有一种正义的精神和力量。学生的运动多少,我个人认为就是取决于学校和家长。很多家长都过于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一味地追求高分而不顾孩子的感受报各种补习班。恰恰忽视了孩子在体能方面的锻炼,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小眼镜”和一些弱不禁风的孩子。都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那么连基本的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谈何未来的栋梁呢?所以,学生多运动,可以强体魄、促生长。
    成年人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每天要承担着家庭和工作的各种压力。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长时间的运动健身,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或是亚健康的状态。所以,成人多运动健身可以改善体质、保障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我认为是必须要坚持常年运动健身。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更是随之下降,所以如果不做运动健身会加速身体各方面的老化,健康也就更加令人担忧。老人多运动可以舒筋活血、远离疾病。
    我个人始终认为,运动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热爱运动的人身体差不到哪去。要我说体育运动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单就目前我国大众百姓的基础健身运动来说,我个人觉得还存在着一些不足。2014年,国家将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战略时提出,各地都要有中小型体育运动场馆、15分钟健身圈等等。但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平均每10万人的运动场地数量只有65.8个;截至到2010年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2平方米。近年来,我市在全民健身方面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我觉得离国家要求的还远远不达标。比如说,足球项目已经被国家纳入了小学课程,但咱们辽源却没有一个足球专用场地。咱们的几只业余足球队的队员们每周末都是开车到梅河口的足球场去踢球。作为一个体育教练,想到这事儿我就感到心痛。
    国家现在这样大力度地支持和倡导全民健身事业,为的就是我们每个百姓的健康。只有百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建设付出自己应有的力量。运动健身真的是一项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73岁退休老太——迟东岩

    正常情况下,如果说一个能尽心尽力做着基层工作,时常还帮其他同事做些事情。每天早晚在广场打太极拳,精力充沛到教人打拳带徒弟,您会觉得她有多大年纪?如果说一个人年逾70,我们的第一想法都是应该在家照顾好自己,不用儿女看护就行。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年逾70,却还在为他人服务的正能量。73岁的迟东岩就是这样热爱生活且精力充沛的快乐老人。

30余载健身路 走出阳光俏老太

    说运动,你可问对人了。我1977年就开始每天跑步,直到2003年我觉得年纪大了,应该换个适合老年人的项目,所以我就开始打太极拳。到现在我已经会打5套杨式太极拳了,每天一个半小时的打拳时间是雷打不动的。有时由于天气等原因不去广场,我就在自己家附近有遮挡的场地自己打。现在我家附近的邻居已经有30多人被我动员成了太极拳爱好者。他们以前都不打拳,经常看我打拳,慢慢地就被我拉进了这个队伍,久而久之受益了就顺理成章地坚持下去了。不谦虚地讲,我现在还带了好几个徒弟呢。

    通过统一考试,我还拿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过段时间我还准备考“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艺多不压身,我觉得,每个人每天都应该留点时间去运动,运动就应该像我们一日三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就算一个健康的人如果长时间不活动,任何事情都不做,用不了几年这个健康人也一定会变成残疾人的。像我们这些老年人,有时间、有空间、有条件,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健康长寿呢?所以,养生保健对我来说就是头等事,我常年订阅《健康指南》《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等有关健康养生的刊物,其中,《健康指南》我都连续订10年了。全国各卫视台的养生栏目我也都爱看,比如江苏卫视的《万家灯火》就是我非常喜欢的。无论是看电视还是刊物,看到有用的保健信息我都会随看随记,好记性还不如烂笔头子。有用的都记下来,没事翻翻就长知识。保健知识积累多了,有病就不会发生乱投医的现象。运动坚持住了,身体抵抗力自然就强;抵抗力强了,就能健康长寿。

    23岁大学生——王鹏
    从羡慕“运动达人”到自己学习健身,再到做兼职助理教练,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王鹏来说,实现的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当初羡慕“运动达人”,只是觉得常做运动的男人健壮、有型,上了大学自己主动到健身房去学习健身,很快就从运动中尝到了甜头儿,不知不觉他爱上了运动甚至停不下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健身运动,他还到健身房毛遂自荐,成为了一个兼职的助理教练。
健身非常有甜头儿
    大学以前,我每次遇到那些身材好的人都非常羡慕。上大学后我才明白,身材好的人多半是因为常年坚持运动健身,所以,我在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去健身房健身一直坚持到现在。大半年以后,我发现身上的肌肉块明显了,穿衣服也更有型了,家人和同学也都说我更有男子汉气概了。一开始,我就是为了练肌肉块,每天当任务去。但坚持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我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不但不累而且还非常的享受。我上大二以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健身房做了兼职助理教练,帮助学员的同时还能赚点生活费。这几年来,我的身体基本没有抱恙过。我尝到了运动健身的甜头儿,所以我不仅要一直坚持下去,还尽可能地说服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让他们也知道运动健身的好处。我妈非常支持我运动健身,她经常说,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幸福的生活。现在我马上毕业了,在家里我也从未间断过健身,平均每周至少去3次健身房。

    43岁企业白领——史艳丽
    史艳丽的经历和想法代表了很多职场上班族的心声。有时间的时候觉得自己还年轻,不需要天天锻炼身体。等成家立业了、上有老下有小以后,渐渐地想健身却又不知从哪里挤时间了。随着职场的竞争激烈,身心俱惫又不知怎样释放。究其原因,都是缺乏运动健身惹的祸。
一直想健身 一直没时间
    学生时代的我能跑能跳,身体素质也一直挺好。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那时候年轻气盛,一心想把工作干好,恨不得没有休息日都可以。30岁时结了婚生了孩子,从那以后,一天到晚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早上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匆匆忙忙地上班;中午仅有的2个小时午休,吃完午饭还得抓紧时间午睡一会儿;晚上下班后要接孩子放学,回家后要洗衣、做饭、收拾卫生……当这些事情都做完了,也就到了该入睡的时间。长年累月这样的作息时间,造成了我的身体是典型亚健康。表面看没什么大碍,但平时总觉得浑身乏力,而且每年一体检,不是这不好就是那超标。两年前,我就和同事说想去健身,但总是觉得没有合适的时间。去年,我们单位在办公楼内安装了健身器械。很多次,我想上去“悠”一会儿,但总觉得不好意思。今年,单位组织了健步走活动,我跃跃欲试地去商场买了一套运动装,可活动当天大约走到一半的路程,我的腿就开始发软,说啥也走不到终点,这些都是因为我的身体平时太欠缺锻炼了。我想和那些和我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们说,光想健身一点用都没有,想到做到才是真的。单位已经给配置了健身器械的,千万别浪费资源啊。我也不好意思做,你也不好意思做,再好的健身器材也得生锈。经常说要去健身却又总是没时间的,那都是借口,就是自己太懒惰。人家领导、老板们都可以腾出时间运动健身,我一个普通百姓怎么可能一直没有时间呢?时间就像牙膏,挤一挤还是会有的。

    53岁家庭主妇——李晓红
    一个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贤妻良母,50岁患癌之后顽强地与病魔抗争。通过患病也明白了运动健身的重要性。于是,在身体渐渐康复后,她改变了生活方式,用运动来增强自己的抵抗力,通过每天出去运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别等病了再运动
    人到中年,身体各系统机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中年以后必须锻炼。如果不锻炼,就会和我一样被病痛缠身。我50岁以前从来没有运动健身的习惯,每天就是不停地做家务,除了自己家人也不太和外界接触。可就在我50岁那年被医院检查出乳腺癌,那一刻天都要塌了。在生病期间,我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只要上天能给我这次机会,我以后一定爱惜生命。我的主治大夫告诉我,易生病的人都是因为体质差病毒才容易入侵身体,而体质差的人多半都是不爱运动的人。经过了肿瘤切除手术、反复的化疗、放疗,最终,我挺了过来。
    我的身体渐渐的康复了,我的思想也渐渐地意识到了运动健身对中老年人的重要性。我不知不觉地开始关注那些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的大哥、大姐。我发现,他们都是年过花甲以上的老人,可人家都是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这不就是因为人家会保健,懂养生嘛。虽然我年纪没有他们大,但也是已经退休了的人,生活没压力,家里也没啥操心的,天天把自己闷在家里多傻呀!人家都能多年坚持做一项运动,我应该也能。我通过查资料、问专家,最终知道了中年人选择运动项目应该参与难易适中、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因为其吸氧量可达安静时的8倍,包括步行、跑步、骑车、游泳、健身操等。长期锻炼,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所以,我从51岁开始,每天早上去广场走圈,晚上在小区内和邻居们一起做健身器。虽然没有参加一些正规的健身队伍,但是对于我这个患过大病的人来说,我现在的精神状态比患病前还要好。两年时间的运动健身让我从一个大病患者变成了精神饱满的人,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运动健身的充分理由。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  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