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吸烟 我介意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有句话说:“你有吸烟自由,但不能自由吸烟。”吸烟,看似属于个人嗜好、个人习惯,但是,一个人如果不分场合、不讲时间和地点,随心所欲地吸烟,那就不属于个人行为了。吸烟有害健康,人所共知。人如果过度吸烟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在公共场合吸烟,不但害人害己,而且还极有可能引起公共安全事故。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本报特策划此专刊以提醒吸烟者思考并警戒吸烟的危害。

    关键词:害人
    电梯里的烟味让人难受
    捏着鼻子忍受着电梯里的烟味乘坐电梯是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的事情。酒店电梯、小区电梯以及某些单位的电梯里面总是有烟难禁。很多吸烟的人对电梯内的“禁止吸烟”的警告标志熟视无睹。高永志是我市一小区高层的住户,没有吸烟的习惯。令高永志苦恼的是,每隔几天电梯内就会有烟草的味道。高永志说:“在电梯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空气流通本来就不畅。有人只要在电梯内吸烟,里面的气味就非常难散去,让人感觉有种窒息的感觉。这样的情况虽然不是天天碰到,但是这样的事情让人觉得还是不舒服。我真的希望那些吸烟的人能够自觉些,别在电梯里吸烟了。”同样,对电梯内吸烟行为颇为不满意的吴阿姨针对电梯里吸烟的行为告诉记者:“我在一家酒店做保洁,几乎每天就能从电梯里扫出烟头。”
    吸烟,对家庭成员危害较大
    吸烟不但对吸烟者本人有危害,而且吸烟者如果长期在家里吸烟的话就会给其他的家庭成员带来很大的危害。二手烟造成诸多健康危害包括增加成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道疾病几率,加重儿童哮喘程度,引发儿童肺炎、中耳炎乃至行为问题。特别是对孕妇、青少年,更有着你始料未及的危害。李妮辉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儿子今年3岁半了。在自己怀孕期间和儿子3岁以前,李妮辉的丈夫和公公都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在家里吸烟。可是,儿子过了3岁后,李妮辉的丈夫和公公似乎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在家里吸烟对孩子已经没啥影响了。李妮辉的丈夫每次听到警告后就保证以后不会在家里吸烟,可是,过不了几天就会重犯老毛病。对于自己的公公,李妮辉委婉地说自己的想法不管用,说重了又怕伤感情,着实令李妮辉很苦恼。

    关键词:害己
    吸烟有损身体健康
    烟,首先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吸烟有害健康”在每一盒香烟上都明确标注了,然而对于“烟民”来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总是与烟难舍难分。据科学分析,烟草中含有大约1200种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有害。面对吸烟有害健康的现实,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多喜好吸烟的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多吸一根不会有太大事。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很多长期吸烟的人和不吸烟的人相比较,肺癌发病率增加数十倍,冠心病发病率和慢性气管炎发病率增加,口腔癌发病率增加。吸烟让吸烟者的患病几率增加的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权威资料表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吸烟浪费大量财富 
    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貌似给了喜好吸烟者烟不离口最好的理由。然而,现实却是吸烟不但伤身,而且“伤财”。简单地算一笔账,吸烟者如果每天吸一包10元钱的香烟,一个月就是300元钱,一年就接近4000元钱。这样算下来,一个长期吸烟的人一辈子吸烟花掉的钱得有多少啊?张先生今年20岁在一家企业上班已有2年了,平时吸烟。据张先生回忆,在他的印象中自上班以来手头总是紧巴巴的,连平时吃饭的钱都需要算计着花。但是,就算资金紧张,张先生必须保证一天吸一盒20元钱的香烟。张先生说:“自己有吸烟的习惯,每天能够少吃一顿饭也不能不吸烟。为了面子,我平时吸烟都得每包20元钱。我不好意思把低于这个价位的香烟拿出来吸。我也算过一笔账:如果我把烟戒了,一个月可以少花600多元钱,那样的话生活还能宽绰点儿。但是,戒烟说起来容易坚持很难。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能把烟戒了。”

    关键词:危险
    广场遛弯 注意“烟害”
    一到夏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增多了。每天去广场遛弯、玩耍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家长们也换着花样满足小孩子的一切愿望,滑板车、溜冰鞋、淘气堡、跳舞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孩子玩得高兴的同时,家长们也要付出相对较大的时间守护孩子,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安全环境。
    市民乔明明说:“我家就住在市委广场旁边的小区,夏天傍晚经常带着3岁的儿子在广场遛弯,广场上虽然没有机动车,但是我现在也很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因为总有些吸烟的市民,手里拿着烟头边走边吸烟,拿烟的手放下的高度正好是我儿子这么大孩子的高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孩子的脸烫着。这要是烫伤真是后悔也没用啊,希望在广场上吸烟的市民也要注意这些。尽量找个安全的地方,吸完烟再走,别边吸烟边走路,还甩着胳膊,太吓人了,万一伤着孩子就不好了。毕竟这是公共场所,别因为你一时不小心,造成别人家的不幸啊。”
    打火机无异于一枚“小炸弹”
    我身边吸烟的人不多也不少,五个人当中,一定有那么一两个会吸烟的。虽然习惯了他们每天的“吞云吐雾”,但是闻到衣服上一股股的烟油味的时候,还是有些无可奈何。烟味、二手烟也就罢了,有一次还发生了危险事情,吓得我几天都睡不好。
    去年夏天,天气很热,朋友们商量去山庄聚会。路上,朋友忍不住想吸烟,我也没介意,直接就让他在车里吸了。没想到,就是这次的妥协,差点没把我吓死。朋友吸完烟随手把打火机就扔在了车前面的机台,我也没注意,随后下车、停车。因为是夏天,车停在哪里,都会被太阳晒到。都能想象得到,一会吃完饭,我们的车里会是什么温度。当我们吃完饭,下午回来的时候,我刚坐上车就听见一声巨响,一个炸飞的塑料片蹦到了我的胳膊上,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吓得待在驾驶室里。当我被朋友扶下车时,腿还是软的,后来才知道是打火机因为车里温度过高就爆炸了。虽然没伤着,但是也却是吓得不轻。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让别人在我车里吸烟了。
    在这里也提醒广大烟民,吸烟时也请保管好自己的“危险物品”,别让你的失误给他人造成伤害。

    关键词:不文明
    吸烟有损个人形象
    我们时常能听到“吸烟有害健康”及类似的言语。但实际上,吸烟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据悉,有些城市市民调查的结果显示,公共场所吸烟在市民心中已经排到了不文明行为的前三名。在我们的城市里,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很多烟民明目张胆地随时随地想吸就吸。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是一种缺乏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没有道德观念的反映,在别人家里就更得注意了。无论是在朋友家还是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不考虑他人的健康和烦恼,就是一种极不文明的坏习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已经成为现代人文明行为规范之一,而公共场所吸烟尽管是一小部分人存在的陋习,却影响了整个群体的文明形象。
    今年55岁的市民李秀莲(化名)家住新兴社区,爱干净的李阿姨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收拾家里卫生,最怕的事情就是烟和酒。虽说如此,但李阿姨的丈夫是个“广交天下朋友”随性的人。平时,丈夫经常带一些朋友到家里吃吃饭、喝喝酒,李阿姨虽然不是特别高兴,但也都能以礼相待,尽职尽责地炒菜做饭。但是说起吸烟问题,李阿姨气就不打一处来。她说:“我们家的房子是2014年才装修完的新房。搬进来没多久,我家那个‘傻老头儿’就带4个我不认识的朋友来家里吃饭,说在家里吃着温馨。我给他们炒了菜、做了饭,之后我自己吃了饭就下桌了。但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我突然看到其中一个人边吸烟边往餐桌上弹烟灰,更可恶的是烟快吸完的时候直接将烟头杵在了餐桌上的果皮上。我家那实木餐桌加4把实木餐椅,一共花了近1万块钱,这也太不讲究了吧。我看啊,吸烟本来就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真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控烟,如果将来能达到全民禁烟,那就更好了。”

    请大声说出你“介意”吸烟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已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多年来,有关控烟的规定也出台了很多。但是,控烟的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无论在饭店、会议室、酒席、车站,甚至在电梯里,尽管“禁止吸烟”的标示牌就在眼前,一些“瘾君子”照样会“潇洒”地在那里吞云吐雾。在私人领域,没有“禁止吸烟”的警示,没有身边人的提醒,吸烟者的行为更是难以得到制止。
    吸烟者认为自己的吸烟行为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自己有吸烟的自由。在这样的情形下,针对在公共场合无视“不准吸烟”的警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严格执法的途径来杜绝在公共场合的吸烟行为。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全面控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事实上却是很多人都把自己置身于控烟行动的范围之外。很多人可能会对某些“任性”的吸烟者在公共场合的吸烟行为嗤之以鼻,但是,很少有人站出来制止这种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对于那种发生在诸如自己家里、亲朋好友聚会的宴席上、同事之间的饭局上等私人领域的吸烟行为,参加者里面就算有人对吸烟表示不满,但是往往会囿于面子,避免伤和气,不得不把自己的“介意”藏在心里,而且还得装作如若无其事欣然享受的样子。
    不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领域,不大声对吸烟者说出自己对吸烟行为的“介意”,其实就是在间接助长吸烟者的气焰,就是在鼓励吸烟者当众吸烟的行为。每个人如果都这样把自己置身全面控烟范围之外的话,仅凭有关部门的行动,仅靠对吸烟者不满人的私下批评,那么全面控烟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但是,每个人如果都积极行动起来,再看见当众吸烟的行为都能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介意”的话,相信很多吸烟者会多点自觉和忌惮,这样“任性”吸烟者的数量就会减少。同时,全面控烟不仅需要每一位反对吸烟行为的人大声说出自己对当众吸烟行为的“介意”,而且还需要吸烟者提高自觉性,认识到吸烟自由不等于自由吸烟,吸烟不能太任性,不应当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避免他人吸二手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咸凯慧  李 锋  王 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