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水稻育秧冻害有办法

读者来信

编辑朋友:
你好!
我是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妇字号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农。由于今年气候多变,受倒春寒影响,我社培育的水稻秧苗受到不同程度冻害。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秧苗受损率,让更多的稻农多掌握一些水稻遇冷寒的应对措施,请贵报给予帮助。

     朝阳村妇字号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育秧大棚作业组:徐德禾 高广臣
     2015年5月15日

记者回

    日前,根据我市的气温变化及部分稻农提出的防害问题,记者走访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水稻专家,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现将水稻在育秧期遇冷寒的应对措施及水稻苗期的病害防治方法、施肥要领作以介绍,供广大稻农朋友参考。

     《辽源日报》农村部
     2015年5月18日

市农委组织农技人员查看水稻秧苗长势

水稻育秧遇冷寒  应对措施解疑难

    表现症状
    已经出苗且揭膜的秧苗:秧苗出苗后,为了使其尽快和生长环境同步,都有一个炼苗的过程。即拱棚育秧秧苗到1.5叶时开始揭膜炼苗,先揭两头,2至3天后全揭,使秧苗生长在自然环境下。此时遭遇冷寒,由于秧苗幼小,自养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低温使生长环境变劣,因此,秧苗叶色黄,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过低的气温还会造成冷害甚至冻害,使幼嫩叶片的组织遭到破坏,进而表现失水,叶片变黄直至变白,叶片死亡。
    已经出苗但未揭膜的秧苗:秧苗已经出苗,但还未揭膜炼苗的秧苗,由于幼嫩,承受外界低温的能力弱。冷寒导致外界环境温度低,但因为还未揭膜,拱棚内温度虽然也降低,但比外面高,对秧苗的生长有延缓影响,但不大。
    已经播种未出苗的:播种后起拱盖膜,未出苗的苗床,遭遇冷寒后使得环境温度降低,同时棚内温度也会适当降低,直接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造成出苗慢,发芽率低,发芽势低,出苗不整齐。
    未播种地区:冷寒使得气温降低,如果迟迟不能回升到10℃以上,将会影响播种,导致播种期延迟。特别是两季田地区,播种期延迟将加剧茬口矛盾。
    防治对策
    精心管护存量秧苗。对于有条件继续盖膜的苗床,可以选择中午温度稍高的时间盖膜保温。不能继续盖膜保温的苗床,应抓住气温开始回升的时机,合理追肥,促长壮苗,精心管护存量秧苗。对于旱育秧苗床,叶龄在3叶左右的,可以采用农家肥2公斤对水15公斤,再加尿素2两进行追肥。对于湿润育秧秧田的,由于现在秧苗弱,一些才出苗,不要急于灌水。
    抓住晴天晒田。早上放水晒田,促进弱苗生长。也可以采取早上放水晒田,傍晚灌浅水保温的方法促进秧苗生长。同时,本着杀菌和生理调节双重作用的原则,推荐亩选用中威“30%乙蒜素”8毫升加植物龙“1.6%胺鲜酯”10毫升对水15公斤叶面均匀喷雾,实现保苗促生长,并注意防治一代螟虫、蚜虫、稻蓟马等虫害。
    加强苗床薄膜的管理。对于未揭膜炼苗的苗床,即使秧苗出苗,也不要急于揭膜炼苗。等气温稳定回升到13度左右,选择晴天近中午时间开始揭开两头,16时前盖膜,逐渐缓慢炼苗以适应环境,避免冷害。
    合理确定补种。针对出苗状况,合理的确定补种与否。由于冷寒期间气温低,发芽率和出苗势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特别是刚刚开始出苗的苗床,一些种子还可能继续发芽生长。因此,对于目前出苗差的苗床,可以暂缓决定补种。等气温回升后再调查出苗状况,如果烂种,即可及时补播。
    延迟播种对策。冷寒如果持续,将直接影响播种,导致播种期延迟。迟播的苗床,坚持合理密植,最好不要加大播种量,以提高秧苗素质。密切关注天气状况,一旦气温稳定回升,预计第二天天气将好转时,及时浸种,第二天采用“旱育保姆”进行包衣,及时抓住晴天选择10时至15时期间播种盖膜,提高苗床温度,确保较高的出苗率。

水田应当多施有机肥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和一定量的钙、镁、硫、铁等元素,而且还要吸收少量的氯、锌、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大量的多种营养元素被吸收,还有一部分被淋溶损失,仅靠无机肥料补充远远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必须实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直接为水稻提供各种丰富的养分,而且还能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中,使一部分有机质起腐殖化作用,合成土壤腐殖质,这对改善土壤物理性和结构,增加土壤胶体的数量与品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方面有很大效果。此外,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还可以使水田土壤部分迟效性磷、钾活化,并产生各种促进水稻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和维生素B和生长素。

掌握测土施肥中氮磷钾的控制技术

    经过多年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已为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但测土施肥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现介绍一下测土施肥中氮磷钾的控制技术。 
    氮肥实时调控通过土壤供氮水平的实时测定,对氮肥施用总量和不同时期施用量进行分期调控的测土施肥技术。氮肥与磷钾肥不同,在土壤中几乎没有累积后效,当季施肥在土壤中很少有残留;施肥后见效快,多施容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和肥料养分损失,少施后期又容易脱肥,因此对每季作物和不同生育期,在施肥前都需要对土壤养分进行实时测定和施肥调控。此外,土壤氮素与土壤磷钾的变化趋势不同,具有总体稳定性和局部变异性的双重特点。根据氮素总体稳定性,可以将一定区域范围内作物全生育期氮肥施用总量控制在—个合理的范围内;根据氮素局部变异性,可以以这个范围为基础,根据作物氮素吸收规律,对不同生育期的氮肥用量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气候条件、作物长势和土壤、植株测试结果对氮肥的基、追用量进行微调。 
    目前,国内测土施肥的通常做法是,在种植前取土确定全生育期施氮总量,不同生育期施肥比例则主要根据专家知识或平均试验结果来估计。如果能够对土壤的供氮水平和施氮量进行实时测控,将会使推荐施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磷钾恒量监控通过对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和变化趋势的定期监测和施肥调控,将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持续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其不成为实现目标产量的限制因子。例如,当土壤有效磷水平处在中等偏上时,可以将目标产量的养分需求量(只包括带出田块的收获物)的100%至110%作为当季磷肥用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需要减少磷肥用量,直至不施;随着有效磷的降低,则需要适当增加磷肥用量,在极缺磷的土壤中,可以施到需要量的150%至200%;在2至3年后再次测土时,根据土壤有效磷和产量的变化再对磷肥用量进行适当调整。钾肥首先需要确定施用钾肥是否有效,再参照上面方法确定钾肥用量,但需要考虑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带入的钾量。在一般条件下,大田作物的磷、钾肥全部或大部分做基肥。

水稻苗期九种病害防治方

    立枯病(黄枯病)
    与播种量有密切关系,如果每平方米超过300克易得立枯病,早晨未出太阳时检查苗床,如发现秧苗有一块块虽然没有黄,但没有水珠时说明已得立枯病,及时打药就能挽救。如等到苗黄后打药就只能控制。是否是立枯病看以下几点:首先,看稻苗主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黄不黄;其次,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叶死得比下部早。
    青枯病
    也是立枯病的一种,但主要是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苗期通风少,床温高,浇水多,引起秧苗徒长,结果地上部分长的过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能力小于地上部茎叶的蒸发,严重时就得青枯病。防治方法: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千万不能大通风或中午时接膜浇水,应当早晨出太阳前或晚上太阳落下后小通风,以后慢慢再大通风,促进秧苗根系生长,让水稻适应环境。青枯立枯混发时,按青枯的方法管理,按立枯病方法打药。
    烧苗
    这里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往往是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根细小、黑,不扎根。只要不是受冻情况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烤苗
    是温度过高发生稻茎叶发黄的现象。烤苗一般发生在苗床里加盖平铺塑料膜的育苗方法。只要生长点不死,每平方米用50克硫胺和生根剂后,尽可能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秧苗生长,2叶后正常管理。
    冻苗
    出苗前一般外温零下3度一般不至于发生冻害,但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冻程度会越大。受冻的苗刚开始稻叶水浸状的浓绿色,太阳晒后就变白变黄,预计头一天温度0度以下时浇水,可减轻冻害发生。
    顶盖苗
    覆盖用的土黏性大或有机质含量高时发生。秧苗出现顶盖时,等到顶盖的土干后使用木条等把顶盖的土打碎,再浇透水让苗露出地面即可。
    细菌性褐斑病
    育苗过程中不注意通风,秧苗徒长的情况下通风,稻叶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伤后有细菌侵入产生的病害。一般不用打药,注意通风管理。
    多磷症
    第一片叶变褐和第二片叶叶尖变褐的情况,适量减少磷肥的量即可。
    药害
    一般是封闭药的药害,苗叶深,心叶打絮、扭曲。一般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加强通风,尽可能降低苗床的水分,减少秧苗对药的吸收,喷缓解药害的药即可。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整理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