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新生活 讴歌新幸福

本报记者 于芯

    “白山黑水物产丰,黄豆连年好收成。清水泡发珠如玉,磨出琼浆透晶莹。慢火久熬香四溢,曾经点化无角梭。人间留得美味在,清清白白过此生。”这首印制在东丰县二龙山乡诗词刊亭上的《豆腐歌》,是双庙村1组村民、“双馨诗社”会员董凤君创作的。东丰县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培养出大批“草根诗人”,董凤君便是一朵正欲绽放的花蕾。
    2014年4月,享有“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等文化名片的东丰县,实施培根、立德、养成、提升的文化战略,掀起“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热潮。乡乡有诗社,各行各业有诗人,一大批诗词创作群体,将吟诵新生活,讴歌新幸福等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刊登在各自诗社的刊物上。吟诗、作诗已成为鹿乡大地的新风尚。
    诗词赞颂家乡美
    中华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今,走进东丰县,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社区、乡(镇),特别是在学校,随处可见写有诗作的展示栏和诗词墙,让人切身感受到浸透乡土气息的诗香诗韵传统文化的熏陶。
    记者在东丰县诗词楹联学会暨“画乡诗社”看到,一首首出自机关干部、教师、居民、农民之手的诗词挂满墙壁,风雅的诗意展露出东丰文化的品牌。诗词楹联学会暨“画乡诗社”常务副会长应玉石说:“‘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一年多来,就发展诗词分会154个,发展会员5700多人。会员中上自七八十岁的耄耋老者,下到八九岁的孩童,都会以写诗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用作品去赞美家乡、赞颂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
    “城区绿化事如天,净气赏心遮雨寒。一路一花相映美,一街一树互争妍。高低错落犹仙境,色彩兼容似御园。密种丽菊谁更火,初栽秀柞叶欺兰。”这首由县诗词楹联学会暨“画乡诗社”会长王士臣创作的《新老城区绿化工程赞》,真实反映出东丰县城镇绿化工程的成果。
    翻阅着书架上一大堆各诗社制作发表的诗作书刊,记者被一首首出自民间、包含激情的诗作深深感染。应玉石说,自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以来,全县各诗社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比赛活动,还通过微博、QQ群平台征集诗歌,并将会员的习作发表在论坛上,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氛围,使鹿乡这座文化名城的内涵再次得以升华。
    诗词激发文化热
    “十月金辉铺满地,村南村北显秋意。春夏秋冬洒汗水,丰收在望添喜气。家家户户奔小康,幸福生活甜如蜜。”在南屯基镇红郎头村“春英诗社”,十几名农民围坐在一起,手里一边绘制画作,一边吟诵着自己新创作的诗词互相交流,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满怀深情。南屯基镇是东丰农民画的发源地,在全镇掀起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热潮中,农民画作者、红郎头村村民刘春英将自家空置百平方米的房屋腾出来,拉起十几位诗歌爱好者,成立了“春英诗社”,用笔和情感在劳作之余描绘幸福的生活。如今,南屯基镇以农民画、文化大院为载体,把诗词创作与群众文体活动相融合,成立了“画乡情”、“春英”、“崇安”等多个诗社,成为全县文化活动的一片热土。
    创建诗乡的作用在东丰县二龙山乡可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改变着当地的社会风气。二龙山乡党委书记刘孝斌说:“诗歌的熏陶,让一些原来农闲打牌赌博的农民也迷上了诗歌,村民积极参加诗词活动,使我们乡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如今,二龙山乡的创作队伍阵容强大,优秀诗词作品不断涌现,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一定突破,特别是传统诗词创作日趋繁荣。诗词创作不仅反映了二龙山乡的人文、历史和环境,还提升了人文品位,提高了全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面对这些成果,百姓们笑了,干部们乐了,去年底,乡党委还拿出5000余元奖励诗词作者,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多的文化精品,为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增添色彩。
    东丰县横道河镇是全县最早成立诗社、创办乡级诗刊的乡(镇)之一。这个有着厚重文化土壤和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镇,有很多诗词爱好者长年笔耕不止,村民用长满老茧的大手描绘家乡变迁、城乡新貌,干部弘扬传统文化,用诗情画意赞美皇家御围、咏歌深化改革成果……记者在龙头湖看到,一首首古圣先贤、诗词大家、草根诗人的名言名词和诗词篆刻在挡水坝上,展示出耀眼的千米诗画长廊。“诗的力量”,让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横道绽放出绚丽风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横道河镇就通过开展成立诗社、创办诗刊、组织采风创作、开展诗词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快速培养壮大了诗词队伍。全镇涌现出农民诗人刘振翔、徐杉、邓玉宝、王积有等一大批诗词文化“领军”人物,140多名“龙山诗社”会员创作出大批文风淳朴,语言优美,格律严谨,时代感强的诗词、楹联、书法、农民画和摄影作品。
    诗词推动大战略
    为了使东丰县这座文化名城的内涵再次升华,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建四城、创五乡”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纳入整体规划之中。把少数人的爱好变成了多数人的行动。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等主要领导亲历亲为,牵头抓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并将其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制定实施《东丰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实施意见》;批示和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召开“诗词进乡村,培育新农民”现场会;开展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推进活动……几位主要领导还带头写诗创作,将作品刊登在县里出版的《诗情画意鹿乡行》、《长白山诗词》东丰专刊、《画乡诗词》等诗词专刊上,引导广大诗词爱好者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抒发真情感。
    在东丰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领导小组领导下,全县创建工作机构组建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领导指挥到位。全县诗词“十进”工作全面展开,诗社“十有”建设成果显著,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普及到各个角落。14个乡(镇)都成立起诗社,教育系统还根据各校的特点,成立诗社50多个,让诗词文化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东丰县主要领导的努力下,各乡(镇)、各部门积极为诗社提供办公和活动场所,添置办公设施,部门单位的一些领导还带头创作诗词,吸引社会各界喜爱文化创作的群众参与,让大家的笔触从单纯的写景抒情向家乡发展,向家国梦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延伸,真正发挥出骨干带头作用。据统计,退休教师李凯创作诗词近6000首,出版诗集5部;农民刘振祥写诗1000首,出诗集一部;社区居民孙艳波出版文学书籍12本……仅教育系统就出版诗集、诗刊、诗报62份,鹿鸣书院先后印制出诗集 50余部,全县诗词爱好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词、曲赋、楹联作品1000多首。去年,东丰县委、县政府还评选出文化名人“诗词十杰”,隆重表彰了诗词之乡、诗词教育示范基地和诗词文化之家等一大批优秀典型。 
    写诗填词,谱曲撰赋,讴歌党、祖国、社会主义,讴歌家乡,书写山川,赞颂盛世,抒发豪情。爱诗、读诗、吟诗、写诗、评诗、用诗,已成为东丰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