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山岭上添新绿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


    刘廷辉和老伴儿精心护理着榛子树。

    5月8日,记者在安恕镇杏山村1组杏山榛子园里,见到刘廷辉夫妇时,他俩正在果园里给自己命名的“杏引”系列榛子树施肥。放眼望去,呈梯田状的榛子林郁郁葱葱,树下看不见半棵杂草。在劳动间隙,60岁的刘廷辉向记者讲述了她和老伴儿的园林生活。
    2002年在金融系统退休的刘廷辉,总感觉在市内无事可做,便萌发出到农村去的想法。老两口在四处考察后,在安恕镇杏山村1组买了一个小果园。当时的果园只有20余亩,栽植的是“黄太平”小果树,每年卖果最多收入1万余元。但“黄太平”成熟后得马上出售,否则就会开花烂掉,采摘时需小心翼翼,“打脸”就没人要了。她和老伴儿都觉得这么干光出力、不得利。于是,便将果树砍掉开始种地。可麻烦事又来了,因为果树属经济林,种玉米和其它农作物不符合林业政策。她和老伴儿就想,咱是遵纪守法的人,不能在山上种农作物,可又不能让山荒了,就琢磨种点啥经济树种好。当时想过山楂、五味子、枸杞等,可都不理想。
    2009年,在省农博会上,她和老伴儿看到了辽宁省黑山县的平欧大果榛子树。当时就被这树震撼了,因为乡下的野生榛子只有1米多高,可平欧大果榛子树长得跟果树似的,榛仁比咱野生的榛子大多了,而且还特别好吃。她和老伴儿通过翻看资料发现,这平欧大果榛子树适合在东辽地区生长,便萌生了栽平欧大果榛子树的想法。
    2010年和2011年,她和老伴儿从辽宁省引进了10多个榛子品种,经过4年多的精心培育和技术创新,打造出了现在的品牌“杏山大榛子”。去年,榛子一下果,商贩上门收购的价格就是30元1斤,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
    在交谈中,刘廷辉告诉记者:“榛子园总共投入17万元。去年,光果树苗就买了1万多颗,每颗8元。一年我这投资就全回来了。我和老伴儿以后就坐享红利了。今年,我又与人合伙,新栽植100亩榛子树,现在榛子园规模已达到140余亩。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挑头成立榛子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采取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用绿保农药和有机肥,把杏山大果榛子打造成有机榛子。还打算成立榛果公司,把我们的有机榛果销往世界各地。”